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設計與視覺藝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立體派
馬賽公寓是勒•柯布西耶最有創意和影響最為深遠的作品之一。馬賽公寓的設計方案也是作為一個“原型”而不是作為一個單體方案設計的,它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入口和大廳,沒有門廊、墻體、門窗、陽臺和屋頂,所有的元素都被重新闡釋。馬賽公寓以預應力混凝土為主要建筑材料,在混凝土澆筑時以粗糙的木板作為模板,結果在建筑表面留下了獨一無二的肌理。在馬賽公寓的設計中勒•柯布西耶引用“古羅馬引水渠、瑞士小屋、酒瓶架和輪船甲板”為原型,再提煉、整合、重新熔煉為結合了板式體量、底層架空、結構體和屋頂的新建筑。馬賽公寓,盡管設計為一部“生活的機器”,但事實上卻成為人類生活的不朽隱喻。勒•柯布西耶把互不關聯的事物聚在一起,將那些詩性的事物,從早先被視為毫無關聯、甚至互相對立的來源吸納到一起,創造了全新的關聯和共生。這樣,巨柱之上的底層挑空就不僅肩負生態職能了。同樣,建筑末端那個巨大的混凝土防火樓梯也不僅僅是為緊急逃生而設計的功能部件,而且有著酷似海倫駕駛桿的外形特征。再看那些不規則的構件——那些瓶狀物、那些方格架、屋頂板、屋頂上的那些雅典衛城樣的構筑物——它們都演化為全新的“元物體”,藉以喚起情感與反思。
二、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流行于20世紀的歐洲,它強調表現自我感受和主觀意象,在表現形式上,以過分夸張的形體和色彩發泄內心的苦悶,謀求官能刺激。表現派的精神領袖愛德華•蒙克的《吶喊》(圖3)更是表現主義作品中極富表現力的力作。在這幅畫上,蒙克以極度夸張的筆法,描繪了一個變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類極端的孤獨和苦悶,以及那種在無垠宇宙面前的恐懼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建筑領域中的表現主義特點是通過夸張的建筑造型和構圖手法,塑造超常的、強調動感或怪誕的建筑形象,并表現建筑師希望賦予建筑物的某些情緒和心理體驗,以引起人們對建筑形象及其含義的欣賞、猜測與聯想。提起美國著名的建筑師密斯•凡•德羅,我們就會想起西格拉姆大廈。整座大樓按照密斯的一貫主張,采用剛剛發明染色隔熱玻璃作為幕墻,這占外墻面積75%的琥珀色玻璃,配以鑲包青銅的銅窗格,使大廈在紐約眾多的高層建筑中顯得優柔華貴,與眾不同。這座玻璃摩天大樓在20世紀初期被人們認為是異想天開,開創了人類用玻璃做幕墻的先例。約恩•伍重設計的悉尼歌劇院,由四塊巍峨的大殼頂組成這些“貝殼”,依次排列,前三個一個蓋著一個,面向海灣依抱,最后一個則背向海灣侍立,看上去很像是兩組打開蓋兒倒放著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頂殼,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鋪蓋,在陽光映照下,遠遠望去,既像豎立著的貝殼,又像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蔚藍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頂劇院”之稱。
三、波普藝術
波普藝術的始作俑者可追溯為英國藝術家漢彌頓1956年的印刷品拼貼作品《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非凡,如此有魅力?》,而真正將波普藝術“發揚光大”的則是安迪•沃霍爾(yWarhol)。他像生產商業產品一樣復制著商標和產品包裝,以消除藝術家的個性化手筆,用絲網印刷的辦法重復地排列著美國生活中的明星形象和新聞圖片,較為出名的作品是《綠色可口可樂瓶子》、《瑪麗蓮夢露》(圖4)。正是深刻體會到了這種大眾文化對文化民主和自我表達的影響,弗蘭克•蓋里才開始不斷在實踐中嘗試一些平凡的藝術形式和內容進行創作,并最終形成了一種具有創造性設計形式來表現的建筑形態。經過不斷地設計探索和實踐,弗蘭克•蓋里的建筑設計理念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新的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建筑美學。他的建筑作品往往會因為形體、材質、色彩等要素復雜的組合而表現出一種含糊不清的建筑語義。這種現代建筑語義有著像當代大眾文化一樣交融含混不清的內容,但它們給人的感覺是如此的親切、真實。基于不同凡響的建筑形態,弗蘭克•蓋里的建筑突破了傳統的建筑美學的制約,顛覆了人們對傳統建筑形象的認識和理解。弗蘭克•蓋里自用的住宅就是這種新的建筑形式,揭開了一種新的建筑語義的開端。
四、結語
綜上所述,視覺藝術和現代建筑設計的關系不言而喻,不管是一維還是多維的空間形式其都會對藝術創作和實踐等活動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豐厚燦爛的視覺藝術文化為建筑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思想創作源泉,成為當今建筑設計領域不得不關注和了解的重要內容。
作者:張金歌單位:南陽師范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