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管窺數(shù)學信息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正確使用信息技術
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經常遇到兩種極端的意見:一種是要徹底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全部使用現(xiàn)代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另一種則認為傳統(tǒng)教學方式是無可替代的,信息化手段只是形式主義,根本不需要.以上兩種意見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教育需要技術,教育要發(fā)展就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將新技術新方法融入數(shù)學教育之中,但并不是說新技術可以完全脫離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兩者應該是一種互補關系.在信息技術引入數(shù)學教學之后,信息技術手段與傳統(tǒng)數(shù)學完美的結合顯得十分重要.在嘗試使用信息技術手段時,教師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不能一蹴而就,如課本的重新解讀、多媒體的使用、課件的制作等,這些都需要教師不斷學習研究.剛開始,教師對這些手段的使用還不夠靈活,我們強調常規(guī)教學的優(yōu)勢必須保留,如教師的示范作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組織起來的探討問題的活躍氣氛等.教師一句話能說明白的就不必非用信息技術演示,需要訓練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就不要馬上展示一個具體直觀的畫面,需要讓學生動手計算畫圖時就不要借助信息技術.理想的教學應該是把教師與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同時充分發(fā)揮出來.為此就需要教師進行全新的教學設計,哪些課適合于信息技術,怎樣用,用多少時間,課內與課外怎樣結合等,這些都值得研究.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信息技術,有些題材在傳統(tǒng)的教室里用黑板加粉筆效果并不壞.
1.例如,在講“截一個幾何體”時,用一個平面去截一個正方體,事先讓學生準備了用蘿卜和橡皮泥做的正方體,一個模型只能截一次,截完后難以再還原使用,很多同學只能截出三角形和四邊形,全班僅有一個同學截出了五邊形,六邊形沒有人截出來,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雖然我也用了一個較大的模型當場給學生展示了五邊形、六邊形的截法,但很多學生仍然截不出來,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過后我找到了與教材配套的“2+2”智能教育平臺新世紀課程資源后,利用計算機當場給學生演示,生動、直觀,學生不僅能看出怎樣才能截出五邊形和六邊形,更能很快明白為什么截不出來七邊形?這樣一來,不僅在教學中省時少力,使學生一進入初中感到材料新奇,更恰當?shù)鼗饬吮竟?jié)的疑點和難點,使學習過程與方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啟迪了學生的思維.
2.利用信息化多媒體課件,挖掘學生的潛能“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主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想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思考,親身參加學習實踐,就必須首先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初中生好奇心強,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動聽的音樂,奪目的色彩,圖文并茂的動畫,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多媒體的使用便可以提供這種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強的教學信息,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例如,在講“圓周長、弧長”時,可以利用計算機的直觀、生動、形象逼真的特點,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設計出下列問題:假如用一根很長的鋼纜沿赤道繞地球一圈后,把鋼纜放長10cm,此時的鋼纜圈和地球之間的縫隙可以讓一頭牛通過,還是可以讓一只老鼠通過?并用電腦配以動畫,把鋼纜放長后,用動畫顯示牛和老鼠正準備通過縫隙,此時老鼠對牛說:“我能通過,你不能通過.”但牛卻說:“我們都能通過.”你能幫它們作出判斷嗎?優(yōu)美的動畫刺激著學生的感官,如置身于童話故事之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輕松、活潑,學生很快地投入到學習之中.
三、信息化教學有利于數(shù)學知識的發(fā)現(xiàn)和探究
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開發(fā)學生智力、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徑就是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和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知識,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上猜想結論、發(fā)現(xiàn)定理,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能力,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自信心.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在的信息化教學手段設計課件,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不僅能支持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而且能改造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創(chuàng)設適應信息時代要求的現(xiàn)代化數(shù)學教學模式.教師必須積極面對,合理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作者:徐永紅單位:江蘇鹽城市田家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