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熱點新聞對大學生思政教育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網絡技術和通信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獲得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信息來源也更加廣泛。網絡熱點新聞占據非常多的流量,映入人們的眼簾,并對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產生諸多的影響。不同于傳統媒體,網絡熱點新聞的傳播更加迅速和復雜,所以應重視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作用,發揮其中的優勢,幫助大學生形成積極、正確的思想價值觀。網絡熱點新聞給了大學生更多的渠道獲取對國情、社情的認知,使大學生的精神世界更加的充實和豐富,為我國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關鍵詞:網絡熱點;熱點新聞;思政教育
1網絡熱點新聞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作用
1.1挖掘思考能力
當前社會,每天都在涌現出新鮮事物,熱點問題更是層出不窮。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精力最旺盛的階段,得益于網絡和智能化設備,他們每天都能接收到網絡熱點新聞。熱點網絡新聞涵蓋各方面的信息,大都是人民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是某些事情聚積到一定程度的爆發體現或是當時的重大熱點事件。大學生的好奇心強,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強,這些網絡熱點能促進大學生不斷思考,激發對社會的思考和認知。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要注重運用網絡熱點新聞,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熱點,就能不斷挖掘他們的思考能力,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良好的發現問題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1.2樹立正確“三觀”
青年時期是一個人人生中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和品德的黃金階段。對廣大教師來說,教書育人、立德樹人,引導學生接受良好的思政教育是廣大教育者的擔當和使命,這對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思政工作在引導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發揮思想引領、輿論推動、精神激勵的重要作用。運用網絡熱點新聞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是推動新時代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對不斷推進理論宣傳具有重要意義。把網絡熱點新聞作為大學生的思政教育,無疑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助推大學生不斷反思自我,見賢思齊,起到傳遞正能量,激發愛國壯志,增強民族自豪感的效果。
1.3滲透社會價值
網絡的出現沖擊著社會上的各個方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作為意識形態工作重心的黨建思政工作也深受其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普遍開設的課程,但應清醒地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枯燥而乏味,對于大學生來說不具有吸引力,教學效果不太理想。而運用網絡熱點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就能很好地化解這一難題。熱點網絡新聞為大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極大地吸引他們參與其中,對思政工作的開展起重要的推動作用。運用熱點網絡新聞,就能在潛移默化傳遞正能量,弘揚主旋律,讓學生對思政教育的理解深刻,真正在網絡熱點中體會思政教育的精神實質。
2利用網絡熱點新聞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途徑
2.1“線上”引導
2.1.1開辟網絡教育陣地
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是高校開展的重要課堂,同時也是幫助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實現大學生個人及其社會價值的重要途徑。因此,為了將思政教育徹底深入大學生的內心影響其行為樹立正能量的思想,可利用信息化的產物———網絡平臺,開展教育陣地,使學生能輕松地在“玩”中學習。學校可在校園官網開展網絡熱點新聞專題,或是開設相關公眾號平臺,讓學生通過手機即可進行瀏覽。如果只是文字加上圖片也幾乎不能滿足當代大學生的需求,要能配合相關視頻素材則更好。學校可開設校園官方短視頻賬號,充分利用當代的新媒體途徑,讓學生進行關注,滿足學生的需求、迎合當代大學生的喜好。如此一來,與時俱進的思政教育一定會讓學生愿意參與其中增加學習的興趣。在進行校園短視頻賬號經營時,為深入貫徹思政教育這一核心主題,對選題一定要十分慎重,選取比較有代表性的和校園生活息息相關的或與即將邁入社會的畢業生有關的素材,具有爭議性的話題也可讓學生進行評論各抒己見。還有就是創設專題欄目,例如:校園環境的優化,發現校園里的美,發生在身邊的善舉……歡迎廣大師生積極投稿,讓短視頻平臺辦得紅紅火火、讓學生能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從百態生活中發現問題,深入思政教育[2]。
2.1.2鼓勵開設“名師博客”
開設“名師博客”,讓學生進行關注,定期進行瀏覽,教師在博客上多更新一些國家最新的重大變革以及最新的政策,或是一些和大學生利益緊密相關的內容,還可有一些院校最新的關于思政課的動態,適當地對時政和熱點新聞進行點評,讓學生從多角度地看待及分析問題,更加全面立體地思考問題。這樣一系列的舉措,不僅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們的思維方式以及思考方向,而且更能循序漸進地為學生引導指明人生奮斗正確的發展方向,逐漸成為學生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為學生答疑、解惑,深入貫徹新課改對高校的思政教育的新要求,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更易被學生吸收與接納。
2.1.3建立網絡輿論隊伍
利用網絡熱點新聞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最重要的一點,還是需要院校的領導、輔導員、書記以及思政課的教師在網絡上進行輿論的引導,引導學生朝著積極地方向發展,允許有不同的見解同時存在,但不能有危害社會主義建設的負能量的言論出現誤導學生。僅是學校的團隊可能忙不過來,畢竟每個人各司其職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務。因此,院校可發展一些學生作為網絡輿論引導者,與此同時也是網絡環境的凈化者與監督者,幫助打造純凈的校園網絡文化,將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關的正能量發揚光大,真正實現在線上貫徹思政教育,引領學生的思想潮流,讓當代大學生能積極向上,勇往直前,做一個身心健康、德才兼備,擁有豪情壯志的新時代青年[3]。
2.2“線下”引導
2.2.1改革傳統教學
在進行大學生思政教育時,線上的教育是很好的輔助教學方式,能使思政課更加豐富多彩、全面且立體,并與生活實際緊密相聯系。但最重要的還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才是思政教育的主陣地,其影響力也最大,千萬不可避重就輕、不分主次。因此,對線下課堂的教學模式亟需改進,一定要打破傳統課堂的呆板與禁錮,大膽進行創新,用當代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學生自愿參與課堂中,從而實現思政教育的核心目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設計一定要與時俱進,采用多媒體教學,制作現在流行的快閃等方式的PPT,將視、聽、說三者相結合,使課堂更加立體,切忌照本宣科。即便在講歷史問題時也應聯系生活實際,切換各種角度,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化抽象為具象。還有就是進行當代時政熱點問題的分析,教師在表達自身觀點的同時,須遵循社會主義道路正能量的主旋律。也可為學生提供視頻或政治家解說的素材,使學生能全面地看待及思考問題,為學生日后學習甚至工作生活提供幫助。
2.2.2建設實踐平臺
對大學生的思政課教育來說,僅是線上、線下這樣同時合力,看似已完美無缺,但實則只進行理論教育也遠遠不夠。需在實踐的過程中檢驗理論,各高校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鞏固所學,樹立自己的正能量的三觀,真正地吸收,為我所用。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有價值的人,充分發揮自我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不斷地去摸索前進,積累經驗、汲取教訓,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最終有所作為。為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增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一名有志青年!例如:各高校可根據2021年的疫情,開展一些活動。首先,調查一下各位同學家里,有沒有因此失業或損失重大,院校可酌情予以幫助;然后針對校園封閉式的管理,院校可選一些志愿者進行監督工作,嚴格把控進入校園內的人,除師生、領導及其他工作人員外,其他閑雜人等絕對不能隨意進入;最后,對往來的快遞,要做好消毒工作,盡量避免人群太過集中[4]。這些志愿者都是自愿進行工作,愿為學校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而貢獻一己之力,而不應唯利是圖,這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有一定的幫助。2.2.3社團組織活動在高校中,有許多興趣團體,各式、各樣豐富著學生們的課余生活。但幾乎沒有關于思政教育及對熱點問題評判、發表觀點的社團,在各個高校中也是鮮有耳聞。因此,高校可讓學生組織創建屬于自己的獨特的社團,幫助院校建立或管理短視頻賬號,搜集學生們關注的熱點以及時政問題,進行資源整合,然后在短視頻平臺上呈現,引導輿論,為學生們提供全面的視角分析時政,將思政教育的核心價值觀念灌輸其中,引領學生的思想潮流。也可適當組織線下活動,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共同進行實踐、汲取經驗,為日后步入社會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并增強其社會責任感。
3結束語
網絡熱點新聞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作用分析非常具有現實意義,與社會發展以及大學生教育的趨勢相輔相成,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水平。通過本文分析,相關部門和人員可采取“線上”引導與“線下”引導相結合的方式展開教育活動,積極地從開辟網絡教育陣地、鼓勵開設“名師博客”、建立網絡輿論隊伍以及改革傳統教學、建設實踐平臺、社團組織活動六個方面展開,實現大學生在網絡時代的良性思想認知,促進大學生思想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楊霜,郭芳.媒體融合視域下網絡熱點新聞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策略[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031(006):63-64.
[2]夏蘭.網絡熱點新聞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運用[J].記者搖籃,2019,000(012):10-11.
[3]吳文浩.媒體融合視域下網絡熱點新聞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策略[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1(010):86-87.
[4]鐘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社會熱點新聞的應用策略[J].求知導刊,2018,000(028):88-88.
作者:張甲 單位:西京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