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后工業景觀的美學特征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情感的召回
城市的工業遺跡,不僅記錄了城市的發展歷程,也承載著很多人的回憶,所以,后工業景觀不僅豐富了城市的空間,更召回了人們的情感,滿足了人們對于城市的歸屬感。高線鐵軌曾經見證了紐約歷史與經濟的發展,漫步在公園中,并行的鐵軌與混凝土條狀鋪裝伸向無限的遠方,仿佛連接著昨日的忙碌與今天的閑適。如今的公園不僅是市民熱愛的城市開放空間,更是這一區域所有居民的情感線,它守護著人們心底的記憶,延續了城市的歷史與文脈。
2生態美學
后工業景觀中保留的部分遺跡通過景觀生態再生的方法,使它們體現的不僅是歷史美,更是尊重環境的生態之美。后工業景觀設計作為一種保護更新的景觀設計方式,重塑環境生命,創造了一種生態的可持續景觀。高線公園景觀設計之初保留了幾十年間高線上自然生長出來的原生植物,配合這些原生植物選用了諸如苔蘚等野生植物,在散發著原生態美的同時,使原有的植物形態與鐵軌、枕木自然地生長在一起,體現了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條狀的混凝土鋪裝在靠近植被的地方做了錐形處理,使植被可以從混凝土的縫隙中生長出來,促進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的融合。
后工業景觀的參與美
1景觀的體驗性
對于景觀的體驗應該是人們五感與心靈的綜合作用,是對環境的綜合認知。高線公園若干區域放大后可供人觀景、日光浴或休息,召喚人們去體驗自然、享受生活。粗獷的混凝土、溫柔的木材以及工業化痕跡明顯的生銹鋼板給人形成不同的觸覺體驗。種植上充分考慮到一年四季的變化,給人形成不同的視覺、嗅覺和各種景觀感知的體驗。
2使用者的再創作
后工業景觀對于普通市民來說代表著城市的發展歷史,對曾經工作于那里的人來說意味著他們的青春歲月與美好回憶,對于小孩子來說是工業化時代的萬花筒;對于異鄉人來說,是這個城市歷史的窗口與優美的游覽地……對不同的使用者而言,后工業景觀在經過他們的審美經驗加工后會變為不同的景觀體驗,這一過程便是使用者的景觀再創作。使用者的再創造會賦予景觀更加豐富的意義,同時也會加深人們對與環境的認知與歸屬感,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景觀也就有了繼續生長的活力。
小結
后工業景觀的美學價值體現在其形式美、表現美以及人們的參與美,通過對工業遺跡的改造更新,賦予其新的生命,不僅還居民一個美好的空間,還能喚起居民的情感與記憶。它具有一定的博覽教化功能,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景觀類型。(本文作者:孫莞、單鵬宇單位:東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