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內大學英語通識教育調研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大學英語通識教育的研究現狀
1.1通識教育視角下的大學英語實踐研究
吳鼎民(2003)在《閱讀大觀》編寫中嘗試著把通識教育內容融入其中。張璐許德法(2008)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在英語教學中實施通識教育的途徑,加強英語聽說教學以培養學生對語言的運用和審美能力。戚田莉(2010)就大學英語教學及現行的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等問題進行問卷調查和分析,并對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改革提出了建議:調整現有的課程設置結構、開設多元的課程內容和創建新型的課程模式。陳艷,劉海燕(2011)結合濟南大學2009年開始試行的“3+1”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探索貫穿通識教育理念的大學英語課程整合的有效模式。
1.2通識教育視角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夏杉(2006)基于通識教育,提出背景知識的學習是提高英語水平的必由之路以及提高英語教學的人文內涵的具體途徑。孫盛萍(2007)提出了充分利用多媒體,開展以主題為核心、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式課堂教學是大學英語教育中實施通識教育的有效途徑。馮新華(2008)提出大學英語課程的選修課是實現通識教育的有效途徑。周瑩(2008)通過教學和育人兩方面探討了實行大學英語通識教育的具體途徑。康志峰,邱東林(2009)對于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體現通識教育的精神提出了對策: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艾喜榮(2010)提出實施通識教育首先要改變大學英語教學的理念,其次要對大學英語教師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教材編寫者在教材編寫中要考慮到通識教育的需要。
何蓉,黃曉(2010)分析了西方文化知識的講授在大學英語課程中的必要性和作用。黃剛(2010)探討了未來大學英語雙語教學與通識教育的整合。王二霞(2011)闡述了在通識教育視野下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及改革途徑:構建多元并有特色的課程體系,加強文化修養類課程體系的建設等。余祖英(2011)論證了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是實施通識教育的有效途徑。劉婉婷(2009)龔好玲(2010)王麗慧(2010)劉友桂(通識教育視角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高江玲(2011)崔云波(2011)都提出通識教育視角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手段、方法,教學評價的改革。
2.研究結果
2003-2011九年間,我國研究者對大學英語通識教育研究表現出了極大的研究熱情,在關于大學英語通識教育的研究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整體上來說,從2008年到2011年這一階段發展較快,這4年中共有30篇相關的文章發表,占總數的85.8%,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國內關于大學英語通識教育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
(1)從研究方法上來看,大多數研究者僅采用文獻整理法對大學英語通識教育進行研究,缺乏實踐的研究方法。
(2)從研究內容上來看,大多數研究集中于對通識教育視角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復研究,創新研究明顯不足。
(3)大學英語通識教育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目前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采用橫向的研究方法,缺乏縱向的追蹤式及實驗研究。
3.展望
國內關于大學英語通識教育的研究剛起步,隨著其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可以預測:研究者們將采用問卷調查及訪談實驗相結合的方式來使其研究更具科學性與客觀性;通識教育視角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策略也會逐漸形成科學的體系。
作者:杜楓單位:贛南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