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語文教學中的新課改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情感教育概述
首先,根據學生的不同愛好和興趣,來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創造一種比較輕松的氛圍和環境,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教師要能和學生不斷進行交流和溝通,使他們能在尊重彼此個性的基礎上進行了解和互動,從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和效果。因此,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加強情感教育,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情感教育是在針對初中生心理與生理特點的基礎上,結合現階段初中語文教材內容,對學生素質的深入發掘,這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習積極性,還能夠陶冶情操。加強情感教育是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客觀要求,也是引導學生情感發展的具體要求。新課標要求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兼顧學生知識、思維和情感,全面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創新教育。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初中生的情緒容易波動起伏,有著極強的自尊感。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引導學生情感的發展是語文教學的題中之義。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方法
(一)通過創造情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已經逐漸進入到教學實踐中。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課件的播放,使學生對教材有直觀的認識,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比如,在講寓言故事時,傳統的教學中,都是教師根據文本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口頭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理解新知識是很難的,學生只能在抽象的氛圍中進行學習。而多媒體的使用能夠為學生創設教學情景,通過在文本內容中嵌入圖片和音樂,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提高他們的教學效率。同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可以對文章中的人物進行表演,使學生能融入到角色中,進行體驗,以加深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感情和寫作目的。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還能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加強對實踐應用能力培養。
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與理解能力。而其主要學習內容除了包括口語表達、閱讀、寫作、語言理解等方面之外,還包括情感培養。語文知識的積累,僅靠課堂上的時間是完全不夠的,更多的是要靠生活中的實踐與體驗。教師主要起到的就是積極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實踐。我們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語文知識,不僅包含內容眾多,而且涉及范圍也非常廣泛,只有通過不斷實踐才能夠將課堂上的知識進行吸收,從而得到真實的情感體驗。所以,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實踐才是檢驗學生情感教育效果的最主要方式。
(三)注重課文朗讀,激發學生情感。
課堂活躍要靠教師對學生的激勵,好的課堂回答、好的作業完成,應該得到言語或者物質方面的獎勵,這樣學生會更加努力做得優秀完美。語文教學應該讓學生情感流淌,讓課堂充滿濃濃人文情懷。課堂上最能引起學生情感宣泄的就是課堂朗讀,教師應該帶領學生朗讀一些詩篇,通過這種詩情畫意的文章,學生能強烈地感受到詩人愁腸絞斷的、流浪他鄉的悲涼情懷,以及懷才不遇的境遇。閱讀過程就是陶冶情操的過程。閱讀古人或今人的文章,可以拉近讀者和作者的距離,開拓讀者世界。
三、結束語
總之,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情感教育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提高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手段,必須引起廣大教師的重視。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把情感教育當成一種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情感方面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可以說,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只有充分重視和培養情感對初中語文的發展,才能使其真正地落實到教學工作中,培養出真正具有高素質的人才。
作者:徐桂彩單位:河北省清河縣壩營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