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課改高中歷史教學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新課改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在歷史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誘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把蘊藏在學生身上的巨大學習潛能開發出來,是不斷提高歷史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一、學案式教學中,引導學生有效閱讀課本
在“自主、高效”課堂教學改革中,我們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的載體是“三單”導學案(教師導案,學生學案,課時作業),在課改實踐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是一味地依賴學案,忽視了課本。其實,課本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在歷史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本中的可利用因素,對掌握基礎知識和提高能力大有益處。然而,許多學生卻不重視或不知道應怎樣重視課本。特別是在課后復習的時候,一些學生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記憶社會上的一些復習資料上。針對這種情況,我除對學生反復說明外,在課前把課本中的重點知識設置成簡答題作為課前預習,還在制作學案中把課本重點知識分散在自主預習、合作探究、當堂檢測和課時作業等環節中。另外把課本重要知識點做成學習記憶卡片,方便學生課外背誦。通過這些不同的方式,督促學生認真閱讀課本。如果有時間,還可以將課本中的習題、思考題、資料卡片等布置成作業讓學生做,或者對它們稍加改動讓學生完成,以此讓學生重視課本。
二、問題生成與解決問題,提高學習的效率
在學案式教學中,學生在完成自主預習的時候,可能會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就讓學生小組組長在課前把這些問題進行匯總,課前寫在黑板上。上課時關于這些問題由小組討論、學生上臺發言、共同研究。教師只在一旁引導、點撥。對于學生不能解決或不易解決的問題,我根據具體情況給學生予以答復或提示,必要時進行個別輔導。實踐證明,學生自己搞清楚的問題,其印象是很深刻的,記憶也牢固,這是激發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重要方法。
三、知識總結,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在學案式教學中,我們的學案中都設計了“課后整理歸納區”。我們要求學生在課后整理歸納本節課所學的重要知識。寫小結實際上是一次重新整理與復習已學內容的過程。學生們很可能在寫小結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以前沒有認識、理解的問題,并把分散在課本中的知識加以系統化,從而可以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另外,在課堂上學習的每一道典型例題或習題,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結。其內容包括:①題型及演變;②解題所涉及的知識內容;③多角度解題思路的方法;④題目的改編、聯想、引申、拓寬等。這樣,可以讓學生的能力不斷提高。每次考試后,我還要求學生多做錯的試題進行糾正或重做,并且要求學生認真總結分析。總之,在新課改的浪潮之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已成為非常重要的環節。我們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梁凡 單位:陜西省延安市志丹縣志丹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