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信息技術與中職物理教學的融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首先闡述了中職物理教學的現狀,然后分析了信息技術與中職物理教學有效融合的意義,最后提出了信息技術與中職物理教學有效融合的策略,包括應用多媒體資源制作課件、運用信息技術轉換觀察空間、將信息技術與實驗相結合。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職物理教學;多媒體
在全面素質教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中職物理教學相融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符合素質教育對中職物理教學提出的要求,可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潛能,使學生通過信息技術更加全面地認識物理現象、理解物理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中職物理教學的現狀
在當前中職物理教學中,仍然存在相應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職物理課程教學的有效性。第一,當前中職物理課程教學不受重視,很多教師的物理教學觀念還沒有轉變和提升,而且物理教學缺少相應的實驗器材和教學設備,學校也未有效合理地安排物理上課時間,對課程的設置也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同時,中職物理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偏深、偏難,上課時間教師主要以教授物理理論知識為主,缺少開展必要的實踐操作教學活動,繼而造成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分離。第二,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中職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向學生灌輸式地傳授相關理論知識,其教學方法缺乏特色,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中職物理教師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也是當前中職物理教學中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很多教師未有效結合學生學習的差異性,未采用信息技術或個性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依然沿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很多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對物理學習缺乏興趣和毅力,甚至產生一定程度的厭學心理,從而降低了中職物理教學的效率,難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第三,當前中職物理教學過程中缺乏相應的實驗教學,無論是教材還是教學內容中都缺少相應的實踐活動和實驗過程,而且學校和教師未充分重視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使中職物理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分離,學生被動地接受理論知識,使物理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低下的問題,最終導致中職物理教學效果不理想,難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1]。
二、信息技術與中職物理教學有效融合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中職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相融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創新和革新教師的教學方式,使枯燥無味的物理知識變得更加有趣。由于物理教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而且中職學生普遍存在基礎知識薄弱的問題,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使基礎薄弱的中職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現象和知識,造成學生學習缺乏興趣,影響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通過應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教師將抽象復雜的物理理論知識通過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演示,使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抽象化知識,加深學生對物理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應用信息技術可以轉變教師以自我為中心的傳統教學理念,使物理教學變得更加具有個性化,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多重感官,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科的重視和興趣,使學生更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中職物理教學中有很多學生看不見的微觀、抽象的知識,教師僅通過語言不能將物理本質和知識更系統地表達出來,學生僅憑抽象的理論內容和單一的教學方式難以更好地觀察和理解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而將信息技術與中職物理教學相結合,可以最大程度地突破傳統物理教學的局限性,為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提供大量直觀、形象的感性材料,充分將中職物理教學中的知識形成過程直觀化地呈現出來,把事物由靜態變為動態、由抽象變為具體,并且把細小的事物放大,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加深學生對物理過程和現象的理解,進一步使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提高學生理解物理本質知識的能力,促進中職物理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2]。
三、信息技術與中職物理教學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應用多媒體資源制作課件將信息技術與中職物理教學相結合,需要教師積極應用多媒體資源制作課件,并充分將多媒體教學資源與教師要講述的物理知識內容相結合。教師在為學生制作課件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中的PPT和Flash軟件,將復雜的物理知識更好地通過視頻和圖像呈現出來。例如,在學習“拋物線運動時”,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將拋物線運動軌跡精準地描述出來,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資源為學生制作垂直運動及拋物線的運動軌跡課件,加深學生對拋物線運動軌跡的客觀理解,隨后教師可以根據所制作的教學課件進行講解,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從而更好地理解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將信息技術與中職物理教學相融合,不僅實現了課件的數字化和直觀化,也可有效促進中職物理教學目標的達成,進一步提高中職物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二)運用信息技術轉換觀察空間在中職物理教學中融合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應用多媒體資源制作課件,也可以有效運用信息技術轉換觀察空間。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使學生了解相關的宇宙天體,還要使學生掌握原子電子和原子分子等看不見的物理粒子的知識。為使教學更加形象化和具體化,教師需要運用信息技術在多媒體設備上模擬宏觀天體的運行過程,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看見物理現象和原理。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中的動畫技術將微觀的原子和電子進行宏觀化,并通過動畫演示的方式展現原子和電子的運動過程,這樣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為學生學習微觀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增強學生對物理知識本質的理解,從而在培養學生微觀想象能力的同時,又可促進學生感知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增強,使信息技術更好地發揮教學的優勢和價值。
(三)將信息技術與實驗相結合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與實驗教學相結合,增強實驗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中職物理實驗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師在開展“車子拉力與推力”的實驗教學時,由于實驗的發生過程很短暫,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更好地展示清晰的畫面,促進學生理解,因此,為進一步使學生掌握車子在斜坡中位置移動的變化和推力拉力的相關知識時,就需要教師通過信息技術將實驗中車子的移動速度放慢進行展示,并讓學生自己操作有效控制車子速度,使學生在通過信息技術控制車子移動速度時,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己原本不理解的知識點。通過將信息技術與實驗相結合,有利于學生在親自做實驗和觀看實驗的過程中,對物理知識有直觀的理解,并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樹立物理學習的自信心,提高中職物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3]。
四、結語
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已經成為教學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與中職物理教學的有機結合為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信息技術與中職物理教學相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具體而言,需要教師應用多媒體資源制作課件、運用信息技術轉換物理觀察空間、積極將信息技術與實驗相結合,從而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李福利.信息技術與中職物理教學融合初探[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10):85-86.
[2]王雪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中職物理教學創新研究[J].亞太教育,2016(25):168.
[3]王兆坤.信息技術背景下中職物理教學模式探議[J].才智,2012(12):249.
作者:張春英 單位:晉江華僑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