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體育教育與青少年體質健康的關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也是國家強盛的重要力量。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對自身未來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同時決定了國家的發展,因此加強青少年體質健康教育有著重要意義。小學生大多為6-12歲的兒童,此階段正是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而學校開展體育教育,對小學生全面發展有促進作用。在教育體制不斷深化改革的今天,小學體育教育要突出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讓其意識到鍛煉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小學體育教育與青少年體質健康的關系,同時也闡述了小學體育教育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
學校和家庭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最主要的兩個場所,其中校園體育對學生意志品質、身心健康發展起著關鍵作用。在傳統教學理念中,文化教育一直是重點,而總會忽略學生身體方面的發展。隨著教育體制不斷深化改革,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意識到體育教育的重要性。作為能夠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學科,體育不管是在塑造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方面,還是促進體質健康發展方面,都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師要正確認識小學體育教育在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中的作用。
一、小學體育教育與青少年體質健康的關系
學校是學生學習知識、進行身體鍛煉的主要場所,對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塑造健康的體魄起著重要作用。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身體素質并不能單純地依靠體育教師,還需要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為學生體質健康發展制訂科學合理的計劃,并將其貫徹落實,形成符合學生實際身心發展的體育教育體系。其中就包括校園體育硬件設施建設以及體育健康課程設置。從體育的角度來看,體育教育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質,還能培養學生勇于拼搏、不畏困難的優秀品質,更能使學生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因此,教師要讓運動和鍛煉成為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促使學生提升生活質量。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過度肥胖、身體姿態不良等問題,這些都是沒有良好的運動習慣所導致的,會對學生的體質健康造成極為嚴重的負面影響。想要有效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學校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良好的校園環境和運動氛圍是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基礎,同時也是增強學生體質的重要保障。如果青少年體質健康的培養脫離了學校的支持,很可能會造成“無源之水”的局面。為了給小學生創造更加良好的體育教育環境,校內各方人員需要共同努力,這是培養學生的“終生體育”習慣的基礎,也是改變其不良生活習慣的關鍵所在。因此,學校要盡可能避免不良習慣對青少年體質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讓學生通過自身努力,達到應有的標準,保持健康的體魄。小學體育教育是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學校體育功能性的重要體現,在培養學生體育素養中的作用不可忽視。
二、小學體育教育在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中的作用
(一)改進教學理念
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小學生的體質健康都存在較大問題。不僅是教師,還有很多家長都認為體育教育會耽誤孩子的文化課學習,認為體育教育只是浪費時間,對提升孩子的綜合素質沒有絲毫幫助。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新課改對小學體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是體育教師,各科教師都需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做到與時俱進,一切從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角度出發,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也是未來我國體育教育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過去,教師過分關注學生的智力發展,殊不知體育發展和智力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二者不可分割,相互促進。現如今隨著國家實力的強盛,越來越多的運動健兒在國際賽場上取得了輝煌成就,“女排精神”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體育教育以及體質健康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要意義。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教師和家長對學生智力、身體素質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讓其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已經成為小學體育教育中的首要任務。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紛紛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把體育發展放在和智力發展同等重要的地位,這是提升我國青少年身體素質的重要基礎。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需要轉變思想,為國家和社會輸送體質健康的人才;也只有體質健康發展達到了一定水平,才能夠作為智力發展、德育發展的載體。
(二)豐富教學方式
就目前我國小學體育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學模式的創新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充分發揮體育教育作用的關鍵因素。在教育體制深化改革的時代背景下,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課堂中。其中的關鍵在于創新教學形式,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體育學科和其他學科最大的不同在于,學生想要熟練掌握體育技能,不光需要教師耐心指導,還需要自己私下進行大量練習。在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傳授基本運動技能的同時,教師還需要教授體育健康方面的知識,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鍛煉并不只是機械性地模仿動作,還要明白各項動作的意義,全面掌握關于體育運動的基本概念。除此之外,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體育游戲的方式,增強課堂趣味性,通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為學生體質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如果在體育教學中采取的方法過于死板,那么則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采用融入體育游戲的方式,這樣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認知,使其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之中。從內容上分析,體育教學活動的表現形式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因此體育教師可以依據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學習情況把體育游戲穿插進體育教學中,比如設置投擲游戲,或者在籃球教學中開展分組籃球對抗比賽,由教師充當裁判員。實踐證明,在這種方式下學生能夠快速掌握籃球的技能,了解籃球比賽的規則。因此,體育游戲的有效應用不僅可以豐富體育課堂教學,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合理規劃小學體育教學內容
根據有關調查數據,如今青少年體質水平達不到理想標準是由學校體育教學內容不合理導致的,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因此為了充分發揮小學體育教育的作用,教師需要在全面了解學生體質健康發展情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等形式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除此之外,教師應大力推進課程內容的多樣性發展,避免枯燥、乏味的內容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在設置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要留給學生自主選擇的余地,通過學生的興趣來因材施教,避免盲目學習。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育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該充分意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豐富體育教學內容,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培養學生終生運動的習慣,增強學生的體質,讓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朱永剛.分析小學體育教育在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中的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5):85+87.
[2]李科.影響石柱縣小學生體育水平發展的主要原因初探[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460-461.
[3]劉元翠,王盼.小學體育教育在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中的作用[J].青少年體育,2015(05):126-127+95.
[4]唐立.湖南省永州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物質環境和師資隊伍的現狀與分析[J].科技信息,2011(25):547+492.
[5]張玉英.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以蕪湖縣農村小學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09(09):137.
作者:蔡文方 單位: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