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開展音樂審美教育的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為了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對其進行音樂審美方面的教育與引導是非常重要的,而作為保證我國高校人才質量而言,進行音樂審美教育是非常關鍵的,從而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音樂審美觀念的建立。對學生的音樂審美進行合理的引導,這是使得我國的音樂教育體系得到完善的最為重要的內容。本文就高校進行的傳統音樂審美教育進行研究。
關鍵詞:
高校;傳統音樂;審美教育,研究
引言
在我國的教育行業中,最為關注的就是學生的文化課,而對于音樂、美術等學科沒有進行過多的關注,從而導致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普遍較低的。所以,提高我國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我國教育事業中最亟待解決的問題。
所謂的音樂審美就是指對音樂表現出來的內容進行更多的感知、理解以及評價,也是一種藝術能力,是我國高校所開展的音樂教育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高校中進行傳統音樂審美教育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幫助學生進行審美心理結構的構建通過對學生進行音樂審美的教育,可以使得學生的感知力更加的敏銳,通過審美活動的鍛煉,能夠使得學生的耳朵更加的敏銳,同時也能夠對音樂作品的內容、現實的社會以及情感世界中的各種美好事物進行更多的感知,同時通過音樂審美教育還能夠促進學生對音樂本質理解能力的提高,從而使其對音樂的內涵進行更多的了解,提高審美直觀理解力。
(二)促進學生高尚情操的形成音樂對于促進心靈道德是有著重要的作用的,所以可以通過音樂審美教育使得學生的道德素質得到顯著的提高。通過音樂審美教育可以對大學生的心靈進行凈化,對學生的高尚情操進行培養。在進行音樂審美教育的過程中,使得學生形成豐富的藝術情感,對審美進行更多的享受,并且自覺的對美好的事物進行追求,進而使得心靈得到凈化,情操也能夠得到升華,在進行審美教育的過程中對其的情操進行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三)使得高校師資力量得到提高在高校進行音樂審美教育,不僅僅是對學生進行一項較為新穎的教育事項的開展,同時對于授課教師也是一種較為新穎的體驗,有利于其對教學方法的革新。很多教師的教學方式往往都是較為傳統的,將重點放在了理論知識上,對學生的創新性的思維進行革新方面都是表現為忽視的,師生之間的交流也非常少。在進行審美教育的過程中,使得教師的教學思維進行轉變,使其教學方式能夠與時代更好的融合。
(四)對于高校教育事業以及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我國的教育正在朝著新的方向發展,而這與傳統的教育相比較有著一定的創新性,高校設置音樂審美教育,是對教育內容進行了豐富,對于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音樂審美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貢獻是非常大的,所謂的素質教育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學生進行音樂審美教育能夠對學生的視野進行擴展,提高其情操,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在音樂審美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上文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音樂審美教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音樂教育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的問題集中在以下幾點:
(一)音樂審美教育較為片面在高校進行音樂審美教育本來應該是將音樂藝術中的所有內容都展現給學生,但是實際上卻不是這樣的。通過不同的音樂種類能夠使得學生感受不同的音樂內容,有著不同的審美體驗。所以想要學生進行全面的音樂審美的感受就需要位學生提供全面的音樂藝術,但是實際上,高校所提供的音樂是較為片面的,主要就是集中在西方音樂作品的賞析與解說上,對于我國的古典音樂以及傳統民族音樂則是非常少涉及的。
(二)教育觀念與學生的需求之間無法進行適應由于我國的教育更多的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所以在高校所進行的音樂審美教育仍然是有著較多的落后觀念的,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教師在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完成教學任務上,對實踐以及審美教育方面的投入是非常少的,這就使得音樂審美教育中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方面是較為落后的,很多的高校對學生進行的音樂審美教育僅僅是進行音樂的陳列。
(三)教育方法存在較多問題進行音樂審美教育是存在著藝術性的,不是能夠僅僅通過文化理論課就能夠達到目的的,但是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教師仍然是通過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的,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是無法有效的進行的。三、結語想要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的提高,對其進行音樂審美教育是非常關鍵的,本文中將音樂審美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希望能夠為音樂審美教育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張俊萍,李桂珠.淺析音樂審美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學中的意義[J].成人教育,2014,(7).
[2]郭超.談普通高校的音樂審美教育[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
[3]于曉燕.基于人生論美學視角的普通高校音樂審美教育走向[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4,(9).
[4]穆霏.音樂審美教育[J].科技創新導報,2013,(9).
作者:褚曉冬 單位:鞍山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