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國傳統節日美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傳統節日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經過歷史的積淀,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情感,是人類文明進化的產物。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的中秋節,其蘊含的美學思想也是值得我們研究的。本文從中秋節的月圓之美、天倫之美和美食幾個方面去論述。
關鍵詞:傳統節日;中秋節;美學
中秋節,又稱為仲秋節、八月節、月夕等,是我國重要的節日之一,它源于唐朝,盛行于北宋。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節已與元旦齊名,是中國第二大傳統節日。有關中秋節的起源說法比較多,有說中秋節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在《禮記》中載道:“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毕υ戮褪羌漓朐铝?,后來經過文人官吏的效仿傳到民間。也有說中秋節的起源與農業有關,因為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而“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所以農民為了慶祝農作物豐收,就以“中秋”這一天作為節日。有關中秋節的神話傳說有很多,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月餅起義等,這些充滿神秘主義色彩的傳說也給節日增加了氣氛。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有賞月、拜月、觀潮、燃燈、猜謎、吃月餅、玩花燈等等。中秋節歷來都是文人墨客喜歡的節日,因為可吟誦的文化意象很多且寄托了很多的感情。本文試從家人團圓之美、賞月意境之美以及佳節美食幾個方面去論述中秋節的美學思想。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和諧共生之美
我國現在正在加速人口老齡化的進程,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也導致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產生,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重視。之前的一個公益廣告說:“無論是悲是喜,無論榮辱,無論是風是雨,也無論陰晴,他們都不曾缺席,關愛空巢老人,有機會請多出席?!彼?,我們需要更多地陪伴家人。隨著現代生活的壓力不斷增大,越來越多的人離開家鄉外出打拼,所以中秋節這一天對他們來說是一年當中難得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無論外出多遠,這一天都要回到父母的身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團圓是春節和中秋節共有的主題,但是兩者側重的韻味是不同的,春節可能更多的是喜慶、紅火,而中秋節更多的是古典。尤其是中秋節圓月意象的渲染,更加突出團圓的美。古人把圓月看作團圓的象征,高掛在天空中的圓月喚起人們對故鄉的思念。中秋月滿,而人生卻漂泊不定,“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游子的心里是對家人、朋友無限的思念。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皥A”在古人看來是“完整”,沒有“欠缺”,“圓”又與“合”內在相融相通。月圓之時,人們也希望家人團圓和睦,社會和諧,天倫之樂是人間最美的風景。
2“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詩意情境之美
關于中秋節的民俗有很多,但大部分的主題還是月亮。月亮在中華民族文化符號中是鄉土情結,是家園意識,被稱為“太陰”,與太陽在中華文化中代表著陰陽的“兩極”。《禮記》中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薄凹漓胍环N信仰,它承載著所有人的心愿,上至君主下至百姓,都很虔誠地對待這項活動?!保?]從周朝開始,我國就有祭月的儀式且習俗一直延續,北京的月壇就是當年帝王祭月的場所。本文跟隨古人筆觸,去重新體味古詩詞中月亮的意境之美。意境是中國美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的范疇,是客觀的景物與主觀的思想感情交融的產物,情景交融,意境統一。[2]因為中秋節這一特定的時刻,人們在欣賞月亮美景的時候都會觸景生情,想到自己的親人、朋友在這特殊的時刻卻不能團圓,所以只能寄情于景,吟詩作賦,通過詩歌把感情表達出來?!霸姼璧脑缙谛纬芍饕獊碓从诿耖g的歌曲、樂舞、祭祀等活動。”[3]“月下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彪m然看起來李白是孤寂的,但是詩人卻有著豐富的想象,把自己的身影、月下之影和杯中之影湊成了“三人”。這里面的月亮不單純是客觀的月亮了,而是賦予了詩人情感的意象。“人對自然美的欣賞視角在不斷發生改變,這和人與自然關系的改變密切相關?!保?]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在這一意象上,情在景中,景在情中?!懊髟聨讜r有?把酒問青天?!薄暗溉碎L久,千里共嬋娟?!边@是蘇軾在月下思念親人的詞,也是自古以來寫中秋的詩詞中公認的絕唱。他在飲酒賞月中,逸興神飛,神游月宮,層層交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給人超凡脫俗的感覺?!昂I仙髟拢煅墓泊藭r”的天人合一思想,雖然你我天各一方,但是共同欣賞的是同一輪月亮,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圓月,不禁會聯想到天涯海角的親友,此時此刻也在抬頭欣賞這輪明月。中秋節賞月除了其景美、意境美之外,還有關于月宮美麗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賦予了月亮特殊的審美體驗,中秋祭月、拜月的風俗也在這個時候在民間傳開了。這些神話傳說的渲染對中秋節的發展也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在中秋節這一天也是家喻戶曉,人們對于月亮的祭拜體現了對于自由、美滿團圓生活的一種向往,特殊的寓意也使得這一天的月亮有著特殊的美。
3“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的自然饋贈之美
中秋節的另一個重要的風俗就是品嘗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元宵一樣,都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情感。月餅一詞源自南宋吳自牧《夢粱錄》,月餅最初是用來祭祀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和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因為月餅是圓的,所以也寓意著家人團圓和睦,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月餅寓意團圓是從明朝開始的,《西湖游覽志會》中記載:“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敝袊鴤鹘y意義上的月餅,按照產地來分有四大派別:廣式月餅、蘇式月餅、京式月餅和潮式月餅。隨著口感的不斷創新,外表的新穎,非傳統月餅的種類也越來越多。相傳在元朝的時候,中原的百姓不甘忍受殘酷統治起義抗元。朱元璋想聯合百姓一起反抗,但是官兵搜查嚴密,軍事家劉伯溫想出對策,在月餅里面塞入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傳到各地的起義軍中從而推翻了元朝,這就是關于中秋節“月餅起義”的傳說。當然,中秋節的美食除了月餅還有很多,中秋時節也是螃蟹上市的時候,螃蟹作為餐桌上的美食最早追溯到西周時期。在1987版《紅樓夢》中,對于傳統節日是非常重視的,這得益于它的作者不僅是一位文學家,又是美食家,曹雪芹吃蟹非常講究,“持螯更喜桂蔭涼,潑醋擂姜興欲狂”。這種品蟹的風俗也一直延續至今,現在人們吃螃蟹會搭配生姜、醋一起吃,因為螃蟹性寒,這樣中和一下就比較完美了。中秋節這一天薛寶釵托他哥哥弄來了螃蟹,舉辦螃蟹宴,眾人就賞花吃螃蟹。另外,早在清咸豐年間,《順德縣志》記載“八月望日,尚芋食螺”,中秋節食田螺的原因也是八月田螺空懷,肉質鮮美營養,是食用田螺最佳的時期,所以在中秋節,不少家庭都有炒田螺的習慣。另外,中秋節還有吃芋頭的習慣,寓意著辟邪消災。中秋時節也是賞桂花、飲桂花酒的最佳時期?!肮鸹ㄗ畛跏且蚱鋵嵱眯远蝗藗冋J知,桂是作為食物滿足人們的需要?!保?]中秋時節,桂花也是開得最旺盛的時候。這個時候人們仰望星空,聞著陣陣的桂花香,酌上一杯桂花酒,全家團圓,盡享天倫之樂。傳統節日與美學結合,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民俗節日,而是透過美學的視角挖掘其更深層的文化內涵。中秋節是國內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在其發展的長河中雖然有的風俗活動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生了變化,但是其亙古不變的主題還是團圓。親朋好友的團聚,家國的和諧統一是中秋節蘊含的民族情感,弘揚節日文化有助于我們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
參考文獻:
[1]高珊.淺析《詩經》中的農業休閑思想[J].青年文學家,2018(23):62-63+65.
[2]楊辛,甘霖.美學原理[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85.
[3]莊眾顯.淺談詩詞的格韻律調[J].大眾文藝,2018(09):38-39.
[4]周碧琬,王全權.論宗炳“澄懷味象”的生態美學思想[J].廣西社會科學,2018(03):66-70.
[5]汪瑤.生態存在論視角下的桂文化探微[J].漢字文化,2018(13):69-71.
作者:陳芳芳 單位:南京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