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酶工程情境教學法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學生中心地位的確定。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情境教學法模式對教師及學生的地位進行了較大的轉變,建立起能夠與現代教育形勢相適應的新型教學模式[4]。情境教學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氛圍,知識的獲得不能依賴于教師單方面的教授,而是讓學生處于特定的學習情境,通過扮演其中的角色而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輸入體系[5]。在情境教學下,教師和學生的地位重新調換,教師盡可能地作為教學的引導者,而學生要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和完成者。由于學生在完成“酶工程”的考試后,就會遺忘酶工程的相關知識,在畢業后從事相關的工作時會覺得什么都沒學,什么都不會做,也不知如何進一步學習。而在酶工程情境教學模式下,使學生處于有實際背景的、有趣的、沒有確定答案的場景下,從而使得學習的過程變成思考、探索、質疑及構建知識的過程,把學生從被動的聽、記、模仿的狀態轉變為主動的研究、創新的層面上,從而鞏固、加深對酶工程知識的掌握。
2.情境教學模式的設計。通過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是情境教學的主要目的,因而在酶工程情境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設計顯得尤為重要。需要建立一種適用于生物工程專業的酶工程課程的探索式、開放式、交互式的情境教學模式,創設酶工程情境案例庫、酶工程情境教學具體運用方法及酶工程情境教學環節考核辦法。情境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知識重難點等,以生產、生活實際為素材進行設計。將更多的來源于酶工程相關的生產、科研、生活等實際問題設計轉化為適合于酶工程情境于教學中的情境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自我學習和獨立創新能力,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又有利于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環境中的工作和學習能力。
二、酶工程情境教學的實踐
酶工程情境教學法在實踐過程中,要求學生作為主體體驗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愿望。酶工程情境教學包括三個階段:教學準備階段、情境案例實施階段和綜合評價階段,如圖1所示。教師在酶工程情境教學中的主要任務需要建立情境案例庫、情境案例教學指導講義以及綜合考評體系。
1.建立一個豐富的酶工程情境法教學法情境案例庫。情境設計必須具有吸引性、探究性、綜合性等多重特點,并保證引入的有效性。所包括的情境既針對每一章中的重點問題,也可以針對多章內容的綜合應用。在酶工程情境教學過程,我們引入以下情境案例:①1982年CechT.R.等發現四膜蟲26SrRNA前體具有自我剪接功能,此后陸續發現多種具有催化功能的RNA,提出了“核酶”的概念,這對于當時“酶是蛋白質”的觀念具有顛覆性意義。請你找出相關論文,并假設如果你是當時這篇論文的審稿人,你如何看待這篇論文的實驗設計和結論的提出,并寫出英文審稿意見。這種情境設計,可以吸引學生去查詢和仔細閱讀原始文獻,對“核酶”的概念理解更加深刻。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挑戰權威的批判性科學思維,求真務實、尊重實驗真相的科學態度以及勇于創新的科學意識。②模擬酶工程國際會議中的“酶的應用”的會場。酶工程課程中最后一章的內容是“酶的應用”,這一章的課堂交給學生,使其以開會的形式來講課。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會議報告ppt,請學生參加會議,并作為真正的參會者在會場現場做口頭報告,而教師走下講臺,作為會議的主持人。給學生提供一個會議的情境,使學生體驗正式的學術交流的機會,熟悉會議的過程,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這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本課程的內容,而且注重學生在交叉學科方面的思考,并培養學生在合作交流方面的能力。
2.編寫詳細的情境教學實施指導講義。酶工程情境教學實施的指導講義,要說明情境案例的詳細內容以及案例如何運用在具體教學中,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不斷調整、更新。它包括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情境案例的題目和具體內容,課堂教學時間,以及如何引導學生由聽話者轉變為對話者,如何引導學生在對話中既有個性思考,又有互相協作,既引導問題的討論,又激勵學生的發散思維,如何控制情境對話的有效進行,并最后對教學結果進行評判。在教學活動完成之后,記錄教學活動完成過程、學生表現及反饋等。
3.建立一套科學的情境教學環節中學生表現的考評方法。科學的考評方法,必定會有助于激發學生參與情境教學環境的熱情,有利于教學改革的進行。情境教學的考評方法與傳統教學法的考評方法相比更加豐富、全面,它包括情境教學過程的即時評價,即學生在課堂上解決情境案例問題的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及口頭表達等能力。它還包括對于關于情境案例書面報告的考查。情境案例考核方法還要包括試卷考察內容,根據各種考評指標及其權重,綜合量化考評。
三、總結
在酶工程課程中引入情境教學法,確立課堂中學生的中心地位,引入豐富的情境案例,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培養學生各方面素質,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這是現代教育日益重視的發展趨勢。
作者:李萍周鋼孫艷榮龍單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