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培養特殊教育教師的探索與實踐范文

培養特殊教育教師的探索與實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培養特殊教育教師的探索與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培養特殊教育教師的探索與實踐

[摘要]在特殊教育事業發展從普及階段過渡到質量提升階段的大背景下,泉州師范學院特殊教育專業結合多年的理論思考和實踐,率先提出跨學科多領域協同培養復合型特殊教育教師的理念,并在實踐探索中逐漸形成了跨多學科領域的復合型特殊教育教師培養綜合改革策略。通過增加教育實踐的學時內容、增加案例教學和虛擬仿真教學等實踐教學形式、組建跨學科專業研究和教學團隊等措施,豐富了特殊教育專業畢業生的知識結構,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形成了培養復合型特殊教育教師的特色。

[關鍵詞]特殊教育;專業建設;跨學科多領域;復合型教師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后,福建省響應國家政策,于1988年在泉州師范學校創辦了特殊教育專業[1]。30年來,特殊教育專業為福建省內外特殊教育學校培養了近1400名專業教師與管理者,促進了福建省特殊教育的專業化發展以及殘障兒童入學率的穩步提升。自《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特殊教育的發展進行了專章規劃后,特殊教育呈現出加快發展的趨勢。黨的十八大和相繼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和“辦好特殊教育”號召,特殊教育從普及階段向質量提升階段過渡,特殊教育的發展需要專業性更強的教師資源予以支持。高質量的特殊教育不僅要求特殊教育教師擁有良好的實踐技能,還要求教師具有多領域的復合知識結構以適應特殊學校的發展,包括特殊教育學基本知識、學科領域知識、醫學康復技能等。現有的特殊教育師資培養方式在特殊教育質量提升的發展態勢下逐漸顯示出不足,已不能很好地滿足新時期高質量的特殊教育需求。從2007年起至今,泉州師范學院特殊教育專業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理論思考,在調研的基礎上,率先提出跨學科多領域協同培養復合型特殊教育教師的理念,并在實踐探索中逐漸形成了跨學科多領域的復合型特殊教育教師培養綜合改革策略。

一、跨學科多領域的專業綜合改革

(一)明確跨學科多領域的特殊教育教師職前培養目標近年來隨著特殊教育的發展,特殊教育對象的類別在不斷擴展,相繼增加了腦癱、自閉癥等其他類別的特殊兒童的教育;特殊教育學校在招聘教師時對應聘對象的要求也越來越專門化,開始招聘數學學科教師、語文學科教師、自閉癥教育教師、具有“醫教結合”專長的康復教育教師等。因此,新時期的特殊教育教師需要具備教育學、心理學、醫學、學科教學等跨學科的知識與技能。在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2012年)》中,教育學、心理學、醫學是特殊教育專業的主干學科[2]。2015年教育部印發的《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要求特殊教育教師必須掌握所任教學科的內容及一定的康復知識、技能等[3]。面對這些新的要求,當前的特殊教育師范教育模式卻很難提供除特殊教育學之外的高水平的知識與技能。目前國內特殊教育專業在課程設置中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即特殊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主要沿用教育系課程設置框架,僅有教育專業基礎課程、特殊教育課程,而較少設置學科課程、康復醫學課程,實踐課程也缺乏針對性。而學科課程、康復醫學課程的設置,不僅能夠加深特殊教育專業學生對殘障學生的認識,也能使他們更容易接納特殊學生,有利于形成初步的特殊教育教學與管理能力,這也正是高校特殊教育專業應該努力的方向。在進行畢業生課堂教學能力的調研時,我們也發現了當前特殊教育師資培養的一些問題,如特殊教育師范專業畢業的教師,其任教學科知識結構不夠合理,等等。綜上所述,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的需要使特殊教育的對象、類型增多,特殊兒童的教育需求也在發生變化,對特殊教育教師的要求也隨之不斷提高。通過現場調研收集到的特殊教育專業的諸多問題又督促我們應當對原有的“大而全”的特殊教育專業培養目標做出調整。因此,泉州師范學院提出了培養具備基礎知識加專長的特殊教育教師,即培養“跨學科、多領域的復合型特殊教育教師”的目標,并根據一線特殊教育學校的實際需求和學院的具體條件確立了三種培養定位:1.培養具備特殊教育基礎知識與擁有小學學科教學能力的特殊教育教師;2.培養具備特殊教育基礎知識與擁有較扎實的實踐能力的發展性障礙教育教師;3.培養具備特殊教育基礎知識與擁有低視力教育康復能力的特殊教育教師。

(二)整合資源,構建跨學科人才培養體系培養目標確定之后,必須通過課程設置的調整和實施,才可使學生達成目標所要求的知識結構。泉州師范學院首先嘗試性地在2008級的人才培養計劃中植入學科教學的課程知識模塊,在2010級人才培養計劃中增設普通小學教育實習環節,以適應在不同教育安置環境中特殊兒童對教師能力的要求。在前一輪教學改革的基礎上,2014年對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進行再次調整,在原有特殊教育基礎知識上再增加三類專長的限定性選修課程模塊(詳見表1),以契合基礎加專長的復合型特殊教育教師的培養目標。

(三)改革實踐教學模式特殊教育專業理論知識是特殊教育教師從業資格的基礎,而專業實踐本身才是教師知識應用的終極目的。針對理論研究和實踐調研中呈現的傳統特殊教育專業教育實踐時間短、實踐時間不合理兩個問題,泉州師范學院特殊教育專業設計了兩項針對性解決方案。1.通過案例教學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擴充傳統課堂中的實踐學時一直以來,特殊教育專業學生教育見習實習的時間都偏短,難于形成對特殊教育學校工作流程和兒童學習過程的整體認知,因此學校借鑒了國內外教師培養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模式,引入案例教學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延伸和擴充傳統課堂的教學方法,使大學課堂不再等同于“理論課”,支持學生在大學課堂里也能獲得特殊教育實踐知識和技能。2.增加教育實踐學時,改變教育實踐課程結構傳統特殊教育的實踐課程常被安排到教師培養的最后階段,難以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得到驗證。這種實踐安排的方式使教師難以把握教學計劃、教學方案設計的完整性,理論與實踐知識相分離,降低了學習效率。對此,特殊教育專業與義務教育階段各類特殊學校和教育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增加實踐學時;與特殊學校共建實踐性課程,加強對特殊學校教師的實踐指導,將集中性教育實踐學時從8周增加至12—15周,同時增加7周的教師技能訓練和特殊教育專業教師技能訓練。通過采取上述一系列舉措,有針對性地解決復合型特殊教育教師從教室、實驗室到教育現場的多層級實踐能力培養問題。

(四)組建跨學科專業研究和教學團隊面對新時期對特殊教育專業教育質量越來越高的要求,同時也為了能夠檢驗專業改革的成效,學校特殊教育專業組建跨學科多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團隊,通過研究的推進,將特殊教育教師培養與醫教研究、基礎特殊教育研究、高等特殊教育研究結合起來,以解決特殊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深度的問題。目前,泉州師范學院特殊教育專業已經擁有一支跨學科、多領域、校內外專兼職、大陸與臺灣學者兼具的特殊教育學科研究與教學團隊,成為保障人才培養方案得以順利實施的必備條件。同時,特教專業依據校、市、省的人才引進政策,以特殊教育學科建設平臺為基礎,通過引進、整合,組建一支跨學科多領域教學團隊,包括特殊教育教師、小學教育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數學專業教師、高等醫學院校低視力康復醫師,分別承擔發展性障礙教育專長、學科教育教學專長、低視力教育康復專長的特殊教育教師培養任務,同時分別承擔著基礎特殊教育、高等特殊教育、醫教結合的研究任務。

二、專業綜合改革成果的效果與推廣

(一)增強特殊教育師范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開展綜合改革以來,特殊教育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參與各級競賽獲獎項目以及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數量明顯增多,跨學科專業的成果也開始顯現。其中,特殊教育專業與教育技術、數字媒體專業合作的科技發明作品《盲用智能教學觸摸板》獲得“2017年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TI杯)”華東賽區二等獎;作品《自閉癥譜系兒童教學輔助教具》獲得“2018年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TI杯)”一等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對自閉癥兒童行為康復訓練的智能機器人教具設計”獲國家級立項;4名首屆特殊教育專業低視力教育康復方向學生獲得“初級輔助技術工程師(低視力方向)崗位”資格證。特殊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專業就業率比例提高。2018屆畢業生有70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學校就業者占比63%,表現出較高的專業忠誠度;在普通學校就業者占比15%;在其他行業就業的占比12%。目前特殊教育專業省外就業人數持續增加,畢業生遍布24個省(市、自治區),影響力持續擴大。

(二)促進科研、教學的相互結合跨學科多領域團隊的組建不僅對教學工作的開展是一種支持,同時也使得特殊教育專業教師的科研和教學能力在協同開展的合作項目中獲得提高。核心團隊獲批省級應用性學科(教育學)和省級教育碩士培育學科,確保了學科建設的方向和水平;低視力康復教育方向的合作團隊協同泉州市教育局申報并實施教育部“國家特殊教育改革試驗區泉州市低視力‘醫教結合’”項目,為本專業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平臺。

(三)推廣跨學科多領域協同培養特殊教育教師的理念泉州師范學院特殊教育師資培養經驗曾在華東師范大學設立的“特殊教育質量提升高峰論壇”微信公眾號進行詳細介紹;2014年起,學校每年定期在“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工作交流會上報告該成果的實施經驗,該項目階段性成果《新建本科院校特殊教育教師培養問題與對策》作為特殊教育研究分會的主場報告在“2014年全國高等教育年會特殊教育分會”上進行交流分享,并獲得了一致好評。

(四)培養普通師范生的特殊教育素養通過跨學科多領域的合作,特殊教育的影響滲透在校內的師范教育課程建設中。首先是在小學教育專業、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特殊教育課程模塊,培養具備特殊教育素養的小學教師、學前教師;其次,從2009年開始學校在體育教育專業中開設特殊體育教育方向;從2016級開始,全校師范教育專業的教育類課程選修模塊中設有特殊教育課程,相關畢業生分布到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成為全國特殊教育領域的專業教師。跨學科多領域協同培養復合型特殊教育教師的探索與實踐,有效解決了特殊教育專業畢業生知識結構單一的問題,促進了特殊教育專業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圍繞增強復合型特殊教育教師的實踐能力這一舉措,有效地增強了特殊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深度。”微信公眾號進行詳細介紹;2014年起,學校每年定期在“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工作交流會上報告該成果的實施經驗,該項目階段性成果《新建本科院校特殊教育教師培養問題與對策》作為特殊教育研究分會的主場報告在“2014年全國高等教育年會特殊教育分會”上進行交流分享,并獲得了一致好評。

[參考文獻]

[1]曾雅茹.回顧與展望:福建省特殊教育教師培養[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7⑶:115—120.

[2]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等文件的通知[EB/OL].

[3]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通知[EB/OL].

作者:曾雅茹 雷雨田 單位:泉州師范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丁香开心久久综合 |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久久成人影 | 国产羞羞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一区精品在线 | 午夜影视网站 |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视频 | 羞羞色院91精品网站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精品 | 2019天堂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韩高清 | 欧美曰韩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你懂得 | 亚州男人天堂 | 婷婷激情五月综合 | 亚洲人成电影院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三区 | 亚洲永久在线观看 |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 欧美成人伊人久久综合网 | 欧美自拍网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男人天堂色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精品视频福利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 日本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一区二区 | 正版男人的天堂 | 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 成人精品区 | 亚洲九九色 | 亚洲色图男人天堂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婷婷深爱五月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 天堂日本 | 中文字幕国产视频 | 最近中文字幕无吗高清免费视频 | 香蕉视频网站在线 | 久久精品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