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時期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英國思想家培根說過:“習慣真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開始,要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確實,優秀不是與生俱來的東西,需要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讓學生從幼年開始,就在優秀的教育環境和教育模式中成長。從目前的教育實際來看,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學校教育,延長教育半徑,努力做到三個最佳結合。
1.學校教育結合主流文化
學校教育應永遠處于德育工作的中堅地位,在德育工作中的比重應該逐年提高,時時處處要體現主流文化的脈動。要求學校在進行德育時,著眼于每個孩子的成長,讓每個教育活動都能從教育實踐中把握時代特點,讓學生學會自我反思。我校自2009年開展“日行一善,誠信一生”教育活動以來,從“善在校園”“善在家庭”“善在社會”三個方面,引導師生從身邊小事做起,由日行一善到日日行善,將抽象的德育融入師生的日常活動中,讓善的理念植根于師生的心田,收到良好的成效。
2.社會教育結合社會實踐
德育工作僅靠學校遠遠不夠,德育工作離開了社會大舞臺,就會成為空中樓閣。在日常的社會教育中,只有將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有機結合,才能讓德育工作產生最大效能。從目前的教學實際來看,尋找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最佳結合點,在于德育的社區化和基地化。為開好德育社會實踐課,我們充分利用學校周邊的社會資源,建立固定的活動課程基地,使德育社會實踐活動落到實處。我們與榮成市消防大隊、武警中隊等單位建立聯誼關系,將消防中隊、榮鷹橡膠有限公司、道南于家村果園、花園社區居委會、市園林局苗圃基地、武警守備處看守所、孔家垃圾處理廠等九家單位,定為學校的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定期組織學生到這些單位開展活動,共同擔負起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社會責任。活動基地的選定,為每一個學生走出校門,參加實踐活動搭建了廣闊的社會舞臺,在這個舞臺上,我們陸續開展了綠色軍訓、逃生演練、社會小調查、社區服務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讓德育工作校內有場所,社區有環境,校外有基地,社會全幫扶,從社會的熱點入手,化大為小,將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逐步分解、落實,逐一加以解決,形成全社會都關心和支持教育,特別是支持青少年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圍,讓教育真正成為全社會的關注點和著力點。
3.家庭教育結合傳統美德
德育工作離開了家庭,就會淪為空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最佳結合,是做好新時期德育工作的最佳選擇,離開了家庭的德育就會形成短板效應。為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我們先后開展了“世紀小孝星”“感恩母親節”等系列活動,表達對父母、師長的尊敬和摯愛;利用假期開展“小鬼當家”活動,提高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以“朝霞情系夕陽紅”活動為契機,開展了“愛老敬老,孝心感恩”活動。各班成立了“愛心服務小分隊”,與周圍社區和附近村莊的孤寡老人結成愛心幫扶對子,每周定期上門服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重陽節帶領孩子們走進敬老院、老年公寓,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自主參與的過程中,懂得尊老和愛老。這些活動尊重和激勵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從傳統美德教育入手,鼓勵家長的創造精神,積極主動地探討親子教育、親情教育的新途徑和新辦法,受到廣大家長的好評,達到家長配合、學生自愿、全社會受益的目的。
二、從細節處落實,鍛造新時期德育工作的新特色
創新教育已成為教育發展的永恒主題,德育工作更離不開創新,只有創新才能創樹品牌,只有創新才能形成特色,而品牌和特色正是源于細節的積累和褒揚。要尊重一線教師的首創精神,鼓勵在德育工作中根據校際實際,創新活動方式和內容,緊貼學習和生活實際,編排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動,不求整齊劃一,更不搞一刀切。
1.創新促發展無論是教育內容還是教育模式,在尊重教育基本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的基礎上,不雷同,不抄襲,可以大膽引進先進經驗,讓德育工作緊跟時展步伐,不同時期有不同內容,不上綱上線,但形式新、方法活,既喜聞樂見,又注重實際,這需要一線教師付出大量的勞動,要求教育管理者尊重并且激勵德育工作者的勞動,多創造和提供必要的教育資源,讓創新成為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題。
2.開放辦教育
德育工作不僅要實現“三個面向”,更要融通古今,博采眾長,最大限度地實現德育的社會化,廣泛爭取社會上一切資源,最大限度地為德育工作提供一切可能。要將德育工作引入社會中長期發展規劃,從不同層面加大對德育的重視,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向德育傾斜。要細化德育的考核工作,在加大德育工作在現代教育中的比重的基礎上,適當細化考核細則,淡化條條框框,靈活驗收要求,對一線教育工作者加大尊重和激勵力度,激勵基層多出經驗,多出精品。我校在德育活動中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積極開展“家長助教進課堂”等活動。充分發揮每位家長的特長,聘請不同行業的家長為校外輔導員,開設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開放的講臺,搭建了全新的教學實踐平臺,進一步拓展教育的渠道,讓孩子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實現開放辦教育。
3.品牌促推廣
教育品牌是特色的集大成者。德育工作沒有品牌就失去了特色。在教育實踐中,要注意經驗的總結和推廣,活動不怕小,再小也可以在全國推廣,經驗不怕多,再多也可以成為大家的共識。有必要以學區和校際為單位,開展交流和互動,促進城鄉之間的交流,努力縮小城鄉和區域差異,努力形成一校一品、一地一風格的百花齊放的德育教育新格局。德育工作無小事,要真正抓好并落到實處,需要教育工作者立足長遠,腳踏實地,從細節入手,加快改革創新。只有這樣,德育工作才能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大突破。
作者:王本賢單位:山東省榮成市世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