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審美教育在我們人生成長歷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美化心靈、行為、語言、體態等,而且可以提高我們的道德和智慧。同時,高校語文教育在審美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能提高我們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能提高我們的人文素養,并且能夠進一步提高我們的審美觀念、審美素養。本文將對當下高校語文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據此提出可行有效的提高審美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高校語文;審美教育;教學
審美教育通俗的講,即是通過各種藝術教育手段,運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美的形式,以美化心靈、行為、語言、體態等,并提高人們的審美觀念、素養、道德和智慧。高校語文教育,以其獨特的教育背景、學科性質、教育模式,是提高高校審美教育的主要方式。通過高校語文審美教育,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形象審美認知,還可以凈化人們的心靈,提高對美的洞察能力、賞析能力。加強高校語文審美教育,不僅僅是教育改革的體現,也是促進人們文化素養、道德品質全面提升的重要一環。所以加強高校語文審美教育意義非凡。
1中國高校語文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1.1我國語文教育教學長期處于應試階段,缺乏創造力
在中國語文教學中,我們從開始的辨字識文、填詞造句,到后來的熟讀詩詞賦、熟練寫文章等,無不伴隨著應試考試的影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重的是分數、是名次,卻忽略了人文素質的提升,這種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功利性,扭曲了語文教育的初衷。在學生思想最活躍、頭腦最靈活的年紀,不利于其創新能力和思考能力的發揮。在思想上沒有認識到語文教育對于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而是把重點放在了對以后工作有用的學科上面。對語文教育則是,抱著順其自然的態度,缺乏思考,跟隨大眾隨波逐流。審美教育是需要個人情感的投入,才能塑造健全的人格和獨特的魅力。當我們具有了良好的閱讀能力和敢于創新的能力,在語文學習中才能深刻體會到審美教育的重要性。
1.2在語文教學傳授過程中側重于知識點卻忽略了情感認知和表達
在我國高校語文教育中,我們的老師在教學傳授過程中,大多側重在教材中的知識我們是否準確記憶、靈活運用,而忽略了我們對其內容上面的認知和情感表達,只是機械性的教學,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和情感,沒有深刻感受到每一篇作品背后的深情流露,從而無法感知文章的內涵,沒有完全發掘出來這些文章的美感。語文教育不僅僅是停留在知識點學習上,更需要體現在對人類歷史文明的認識和理解上,只是簡單的通過教材上面的文字學習,忽略了對其真實情感的表達,則很難深層次改善人們的審美能力。
1.3在語文教學教材選擇上側重思想政治輕視人文
中國當下的語文教育教材的選取,大多是側重基礎知識和職業考試方面的教材,主要看重提升人們專業技能,考試能力,以及滿足后期的工作需要。這樣在我們高校語文教育中直接獲得知識的第一手資料上來看,我們的審美教育就已經很薄弱了。同時,在教育和學習中還不斷的滲透著政治思想,并設想通過語文教育來實現某些政治功能,使其人文性和文化的特征得不到更好的展示。
2提高高校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效果的方法
2.1優化學生思維體系,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探索和創造美的能力
在我國高校語文教育應試模式的大環境下,要清醒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通過接觸和學習更多的文學作品,充分了解文學作品的創作環境,理解和領悟生活和文學作品之間的神妙關系,來改變和優化自己的思維體系,開拓思想。我們在教材中所看到的文學作品,通常都會留有一塊空白的篇幅,可以供讀者自行填寫,和發表自己的感受。學生可以主動探索,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充分發揮創造力,通過的文章的閱讀理解,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創造另一種美。文學作品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學生也各不相同,自然所填補的內容則也是各不相同的,在教學中,不要限制學生的的思想,而要鼓勵他們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以這種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2.2引導學生鑒賞文學作品并感受文學作品之美
在學生學習和初步感受文學作品的基礎上,高校語文老師應該引導學生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并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分析文學作品的語言和感情處理的方法。高校語文教材,都是經過反復研究和探討分析后最終才會出現在教科書當中的,必然有其典型性、可研讀性、教育價值等。比如一些詩詞歌賦,我們不僅要通讀全文,還要做到身臨其境,更要做到從整體到部分,從部分再到整體的鑒賞分析,才能深刻的從靈魂上感受到它的美。
2.3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工具的作用
伴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不管是社交媒體還是互聯網技術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在當代,多媒體和互聯網教學已經是非常普遍的教學模式,一方面它方便和豐富了我們的學習生活,給我們的審美教育也提供了新的模式,例如當下很火的詩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力求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帶動全民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這就是利用當下的媒體技術,完成的一種審美教育,不僅可以學到很多的詩詞知識,還可以通過后期的分析來探索和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妙。另一方面,隨著手機電腦等的出現,學生的文字閱讀興趣和水平也大大的削減了,人們大都熱衷于電視劇、電影、演唱會等,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和對其中的文學作品鑒賞分析能力也逐漸減弱。所以老師們可以利用學生追劇的心思,把一些好的文學作品改編成視頻等,來抓住學生的興趣,再結合實際的閱讀來提升審美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胡紅潔.高校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研究[J].語文建設,2015(9).
[2]蒲日材.審美教育:大學語文教學的核心[J].南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1).
作者:何茹 單位:江蘇財會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