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當前時代下,大部分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和培養目標時,都對育人模式和育人內容進行了積極有效的補充和創新,在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開始將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協調和融合,從而在學校范圍內建立協同育人的模式,使學生不僅在學校中學習到有用的專業知識,還使學生能夠明確當前時代下大學生所要肩負的責任,因此將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相互協同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大學生;黨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
為了促進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相關負責教師應當將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有機的融合,從學生的身心發展以及未來的需求出發來制定新型的育人模式,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黨建工作中受到黨優秀思想是熏陶,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以及政治覺悟,學生可以在高校所開展的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模式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他們今后的良好發展。
一、大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關系
為了使學生可以在畢業之后能夠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滿足相關工作崗位的需求,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在當前時代下,大部分高校紛紛將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了相互的融合,高校將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進行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高校開展的黨建工作主要是為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黨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環節,在黨建工作中既包括了對學生思想的建設,還包括了對學生的作風建設,完全涵蓋了大部分的思想政治內容,并且在高校中所開展的黨建工作也是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為了使學生能夠在畢業之后滿足相關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一些高校在設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時,都將當前時代下最為熱點的政治問題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從而凸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的教育特征[1]。另外,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黨建工作的主要內容和有效方法,為了使學生能夠將我國優秀的黨文化和黨精神進行良好的傳承,在高校所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些負責教師紛紛將黨建工作的內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且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得高校的黨建工作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和針對性,能夠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使我國優秀的黨文化和黨精神在當前時代下得到了良好的傳承。在黨建工作中每個學生都明確了黨的方針和政策,這在側面也反映了高校所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高校黨建工作為高校所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和教育依據。
二、時展變化對大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
時代是不斷發展和進步的,每一個時代下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也是不同的,在當前時代下,大學生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應當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而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進行不斷的更新和改革,在網絡迅速發展的今天,信息的傳遞和交流都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們可以利用網絡來進行實時的信息共享和互動,并且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信息的傳播渠道也變得更加廣闊和開放,因此高校在進行大學生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協同育人模式的過程中,應當根據網絡的優勢來對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進行不斷的創新,使學生可以接受到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2]。另外,隨著當前網絡的不斷發展,學生所接觸到的信息也逐漸多元化,在大量的信息中,既有積極正能量的信息,也有消極顛覆的信息,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在當前時代下高校所開展的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當對教育內容進行不斷的創新,根據當前網絡對學生價值觀念的影響來進行針對性的教育,高校必須不斷更新教育內容,強化教育主體,以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模式為基礎,對學生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教育,從而使學生在當前網絡環境下可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今后的正常發展。
三、大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重專業培養輕思想教育
在當前高校所開展的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機制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急需解決,首先一個問題也是最主要的問題是一些高校所開展的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協同育人機制模式中存在著重專業培養輕思想教育的問題,在高校所開展的協同育人機制中,大多數學校在制定育人目標上完全是按照學生專業技術的培養目標來進行的,而在協同育人機制中,真正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卻十分的少,另外,一些高校在開展協同育人機制中,并沒有將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融入到學生的課程教育中,相反,學生的專業課在課程設置上課時得到了不斷的增加,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時得到了相對的減少,使得學生接觸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職能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和協作
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在高校所開展的協同育人機制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以及思想道德水平,高校一定要加強職能部門之間的合作和溝通,這樣才可以保證協同育人模式的針對性,但是從當前大部分高校所開展的協同育人模式中發現,在管理制度和建設方面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高校的黨政部門、共青團干和思想政治課教學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聯系和溝通,大多是各自為政,難以形成較為完善的合力來對學生進行較為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導致了學生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形式教育單一。
(三)學生工作與教學工作缺乏廣泛有效的銜接和配合
在高校所開展的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機制中,相關高校的負責教師一定要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可以在學校范圍內受到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熏陶,但是從當前大部分高校所開展的協同育人機制中,由于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自我認同感不高,導致了這部分教師對學生工作的認同感也不高,使得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難有序的開展,這部分教師在育人工作上疏離大于協作,在育人目標和育人理念上存在著一定的偏差,使得高校所開展的協同育人機制模式中信息處理和環節設計上顯得尤為不足。
四、大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協同育人的意義
(一)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
在高校所開展的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模式中,需要不斷地對學生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明確當前時代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在協同育人模式中,需要向學生講述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歷次全會的精神,使學生能夠不斷地受到我國黨優秀精神的熏陶,從而體現高校所開展的協同育人模式立德樹人的理念,有助于培養學生較為完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也會在后續的學習和工作的過程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起到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引領的作用。
(二)提升育人效果
在高校所開展的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模式中,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今后的良好發展,在高校以往所開展的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雖然這兩個部分是兩個教育內容,但是都體現著對學生育人的效果,因此在當前時代下,將兩者進行有機的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共同的提高與人的效果,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全面的理解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以及工作理念,凸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確性和時效性,更加系統地推動高校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模式的有序進行。
(三)有利于大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促進、有機結合
黨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也是中心環節,在以往高校所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只是將黨建工作的相關內容向學生進行滲透,并沒有更加系統性地向學生介紹我黨的文化和優秀的精神,因此學生在學習和了解黨建內容時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當前時代下高校將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有機的融合,使得兩者在教育內容和教育特征方面進行了協同化的發展,有利于大學生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促進和有效結合,共同的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政治覺悟。
五、大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模式的建構策略
(一)以良性互利為原則
在高校所開展的大學生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模式中,一定要以良性互利為原則,才可以保證黨建工作可以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斷的進行融合和推進,從而凸顯高校所開展的協同育人模式的教育價值和教育作用[3]。在大學生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模式中,一定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原則,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融入到對學生的整個教育過程中,使學生能夠樹立較為完善的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并且立德樹人是高校進行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主要的人才培養目標,因此相關負責教師在以良性互利為原則來進行教育模式的構建中,一定要培養學生的高尚道德和崇高的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落實到實際生活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相關負責教師在制定協同育人模式中,一定要加強黨建工作部門和思想政治教育負責教師之間的溝通和聯系,這樣才可以保證高校所建立的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模式可以得到不斷地完善。
(二)打造協同育人平臺
1.指導思想與工作理念的協同一致為了凸顯高校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模式的教育價值和教育作用,相關負責教師一定要將黨建工作的主要教育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進行相互的融合,從而使指導思想和工作理念可以協同一致發展,相關負責教師應當對教育方式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改革,在對學生所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當更加貼近實際和熱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整個教育過程中,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將專業知識和黨建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機的結合[4]。2.體制機制與建設隊伍的協同一致高校管理層在進行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模式構建的過程中,一定要從黨委層對整個教育活動進行高度的重視,履行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來將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機的融合,相關領導一定要將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擺在學校育人工作的首要位置,并且要充分的調動學校黨委、組織部、學生工作部以及二級學院的工作積極性,再加強和一線專業課程教師隊伍之間的聯系,從而構建機制體制與隊伍建設的協同一致,相關部門在開展協同育人模式中,一定要進行定期的溝通和交流,全面的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對協同育人模式的運行機制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督,切實增強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的合力育人效果[5]。
(三)以新興媒體為載體
在當前時代下網絡的發展使得信息的交流和傳遞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因此高校在進行協同育人模式時,應當充分的利用信息媒體來作為載體進行育人模式的構建,相關學校負責人員可以將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傳到學校的校園網中,使每個學生都可以隨時隨地的查詢自己想要的信息,不斷地增強高校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效率。高校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模式的構建是非常重要的,相關高校的領導人員應當不斷地增強對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模式的重視程度,以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發展需求為主來對協同育人模式進行不斷的創新和補充,以培養全方位發展人才為出發點來進行協同育人模式,從而使黨建工作可以和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不斷的融合和互補。
【參考文獻】
[1]劉深詣.試論高校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模式的建構[J].現代職業教育,2018(13):25-27.
[2]王穎.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平臺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5):39-42.
[3]劉奇.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2018(2):128-129.
[4]劉媛.高職院學生黨支部工作對策及創新研究[J].福建質量管理,2016(5):301-303.
[5]薛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協同育人模式研究[J].科教導刊,2017(30):105-106.
作者:楊小洪 單位:東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