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教學活動中我們發現,學生對物理實驗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有較強的消極傾向,大多數學生在實驗學習上仍處于被動狀態。我們從多方面分析影響學生實驗學習的因素,并積極尋求加強物理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效率的對策,認為要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必須要處理好興趣與求知關系。
1引言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每個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規律的發現,都有其堅實的實驗依據。物理實驗不僅是物理學理論的基礎,更是物理學發展的動力。實驗的過程蘊含了豐富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實驗能力對于學生發展的意義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物理實驗的實驗方法和思想、實驗條件的保證、實驗儀器裝置、實驗技術、實驗的數據處理及誤差分析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理論基礎和教學內容,它與普通物理理論既有緊密的聯系,又相互獨立。作為物理教育工作者,從物理實驗的教育功能來認識,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具有無可爭辯的重要地位,但要將之所具有的教育功能變為現實的教學質量提高,則需要通過有效的、優化的教學過程。
2對學生實驗室學習活動結構的調查與分析
筆者對正在進行物理實驗的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了較為細致的觀察研究。方法是:先根據學生在實驗室學習活動的特點將其學習行為粗分為六類,即:a、操作實驗(包括親自觀察、記錄現象和數據);b、與老師或同組人對話、討論;c、閱讀課本材料(包括實驗前統一聽老師講解);d、寫;e、看(人家做);f、閑逛。請一位學生專門進行觀察記錄工作,每隔十分鐘,對全教室中每一個學生的活動進行一次觀察、判斷、和歸類,并按類做一次記錄,最后統計在實驗過程中(只計開始實驗的時間之內)學生平均每一類行為的次數。用這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時間分配結構來部分地反映學生學習活動結構。筆者統計了50名學生(4次)實驗的情況,在前述六類活動中學生的時間分配平均數為:a、37.9%;b、8.7%;c、9.7%;d、18.2%;e、14.0%;f、11.5%。根據以上結果,加上個別觀察和談話調查,筆者對學生在實驗室學習活動結構的較突出特點,有了一些較明確的認識。首先,學生花在自己親手操作實驗、觀察記錄現象與數據的時間明顯偏少。即使在開始實驗階段實驗活動較多的時間內,這類活動也只占37.9%;而竟有高達53.4%的時間在看、寫和閑著。不少學生并未將每次實驗當成鍛煉自己實驗能力的機會、有意識地盡量爭取多親自動手,而是當成一種任務來完成,有些同學(特別是女同學)甚至只專門負責記錄、整理結果之職。一旦數據到手,即大功告成,不愿再多花時間親自體驗或進一步熟悉,有時即使明擺著的問題也不去深入探討。其次,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與教師的問答或同伴之間的討論、交流偏少,而且他們向老師提出的多半是請求排除故障之類的問題。在這樣的學習活動結構下,學生學習的結果如何呢?筆者在結合教學過程考察學生在物理實驗的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時,深深感到學生的學習結果與知識、技能和情感方面的教學目標差距較大。同時,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高不起來,“照方抓藥”成功了,任務自然完成了,不成功,自有老師幫助,對于自己解決問題,他們既缺乏能力,更缺乏欲望,不少人甚至認為沒有必要浪費時間。這樣,我們對學生的實驗室學習活動結構就基本上做到了胸中有數,這些雖然不是新的、大的發現,但卻為切實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提供了較明確的思路和豐富的材料。
3加強物理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經過前述的調查研究,從多方面分析影響學生實驗學習的因素,筆者認為要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必須要處理好興趣與求知的關系。目前,學生對實驗教學的興趣大致有下列兩種原因:一是好奇。多數學生是出于對實驗產生的物理現象引起好奇,他們滿足于感知物理現象,但從未產生了解這種現象的原因的要求,這種興趣是不穩定和不持久的;另一種是學生對實驗操作發生興趣。他們往往想通過實驗對物理現象施加影響。在實驗過程中,他們也注意物理現象與條件的變化,但主要不是要了解物理現象的實質與規律。當然,這種興趣的穩定性仍較差。僅管如此,學生的這種興趣對學生物理知識是具有積極作用的,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這種興趣并加以培養,不能讓學生注意停留在現有的使他們感興趣的事物上,而應當引導他們隨著實驗的進程逐步深入地去觀察、分析、掌握有關物理概念和定律、法則,使學生的興趣過渡到求知。如果教師所追求的只是那種表面的,顯而易見的刺激,以引起學生對實驗的興趣,那么就永遠不能培養起學生對學習物理知識真正熱愛的感情。因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中學生中,這種需要則特別強烈。教師的任務就是要不斷地扶植和鞏固學生想成為發現者的愿望,因此,教師在實驗教學中,要引導、啟發學生親自去研究和發現某種東西,親自去把握具體的事實和現象,促使他們駕馭知識的情感升華,使學生的興趣穩定、持久。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物理實驗不僅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方法,它是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規律,同時不斷加強實驗教學的改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發揚勇于創新,敢于創新的精神,全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柳兆洪,王惠瓊,潘莊成.設計性實驗教學的探索[J].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03:69-71.
作者:張勇 單位:新疆哈密市伊州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