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生命教化的內容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涵養情感:生命情感教育
積極情感的生長能促進學生的自我感、自尊和自我悅納。生命情感教育就是要促使積極情感的生長,避免消極情感的生長。積極的生命情感是個體對自我生命的確認、接納和喜愛,是對生命意義的肯定、欣賞和沉浸,以及對他人生命乃至整個生命世界的同情、關懷和珍惜它能引人振奮、富于愛心,成為幸福人生的動力和光明之源。消極的生命情感則意味著對生活的麻木、對生命意義的無望、對他人生命價值的漠視。生命情感教育就是要涵養積極的生命情感。
1提升自我意識。“人的生命及其意義,是要靠人自己尋找和發現的;而人尋找和發現自己生命及其意義的過程,也正是人的生命及其意義得以生成和覺解的過程。”所以,生命情感教育就是要促進大學生不斷地提升自我意識,積極、主動地“創造自我,超越世俗的拘束而達到精神自由的高度;升華自我,守住生命的熱情;沉思自我,伸展情志的深度和廣度—從而形成整體的人文自我,凸現人文情懷,讓生命走向豐富、充盈、絢麗、深刻”。
2激發責任感。目前,部分大學生責任意識淡漠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個人在為社會、為集體盡責任時,以索取回報為前提;(2)將本屬于個人責任內的事情視為高尚的行為;(3)將為他人、為社會盡責任視為傻瓜的選擇。這種責任意識淡漠的現象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也是對他人對社會的不負責,是一種漠視生命的態度,所以,激發大學生的責任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內容。
堅強意志,生命態度教育
1培養堅強的意志。生命意志是人們根據一定目的支配和調節自己行為的心理機能,它鮮明地體現著生命的主動精神。意志力強的人能夠克服困難走向成功,意志力弱的人最終成為不幸的人。在人才培養和人才需求不斷得到強化的今天,大學生面臨的學業、人際、就業等各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而且,大學生的人生經驗還不足,心理承受力相對比較弱,一點小挫折都可能引起心理的巨大波瀾,甚至產生一些極端的想法和做法。因此,我們加強對大學生的挫折教育,引導大學生學會在生活的挫折中磨煉自己的生命意志,增強抗挫折能力,引導他們正確認識挫折,學會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失敗,引導他們建立起執著的信念、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只有這樣,才能使大學生在面臨挫折時,能夠迎難而上,能夠經得起生命的各種考驗。
2正確對待死亡。在大學生正確認識、理解和對待生命的基礎上,還要正確對待人的死亡問題。生與死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生命的展開也是死亡的開始,如恩格斯所說“生就意味著死”。每個人都要經歷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這是自然規律,“死同生一樣,是人類存在、成長和發展的一部分”。所以,正確認識死亡,是為了更好的活著。但是,受中國傳統文化避諱死亡的影響和束縛,現實中的人很少有人愿意談論死亡,甚至教科書中也很少涉及人的死亡問題,對死亡的模糊認識使得大學生無法真正了解死亡,既可能產生對死亡的恐懼感,又可能把死亡當做一種輕易且美妙的體驗。正因為沒有一個對死亡的正確認識,所以,有些大學生在面臨一些自認為無法解決的問題時,選擇了以死亡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大學生只有學會面對生命、面對死亡,才會真正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作者:徐友坤單位:南昌航空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