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的通識教導與圖書室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我國通識教育的現狀
由于通識教育能夠令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可以完全適應時代的發展,所以早在上世紀30年代,美國就已經啟動了通識教育,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國外許多高校都十分重視通識教育。在中國,通識教育稱得上是方興未艾,不過是近十年左右的事情。我國高等教育界對于通識教育始終存在著多種不同理解,由此通識教育在實踐中也就出現了不同的模式。有研究人員指出,通識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中具代表性的模式大致有三種:一是由構建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入手,著力構建適合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選修課程模式。當前大部分國內高校主要是運用這種形式開展通識教育。其方法是學校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組織一組或多組能夠涵蓋人文、社科、自然科學等多學科領域的課程作為學生的核心課程,以學分制為基礎,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做出相應的選修規定。其優點在于以選修課程打破專業限制,使學生在專業領域外學到其他文化知識和思維模式。二是由推行文化素質教育入手,通過文化素質教育課程,或者以專家講座、文娛活動、心理輔導和社會實踐等形式為主的第二課堂活動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三是由組織模式變革入手。簡言之,就是設立沒有專業、不屬任何院系的“學院”,并且在課程設置上注重少而精。
通識教育中的高校圖書館的作用
高校圖書館作為重要的高校的教輔部門,是各高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辦學的“三大支柱”之一,歷來被認為是高校的第二課堂,在高等學校的專業教育尤其是非專業教育中擔負著重要的角色。高校圖書館是大學課堂教育的延伸,能夠有效補充課堂教育的不足。圖書館面向學生,可以開展有形的教育,也可以開展無形的教育;可以開展物質的教育,也可以開展精神的教育。因此,作為課堂教育重要補充的圖書館,必須充分發揮其獨特的優勢,使其成為教育從專才教育向通識教育轉變的重要輔助。
1高校圖書館在高校通識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是教育作用,新型人才的培養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僅靠傳統的課堂教育很難完成,課堂之外,圖書館各類豐富的信息資源是學生獲取和補充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高校圖書館教育具有靈活、生動、多樣等特點。優雅的學習環境、濃厚的學術氛圍,傳統的借閱服務、現代化的網絡服務,書展、講座、聯誼等豐富多彩文化活動,都有利于學生的教育培養。其次是引導作用,當學生們世界觀、道德觀、價值觀和心理狀態處于形成期時,當學生們面臨以前從未遇到的各種機遇與挑戰、夢想與現實、成績與壓力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焦慮、抑郁、悲觀、孤獨等各種心理上的困擾。高校圖書館可利用豐富的館藏資源、多樣的組織形式開展積極向上的引導活動,幫助學生啟迪思想、開拓視野。再次是娛樂作用,學生人格的完善、審美情操的提高都離不開豐富多彩的業余生活。高校圖書館這個載體在網絡技術、電子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可以發揮文獻資源和各類設施、設備的優勢,使學生在學習之余獲得休閑的機會,在娛樂中達到身心的和諧、人格的完善。
2高校圖書館是高校開展通識教育的有效保障
首先,高校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是高校開展通識教育的主要文獻信息保障。海量的、多學科的文獻以文本、光盤、多媒體等形式被圖書館收藏,學生在高校圖書館里可以查閱到本學科相關的文獻和其他任何感興趣學科的知識和信息,這為通識教育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文獻資料基礎。其次,高校圖書館中被廣泛應用的現代化技術手段是高校開展通識教育的必要信息技術保障。高校圖書館在由信息檢索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視聽室等機構所構建的通識教育的現代化技術平臺上所開展的通識教育較之于一般的課堂教學的優長之處,在于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自身收藏的光盤、占有的多媒體等現代化文獻載體進行更為直觀、更為形象、切實可感的傳播知識活動,這相較枯燥的課堂教育形式可以令學生更為愉悅、主動地接受信息教育,從而拓寬知識領域、完善素質結構。再次,高校圖書館專業的信息人員是高校開展通識教育的重要人才保障。
通常來說,高校圖書館擁有一支高素質的信息搜集、整理、加工和管理的專業隊伍。他們對學生所發揮著如何更好地檢索、查詢、篩選、利用各種信息的指導作用,一方面可使學生更好地把握信息情報、更好地攝取知識,另一方面則使高校更有效地開發利用信息、有有效地開展通識教育。第四,高校圖書館充足的開放時間是高校開展通識教育的重要場所保障。高校圖書館的開放時間一般都在每日12小時左右,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在此接受教育,大大的超過了課堂時間,以學習場所而言,較之課堂明顯具備充足的時間優勢,加之自身具備的館藏、設備等優勢,能夠保證學生在這里可以接受大大超過課堂教育的信息量。
作者:孫雪峰單位: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