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智能教學論文:智能化網教培育體系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趙采珊單位:廣東電網公司佛山供電局信息中心
崗位應知應會的標準的定義
崗位應知應會標準,是指員工完成某崗位工作所應具備的理論知識和技術能力,將這些知識和能力進行梳理和規范后,制定出的可量化的標準。崗位應知應會標準是各單位開展年度培訓需求分析和制定培訓計劃的主要依據,是系統建設的核心。崗位應知應會標準模型(圖1):
系統的構建策略
1建設思路
由于系統建設的成敗關鍵在于崗位應知應會模型的建立,主要工作都圍繞崗位應知應會模型建設來展開,根據廣東電網教育培訓創先工作方案的要求,建設以崗位勝任力為基礎,以崗位說明書、作業指導書、技術標準,以及設備和技術參數、關鍵績效指標等為依據,對應專業(工種)、崗位和作業目錄,制訂覆蓋公司管理、技術和技能專業領域的、以應知應會為核心的能力培訓標準。
佛山供電局人力資源部和信息中心通力合作,開展了崗位應知應會標準培訓模型信息化落地工作。邀請專業咨詢公司及軟件開發公司,對人力資源部梳理出的工作內容進行了進一步研究和劃分,擬定需求分析說明書、系統架構設計、擬定應知應會培訓項目編碼規范和項目開發監理,由實施廠家進行系統設計、開發以及相關數據轉換工作。
2建設方法
2.1業務再造流程先固化后優化。為了保證流程再造成果得以迅速推廣應用,在項目實施中佛山供電局采取“先固化后優化”的工作思路,由“點到面”的推廣方法對系統進行逐步的升級和完善。
2.2集中開發、統一部署。該系統是在原有系統的基礎上進行功能擴充改造,以佛山供電局為中心進行集中的軟件開發、測試,統一對各部門和區供電局進行部署。
2.3加強業務流程再造宣貫與培訓。為更好落實“先固化后優化”的實施策略,佛山供電局通過專項培訓情況,開展了針對培訓業務人員的流程擴充成果的逐層宣貫工作。
2.4充分發揮監理的作用。利用監理方豐富的實施管理經驗深度介入項目的組織管理工作,從項目的準備工作開始時就要求監理方深度介入項目的每一個環節,配合做好項目的組織、進度監控、成果審查和測試等工作,保證了項目的進度和質量。
3系統的架構
3.1信息系統總體架構
4建設目標
佛山供電局網絡教育培訓系統在原有的網絡教育培訓系統上進行擴充,在充分考慮與人力資源等其他業務系統進行集成的基礎上進行建設,主要實現以下建設目標:依據佛山供電局崗位應知應會標準,建立一套科學、靈活的全員培訓管理體系,實現培訓項目的全過程管理;提高培訓宏觀管理能力,依據單位對人才的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方案,并依據遠近期目標,選擇所需的培訓知識和技能及評估績效等;建立員工的全方位培訓檔案管理,可記錄員工的歷次培訓情況、培訓得分等,作為對員工技能的考核與能力選拔的重要依據;可依據培訓目標制訂詳盡、周密并可操作的培訓,并可從培訓、業務主管部門、直屬上級等不同層次對培訓目標的監督考核,保證嚴格按培訓計劃與要求將培訓落到實處。
系統的主要功能介紹
1應知應會標準固化與維護由各負責單位培訓員負責錄入標準,可實現各個崗位的應知應會標準維護。通過人員編碼與崗位代碼的一對一映射關系,可自動形成人員編碼與培訓項目代碼的一對多映射關系。
2崗位符合度評估根據人員和崗位信息,通過一定的公式和邏輯關系,得出個人積分,依據崗位應知應會標準,計算出人員崗位符合度。
3培訓需求調查管理由員工所在部門利用崗位應知應會標準,確定員工應知應會差距清單,識別差距對員工培訓的要求,從而得出年度培訓需求,形成年度需求報告。
4培訓計劃生成年度培訓計劃應包括崗位應知應會培訓需求調查每年自動生成的、員工自己選擇的、直接上級領導指定的。由各單位培訓員負責匯總錄入每個人的計劃,自動形成部門年度培訓計劃初稿。對下年度培訓項目進行策劃,選擇合適的方式和時間,編制培訓預算。
5培訓項目實施管理實現培訓課程管理、題庫管理、師資管理、培訓機構管理、培訓場地管理、專家團隊管理和培訓證書管理。根據年度培訓項目計劃,舉辦培訓班,網上報名,培訓班上報,并進行歸檔,并可進行在線的考試和成績登記。
6培訓考核與評價將教育培訓目標考核的內容在系統中進行定義,對能夠自動采集的數據實現自動采集。下一步在時機成熟時,將試行由各責任單位定義培訓目標考核指標及評價標準,并經人事部審查后正式。
7統計分析與報表可動態分析每個員工培訓情況與崗位的符合度情況,作為了解員工知識結構與水平、以及人員選拔的依據之一,可依據某一崗位統計出單位內非本崗位員工崗位培訓度情況,并按積分從高到低進行排序;直接上級、主管部門可動態跟蹤、統計員工的培訓情況,有針對性的了解需求、組織培訓;員工可動態的查看本人需培訓的課程,本人的培訓檔案與積分情況,以便及時參加相關培訓,能動態地查看計劃與完成情況的對比。
系統的建設和推廣解決的問題
1實現了局培訓的全員覆蓋系統的使用實現了全局全員培訓的完全覆蓋。截止到2012年7月,系統已經穩定運行了了將近2年時間,審核并固化了全局698個崗位應知應會標準,為支持網絡培訓應用,開發了將近400門電子課件,并同步建設了基本涵蓋所有崗位的配套題庫數萬道,節約培訓成本,提高效率。
2實現了培訓的智能化全過程管理依據佛山供電局崗位應知應會標準,按崗位制訂培訓方案,自動生成員工的培訓計劃,并結合課程課件,推送到員工的學習任務中,實現員工學習過程的監控,培訓積分的自動計算、學習檔案的自動歸檔,實現培訓項目的全過程管理,有效提高培訓宏觀管理能力,并可依據遠近期目標,選擇所需的培訓知識和技能及評估績效等;
3實現對員工崗位符合度評估根據人員和崗位信息,計算個人積分,依據崗位應知應會標準,推算出人員崗位符合度。可按員
工進行分類統計,查看詳情后,可查看具體的員工已完成的課程與實際應學習的課程之間的對照關系,為員工績效評價和人才選拔提供依據。
4實現網絡培訓的在線管理實現從培訓項目的建立到培訓效果分析等一系列在線管理功能。可由系統生成學員報名、辦班管理、學員學習情況監測與統計、培訓效果評估、月度、季度、年度等報表,實現辦班管理的網絡化、數字化,提高各項數據查詢的速度與準確性;
5實現培訓的監督考核管理可依據培訓目標制訂詳盡、周密并可操作的培訓,并可從培訓、業務主管部門、直屬上級等不同層次對培訓目標的監督考核,保證嚴格按培訓計劃與要求將培訓落到實處。
小結
國外先進企業早已有通過培訓模型信息化來實現智能化培訓的案例,國內一些較先進企業也已經逐步開展崗位勝任力模型及崗位知識庫的建設工作,但大多由于電子化培訓資源不足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
佛山供電局基于崗位應知應會標準的電力智能化網絡教育培訓系統的建設以“智能化、實用化、標準化、集約化”為基本原則,以“創先”為指導思想,運用“大規模、低成本、高效益”的遠程網絡教育為主的培訓方式,以崗位課程體系為指引,以課件教學為依托,以培訓管理機制為約束,以崗位符合度考核為手段的培訓教育模式,強調以人為本、整合培訓資源、優化培訓流程、注重培訓效果,使得員工的知識、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態度以及工作價值觀得到改善和提高,從而發揮出最大的潛能,提高個人和企業的業績,推動企業和個人的不斷進步,實現企業和個人的雙重發展,使教育培訓工作在服從企業主業發展過程中逐步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