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美術教育現狀探求發展方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國民經濟得到飛速發展,人們的文化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藝術美在日常生活中顯得越來越重要。作為美術教育起點的中小學,怎樣才能適應這一發展,滿足人們對美的需求,是擺在美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所以,我們要從實際出發,審視美術教育的缺點與不足,根據社會的發展需求,尋求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方向。
一、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對象
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對象是中小學生,中小學生是美術教育的主體,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改革與創新是與他們的參與度緊密相連的,因此,要探求美術教育的發展方向,就必須對受教育的主體進行研究。現在的中小學生,既有自身的優點,也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優點是聰明伶俐,善于思考,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善于接受一切新鮮的事物。他們在計算機、網絡等方面具有超凡的才能。但是,也存在著明顯的不足。這些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在日常的生活中受到父母的溺愛。由于課業負擔過重,沒有太多自己可支配的時間,沒有更多的時間接觸大自然,導致他們的一些缺點與不足。
(1)他們的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匱乏,動手能力較差。比如,像平時的刷碗、洗衣服日常家務不會做,類似“花生是長在土里還是長在樹上”的常識性問題都不知道。
(2)遠離大自然,對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鳥魚蟲缺少情感,缺少對大自然的了解和喜愛,更談不上細致的觀察和研究,對很多動植物及其他事物的個性特征缺乏了解。
(3)現在的中小學生存在著情感的缺失,主要表現在:以自我為中心,缺少對他人的關心,與他人的溝通很少,對周圍的一切漠不關心。
二、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現狀分析
現今人們對中小學美術教育越來越重視,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1)應試教育的危害還根深蒂固,許多學校,尤其是中學的美術教育“形同虛設”,許多美術課時都被一些“應試”課程所占用,學生們根本沒有接受美術教育的機會,更談不上教學效果了。
(2)有些學校雖然設有美術教育課,但大都是進行基本的技法練習,整個教學過程都是圍繞著提高繪畫水平進行的,培養的目標是讓每一個學生成為“未來的畫家”,提高繪畫水平無可厚非,但是,整個教學過程都是為了技法而技法,這樣,就偏離了美術教育的宗旨,失去了美術教育的意義。試想,現在的學生將來能成為畫家的人微乎其微,美術教育是提高大眾的審美能力,提高大眾的藝術修養和民族素質。
(3)許多學校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重技法輕修養、重西畫,輕國畫,不注重民族傳統的學習,“閉關自守”要不得,但是,“崇洋媚外”也是不可取的,曾提出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中西結合”的方針,而且,我國的傳統文化在世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我國著名的繪畫大師張大千在法國留學時見到了世界著名的藝術大師畢加索,畢加索很驚訝:“你怎么來歐洲學習繪畫,中國的藝術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藝術”“中國畫采用的線條是最好的表現方法,就連中國的文字都是藝術”,確實如此,油畫采用線條認為是最好的表現方法比中國畫采用線條晚了兩千多年,畢加索采用毛筆,臨摹齊白石的畫有幾十本。可見中國傳統的價值所在。
(4)“簡筆畫”盛行,違背了藝術多樣性的原則,更不利于對生活的觀察和創造力的培養。“簡筆畫”只是一種表現形式,而不是藝術的全部。
三、美術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方向
中小學美術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美術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需要社會、學校、教師、學生等各方面的協調配合,使我們的美術教育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那么,在實際工作中朝著什么樣的方向而努力呢?
一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切實把握美術教育的目的和方向,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由發揮的時間和空間,逐步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只有給了他們自由的空間才有助于學生創造才能的發揮,只有注重美術課與學生生活經驗的緊密關聯,強調知識和技能在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他們才會產生興趣,試想,如果把學生長時間的關在教室中進行素描技法訓練,有哪個學生長大后還想成為畫家,因此,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愛好非常重要,只有有了樂趣,他們才會對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才有助于他們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
二是激發他們的豐富想象力和多方面的創造力。中小學生由于沒有固定的思維模式,熱愛幻想,所以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要充分激發他們的想象力,想象力豐富才有利于創造力的發揮。比如,中小學生都比較熱衷于科幻,卡通,動漫等等。可以利用電腦的繪圖功能,進行一些繪圖、貼圖以及圖片的修正與設計,舉辦一些科幻題材的書畫比賽;學生們都喜歡美化自己的生活和環境,就可以舉辦一些生活用品的設計比賽,舉辦一些校服的設計與展示等。在制作中既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又可以美化生活,培養興趣,激發其創造才能。故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制訂切實可行的各具創意的教學內容和教育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是教育學生有意識的注意和觀察,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只有對周圍的事物進行觀察和思考,才會得到啟發和啟迪。比如,觀察一些植物的特征及生長規律,觀察一些動物的生活習性,觀察周圍的事物等。啟示學生注意觀察周圍的自然環境,燦爛的云霞、碧藍的天空、晶瑩的露珠、歡快的飛鳥,在注意和觀察中不僅發現美,而且還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給人以美的熏陶和啟迪。
四是在熟悉制作工具、材料、技能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他們的賦予個性的表現能力,提高他們的繪畫語言和表達方式,提高專業水平。兒童畫,卡通畫,水墨,水彩等都是他們適合的表現形式。這不僅符合他們的興趣和愛好,而且,還可以與以后的動漫、繪畫和設計等職業接軌 。為今后所從事的行業奠定基礎。
五是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操和愛國主義情感。加強品德和意志的培養。我國地域廣闊物候眾多,有高山大川,有沙漠和草原,既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又有“四季如春,鮮花怒放”的南國景象。既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邊塞風光,更有坦蕩無際的富饒良田和風景如畫的美麗村莊。既有情意綿綿的小橋流水,又有豪情奔放的黃河長江。在欣賞壯美河山的同時,可以加強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從而提升愛國主義情感。
六是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藝術活動,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藝術活動應該是開放性的,并集中體現在內容的開放、活動時間的開放、活動空間的開放以及師生關系的開放上。內容不要僅僅局限在繪畫技法上,可以根據學生們的興趣和愛好選取不同的內容,可以是美術賞析、書法繪畫、泥塑雕刻、剪紙貼畫、昆蟲標本的采集以及郵票、卡通畫的收藏,手工藝品的制作等等,都可作為活動的內容;空間的開放是指藝術活動的地點不僅僅局限在教室,可以是校園的花卉寫生、黑板報編寫與設計、花木的修剪等等,可以參加校外的展覽、藝術講座以及書畫比賽等,也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練習,與教于樂,增加學生的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總之,在中小學美術教育工作中,堅持美術教育的實踐性,教學內容和形式的開放性,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在社會、學校、學生的共同努力下,開創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新局面。使學生的藝術潛能得到充分發掘,實現自身的藝術水平更新,美術能力的重構,完成自身審美素質和審美能力的發展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