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學體育教學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中學體育是中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體育興趣、態度、習慣、知識、能力等的黃金時期,對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質等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現今的中學體育教學出現了不和諧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從而導致學生對體育的厭倦和認知,該文詳細分析了中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中學體育教學問題的具體方法,為中學體育教學的發展提供了有效的參考。體育和教育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也是培養社會所需人才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
中學體育;教學問題;方法;探討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當下,中學體育教學也需要秉承這一觀念,始終堅持學生的身體健康為第一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安排競技內容,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當前,我國中學體育教學,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因此其面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著我國中學體育教學事業的長遠發展,因此需要社會各方對其加強重視,盡快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在體育授課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教學環境,發揮課堂的優勢,采用豐富多樣、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了,來進行有效的教學,最終促使學生通過體育課堂,激發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1中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1學校對中學體育教學的重視力度不夠眾所周知,應試教育對學生、教師、學校乃至整個中國社會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應試教育背離素質教育,采用機械化教育方式培養學生。它以升學率高低檢驗學校教育質量,教師的工作成績以及學生學業水平[1]。由于升學率、平均分兩根指揮棒自上而下被層層強化,教學中廣泛采用過度學習,強化訓練的做法,造成學生作業量過大,中小學生必不可少的游戲時間和體育鍛煉時間沒有保障,連正常的星期日和假期也被擠占,影響青少年學生身體的健康發育。由于中國教育體制的局限性,體育課往往給文化課讓路。每當比較重要的考試來臨時,最先被裁掉或者放棄的課程往往就是體育課。此外,學校安排的體育課時比較少,體育教學硬件資源匱乏。
1.2教學模式缺乏科學性當前,許多中學體育教師,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并以學生掌握運動技術為主要目標。傳統教學過程一般由講解動作要領、示范動作、輔助練習、分解練習、完整練習五個部分組成。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的自由、健康發展。
1.3教學內容單一,重實踐輕理論
1.3.1中學體育教學內容單一就大部分中學而言,其教學內容依然停留在籃球、足球、乒乓球、跳遠等傳統體育項目上。教學內容比較單一,當前一些中學體育課堂只開展涉及中學考試的體育項目,課堂氣氛沉悶,不利于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興趣。
1.3.2中學體育教學重實踐輕理論在課時分配方面,《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規定,中學體育每周3課時,即中學體育每學期約有60課時。但事實上很多學校并沒有打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每個學期的體育課時最多只有40課時左右。其中,理論知識學時所占比例約為10%。學時如此之少,給教師完成理論知識層面的教學任務增加了難度。知識的學習分為理解、鞏固、運用三個環節。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先對理論知識做講解是極其必要的。在認知、理解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應用體育技術。廣大中學體育教師應提高對理論知識的重視,在平時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滲透理論知識。
1.4教學時間和地點缺乏靈活性中學體育教學的時間和地點比較固定,缺乏靈活性。中學體育課大都以操場為主要教學基地。這種刻板的教學規劃,滿足不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需求。例如:每逢下雨下雪等惡劣天氣,體育教師就會取消當天的體育課,安排學生在教室上體育課自習。原本中學體育課時就少,加之某些時候不能正常上課,導致中學生缺乏體育鍛煉。
1.5中學體育教師資源不足,執教能力不夠教師在學生體育學習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現今,中國教師的資源分配非常不平衡,優秀教師資源都集中在城市好學校。一些教師資源短缺的中學采取兼職教師(生物等其他學科教師體育教師職務)的方法來緩解專業體育教師資源不足的壓力。此外,中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收入低、執教能力低、執教素養低等問題是不爭的事實,這些因素影響著體育教師的教學活動[2]。
1.6學生缺乏參與體育教學的意識意識是人類大腦的一切活動及結果,即作為具有自覺性的思維。參與意識的長處在于它能促使個體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事物。學生缺乏參與體育教學的意識,對提高體育教學成效具有很大的影響。
2解決中學體育教學問題的具體方法
2.1以學生為主體,改變傳統的教與學
2.1.1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念國家歷來倡導素質教育,其對中學體育教學提出了要求: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廣大中學體育教師應準確定位體育教學,并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體育課的存在,不僅僅是為了教會學生應用運動技能,更重要的是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質。
2.1.2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所謂人的主體性,就是指人的主體意識和傾向性,以及人作為主體所具有的各種功能屬性的總和。它主要表現為主體的能動性、創造性、主導性和意識性。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擔任著“主體”的角色。一切的教學活動是為學生服務的,中學體育教學也不例外。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2.1.3強化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自主探究學習,是新課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它要求學生要做課堂的主人,要在教師的引導下發揮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通過動手、動眼、動嘴、動腦,主動的去獲取知識。新課標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并開發教學資源,增強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發展。
2.1.4重視學生的差異性傳統的教學方法忽略了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中學體育教師對每個學生“一視同仁”,這種漠視學生差異的教學方法,必然會對學生的健康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學生在認知能力、體育素質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為了踐行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政策,教師可以設立適宜的運動項目,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例如:教師可以采取平時成績、期末成績、特長成績加權平均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有利于提高教學公正性,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熱情。
2.2加大體育教學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2.2.1加大體育教學基礎設施投資力度中學體育基礎設施,是指為教師、學生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于保證教師教學活動,學生休閑娛樂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學體制改革,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較高;完善的基礎設施對提高體育教學成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國多所中學體育基礎設施不達標,滿足不了教師教學,學生體育鍛煉的需求。地方政府以及學校應加強對中學體育教學的投資力度,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優質的體育環境。
2.2.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主要體現在教師的分配數量,以及教師執教能力兩個方面。相關教育單位制定,出臺了有效性的政策,保證教師資源均衡分配,以縮小城鄉中學體育教學的差距。另外,中學體育教師資源不足,學??梢詫炔啃姓藛T等進行專業的體育培養,以改善體育教師極度匱乏的現狀。同時,現有的體育教師應通過學習,不斷加強自身執教能力以及綜合素質,以促進中學生在體育方面的全面發展。
2.2.3轉變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1)轉變教學模式。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效率、體育能力水平等進行課程設置,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體育課程應該包含適宜各類學生的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現個性特長的平臺[3]。比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積分制的教學模式,通過將小組各成員參與體育項目所得的分數累加,然后將各小組的成績進行比較。同時,教師設置的體育活動,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多樣選擇,而且滿足了學生體育鍛煉的不同需求。這對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興趣,提升教學成效具有積極地影響。(2)豐富教學內容。中學體育教師可將攀巖、網球等新型體育項目引入教學實踐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強烈欲望。例如:教師可以再體育理論課堂上播放知名網球運動員李娜、費德勒的比賽視頻,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熱情。
3結語
大部分中學教學過度關注文化課程,忽視了體育教學對中學生健康的重要性。明確中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原因進行詳細的分析,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結合中學生的特點,培養教師的專業素養,優化體育課堂教學的方法,有效解決傳統體育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確保中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使其在心理、精神等方面都處于健康狀態,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加快中學體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王強,殷鼎,楊建鵬.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50-51.
[2]丁欣力.中學體育教育中存在問題及教學方法改革[J].科技風,2011(24):22.
[3]李鋒,李增金.淺析中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路徑[J].當代體育科技,2015(2):130,132.
作者:唐宜峰 單位:安徽省滁州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