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園林專業的情境教學法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情境教學法能與其它教學法形成良好的互補關系
通過查閱相關的資料與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目前在風景園林專業中運用的教學方法有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和實踐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能力及動手能力等方面各自都要有著獨特的方式,但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如案例教學法是教師提供典型案例,讓學生在案例的閱讀、思考、分析、討論中提煉規則,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案例教學法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常在高年級的相關課程運用。項目教學法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處理,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因一個項目涉及的課程較多,目前在風景園林專業中除了畢業設計(論文)之外,其它課程很難實施。實踐教學法需學生通過參加實際的規劃設計或施工實踐,但因條件限制,目前涉及的專業課程和學生的人數都非常有限。而情境教學法能通過多種手段如圖片、視頻、音樂和實物等媒介或通過動作演示和角色體驗營造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因而對學生來說更直觀,高、低年級學生都能適應。且營造情境的方式方法多樣,絕大部分教師都能操作。所以情境教學法與其它的教學方法各有優勢,能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2風景園林專業情境教學法的具體運用
情境教學法的表現方法可通過音樂、圖片、視頻、實物、語言描述、動作扮演和設問等來表達,結合大學生的心理特點與風景園林的專業特點,從三方面來討論情境教學法在風景園林專業的具體運用。
2.1模擬角色,創設體驗情境使用模擬角色,創設體驗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可以創造出一種讓學生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從而不由自主地去思索、去探究。角色模擬的方式多樣,可以模擬現實生活中的某一崗位、某一類人或某一操作程序等。結合專業特點讓學生模擬業主,體會實際規劃設計的過程;還可以讓學生模擬普通使用者,體會設計中的功能是否“以人為本”,而不是僅僅傳遞了設計者的愛好。總之,模擬角色不僅讓學生收獲體驗的快樂,還能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從而更好地與他人協作,并能較快地融入社會。如在風景園林設計教學過程中,設置了幾個專題模塊,有廣場設計、庭園設計和公園設計等。一般的教學過程是教師先講授理論知識,再通過布置作業,讓學生們通過設計訓練來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教師對設計具體內容一般不做規定,這樣便于培養學生們的發散性思維。但在實際的設計項目中,還存在著甲方(項目給出方),而作為乙方(設計方)在設計過程中需與甲方溝通,在因地制宜的基礎上滿足甲方的要求。所以可以在幾個模塊中選一個模塊來進行角色模擬,創設體驗情境。如在庭園設計作業中設計別墅的屋頂花園。在做設計之前,先讓學生假設自己是別墅的主人,并每人寫一份項目委托書,將自己的要求與希望達到的效果寫在任務書中。然后將全班同學的任務書打亂,再進行抽簽,對抽到的任務書進行設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都很期待其他同學將“自己”的花園做成怎樣的效果,時常去看“乙方”的方案并與“乙方”交流;反之,作為設計者的“乙方”,同學們也能體會“甲方”的心情并樂意與“甲方”交流。任務書五花八門,設計方案多姿多彩。學生們也體會到了設計的過程不僅僅是設計構思的表達,還需要合作與溝通。
2.2利用實物、圖片或視頻等媒介,創設形象情境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通過實物、圖片或視頻等媒介,創設的形象情境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感性知識的形成。在以多媒體教學為主導的大學課堂,各式各樣的圖片和視頻已是大家司空見慣的東西。因而,利用實物、圖片或視頻等教學不能簡單地滿足于實物、圖片或視頻的羅列。對資料要進行精心地選取、剪裁與制作,甚至可以利用電腦技術對一些大尺度或抽象的場景具像化,以期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如在園林工程中園路工程教學時,學生們對園路施工的全過程不甚了解。因為人們時常見到的都是修好的路,即使將學生們帶到施工現場,看到的也只是施工的部分程序。因為園路的各層如路基、基層、結合層及面層的鋪設并不是在幾小時內就能完成的,甚至有些層鋪完后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再鋪設上一層,而學生們去現場跟蹤施工全過程的概率又非常之低。那么可以將工人每一層的施工過程拍成視頻,通過拼接,配上解說。而土方工程則可以制作動畫演示把一座山頭由一種形態變為另一種形態時,土方是如何轉移的。另外,實物對學生來說有一種無可言喻的親切感,除了視覺以外,還能帶給人觸覺和嗅覺等不一樣的體驗。如在教授建筑材料時,火山巖、花崗巖和大理石等通過圖片也能辨認,但通過觸摸實物則對重量和質感等有更直接的認識。
2.3巧設問題,創設探究情境教師通過巧設問題,創設探究情境,激起學生們對“未知”的好奇,讓學生們主動思考,主動學習。設置問題的優劣是取得教學效果好壞的關鍵,對于大學生來說,問題必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當然要避免“過猶不及”,太難的問題會帶給學生以挫敗感而失去學習興趣。恰當地問題應當介于“已知、已學”和“未知、未學”之間,學生們通過努力能夠獲得成功。如在園林工程概預算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是結合一個項目的施工圖,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做出預算表,因計算程序繁瑣,各種材料價目表冗長,若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常疲于應付甚至相互抄襲。通過巧設問題:“甲方因資金方面等原因,需要在已有500萬元預算的基礎上,通過置換部分名貴樹林、大苗木或高檔鋪裝材料(基本不改變園林觀賞效果的基礎上)將預算造價控制在420萬~450萬元,并做出新的預算書。”因解決問題的方式靈活多樣,很自然地將學生引入探究教學情境,并大大激發了學習興趣,積極去探究哪些名貴樹木可置換成觀賞效果相當的普通樹種,哪部分高檔鋪裝材料可以用物廉價美的鄉土材料代替。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只是簡單地學會預算的程序與方法,還對材料的價格和特性有了較全面的了解,另外與相關其它課程也自然的聯系了起來。
3情境教學法需注意的事項
3.1資料庫的建立相對于其它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適應面較廣,操作程序也相對簡單。但要取得良好的情境教學效果,仍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其中建立完善的資料庫必不可少。實物、圖片要經過精心挑選并具代表性;視頻的制作要能清晰地表述問題又有一定的藝術美感;設置的問題要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并能不斷引導學生學習直至解決問題。不同的課程要設置與其對應的資料庫,并注意適時更新。
3.2對教師自身素質的要求在情境教學時,除了建立完善的資料庫外,對教師的素質也有較高的要求。教師設置的情境要激起學生的“情”,引導學生入“境”,并通過學生的想像、探究、分析、解決及歸納等過程,最終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教師要有足夠的實踐經驗,能預測情境教學過程中的轉折點,適時給學生以點撥;還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能透視學生理解情境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總之,在情境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作為組織者外,還應是“點撥者”“顧問”甚至“同伴”。
作者:申益春楊定海范東英單位:海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