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素質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對教師和學生提出的新要求
素質教育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師業務素質應該過硬。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應具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和一定的理論基礎,嫻熟地掌握所教課程的內容,有一定的作品賞析能力,并掌握一定的與英語教學有密切關系的相關學科的知識,教師要通過精心安排,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獲取和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教師創造性的教學,課堂教學方法多樣化,不僅對學生扎實地掌握所學知識有益,而且對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有一定的幫助和影響。其次,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品德。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言傳身教,熱愛自己的專業,倡導科學、嚴謹的學風。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和人格魅力,使學生對教師產生敬佩和愛戴之情,這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將會產生很大影響,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傊?教師在素質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的業務素質和人格特點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還間接地影響學生的個性和獲取知識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應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提高業務素質,以更好地完成和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為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學生首先應該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看到自己的能力。為養成創造性思維,學生應不斷追求新知識,獨立思考,勤于思索,勇于創造。在課堂學習中,增強學習的主體意識,在教師指導下獨立思索,自己動手,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其次,學生應善于運用英語學習策略,能在英語學習中對于聽、說、讀、寫、譯的不同特點,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最后,在學習知識時,還應注意學科交叉,文理滲透,掌握些人文科學知識,在交叉與滲透中吸取營養,增長創新能力。
二、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幾點體會
(一)教學方法
同樣的課程,不同的教學方法,產生迥然不同的教學效果。教師應具有強烈的改革意識,懂得多種教學方法,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課型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滲入到每個教學環節之中。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實施英語業務素質教育,在此基礎上,英語教學中的文化素質教育應結合教材教學,因地制宜地采用傳授、討論、啟發、引導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通過具體的教學將文化素質教育滲透到詞匯、句子和語篇教學中去,以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注重啟發式教學。思維要靠啟發,面對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把難點分解成若干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索、發現,層層開拓,步步深入。當學生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經自己獨立思考解決了問題,成功的喜悅隨之而來,求知欲望由此激發,從而喚起對英語語言本身美的感受。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課堂上營造出使用語言的氛圍,不斷培養學生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根據不同課型,可依靠教師的智慧,設計出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課堂活動,寓教于樂,樂中求學。比如,在精讀課上可以開展對話、小品、討論、辯論等活動,課上讓學生唱主角,教師抓住時機引導。泛讀課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要求學生進行廣泛課外閱讀,寫讀書報告,閱讀英美原著,以此來培養學生查閱資料和歸納總結的能力。寫作課可注重培養學生立體思維的能力,給學生出作文題要留有空間,引導學生掌握如何從不同角度認識同一事物、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聯系實際的不同方面等等,以獲得多種立意和寫作靈感。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續,還可多組織觀看英文片,舉行英語晚會、英語園地、英語文化節等活動,強化課堂內容。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教育技術不斷更新,大量現代化教學媒體相繼進入教學領域,從而引起教學組織形式的革命性變革。多媒體的直接應用,使教育的空間不斷擴大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的大量色彩鮮明、生動具體的視覺形象和清楚逼真的聽覺感受,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提高。學生學得快,印象深,教學就會收到預期理想的效果。總之,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應該強調科學方法的傳授,采取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形式,運用現代技術,掌握現代教學手段,將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網絡信息應用于教學。
(二)教學內容
教學中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間的矛盾主要表現在語言能力培養方面。眾所周知,語言實際運用能力主要不是通過考試手段獲得的。許多托福成績過600分的中國學生到美國之后,依然面臨過語言關的事例告訴我們,在語言學習方面,考試成績往往不能夠說明學生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對語言的掌握和運用還存在一個總體知識水平的問題。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表現為一種綜合的、整體的知識結構。語言又反映文化,它反映一個民族的特征,這不僅包含著該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且還包含著該民族對人生的看法、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于是,對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的把握便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對語言的掌握,理解語言必須了解文化,這種綜合的知識結構需要日積月累,需要真正的素質教育,不是掌握應試技巧可以替代的。因此,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將我們的英語教學注入素質教育的內容,全方位體現英語教學的綜合性,讓應試教育溶入到素質教育中,在提高學生素質的同時,提高學生應試能力和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同時,完善我們現行的英語考試制度,以更多、更能夠體現素質教育的內容充實我們的四、六級考試、學位過關考試。
(三)教材配置
在國家進行高校改革的背景下,在擴大辦學規模的同時,為保證教育質量,教材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國外的原版教材不但知識新,綜合性強,可讀性強,而且還有很多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這些均來源于不同的教育體系。將國外的教材引入,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在提高學生能力的同時,對教師也是一種促進。在課程體系改革中,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滲透和融合是教育現代化發展的趨勢。對于我們以理工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來說,加強人文科學的教育,提高學生的整體文化素質和思想情操尤為重要。但教材不同,其設計的指導思想和融入的內容也不盡相同,所反映的思想性和人文素質的內容也就不同。這就要求教師有選擇地使用教材,以素質教育為宗旨,選擇那些關注社會、科技發展,關注學生的經驗、興趣與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的好教材,突出促進學生的發展,根據教材的內容,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活動。
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一場深刻的教育革命。面向二十一世紀,探索提高學生素質的有效途徑,培養跨世紀的合格人才,顯得非常重要。英語教師應以此為契機,積極探索,勇于開拓,努力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貫穿于英語教學全過程,以推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作者:曾慧單位:武漢體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