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前教育專業微格課程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筆者經過不斷地探究和改進,總結和形成出較為系統化的在為各種訓練學生講故事能力的教學內容和步驟,經實踐較為有效。按順序和內容進行,可以將講故事訓練分為以下幾步。
第一步,教師導入講故事專題訓練在環節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討論或教師講解的方式歸納整理出故事的價值,意義;分辨講故事和讀故事及表演故事等的區別,幫助學生對講故事這個概念有個大體認識。
第二步,布置任務——請學生自己準備一個故事進行試講(不限制學生)。設置這一步是為了通過課堂現場試講,掌握學生基本情況,查找出學生在找故事材料中的問題及在講故事中的問題。1、現場試講,發現學生選擇故事上存在的問題,并講解如何選故事。學生進行故事試講,請試講人和其他學生進行自評和他評,然后留下集體討論時間請同學們針對試講人的表現給出集體總結和建議,教師再進行點評、建議。在此過程中首先要關注并記錄下學生個體在選擇故事上的情況;其次教師進行分析和總結集體在故事選擇上面存在的問題。再次,教師針對選擇故事上存在的問題,帶著學生一起總結出選擇故事的一些關鍵要點,如題材,如年齡適宜性等。2、現場試講,教師分析總結學生在試故事中存在的問題在講故事中除了首先關注選材問題外,另一個關注的重中之重是試講過程中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注意關注和記錄下個人及集體的問題,如,把握不了故事節奏,不會停頓或停頓不恰當;表情呆板,不會聲情并茂;不會動作表現或動作表現不恰當;沒有高潮起伏;沒有技巧,很難吸引人等。
第三步,案例教學,根據上述問題進行分析和逐項練習在完成前期工作找到學生的問題后,教師在此過程中先用準備好的練習材料幫助學生集體進行逐項分析和練習,關注講故事中要注意的核心點:1、分析材料中的文字表述在學生找到的材料中有些故事的文字表述良莠不齊,有的太難,有的太書面化,可帶著學生分析用詞是否恰當并嘗試換一種表達。如:將翻筋斗換成翻跟頭。2、對長句進行處理如有的同學講的小班故事《小豬變干凈了》,可將:“小豬走著走著,看見前面有一只長耳朵,短尾巴,紅眼睛的小白兔”,處理成符合小班孩子語言特點的表達“小豬走著走著,看見了一只小白兔,它有著長長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紅紅的眼睛。”3、練習用聲音和動作塑造和表達人物特點和情緒情感。首先,要練習學生對人物的塑造,主要通過聲音和動作來表達人物的特點。如聲音訓練上,《烏鴉和狐貍》的故事中,烏鴉的聲音特點應該是狡猾和尖細的。動作訓練上,大象的代表動作是耍鼻子,動作表現應是緩慢有力的。其次練習對話,表達人物情緒情感。在《小蝌蚪找媽媽中》,小蝌蚪對其它動物的對話:“你是我們的媽媽嗎?”請學生們練習充滿期待和疑問的感覺。4、恰當、合適的肢體動作和表情。幫助學生分析在什么時候加上動作比較恰當,總結出在描述場景、動作、神情、心理狀態等的時候,加動作表達比較恰當。比如,“他跑呀跑,跑呀跑,累得滿頭大汗”,可請學生分析怎么表現動作。5、講故事技巧練習通過設疑等方式增加故事的吸引力。如在《三只小豬新編》里,可以通過提問,“猜猜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等方式來增加故事吸引力。6、斷句和停頓、省略和重復主要通過整體試講后分析學生有什么樣的問題。如,學生按一個速度就講完故事,全程無停頓無高潮。或者是因不熟悉內容、忘記內容后出現的多次重復上句話或省略內容的情況。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建議和示范。進行完集體練習后,請學生個人結合自己所選故事進行反思,查找自己的問題并逐項改進。抽取學生的故事進行分析和建議,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每個同學的故事應該怎么改進。
第四步,修改內容,再次講故事,關注個人問題。請學生根據建議進行修改,再次試講,關注學生改掉和新增的問題,且多關注和肯定學生的技能提升點,給予學生在此改進的目標和信心。重復多次練習,直至比較完滿。
第五步,經典故事個人或團隊練習本來可以在第二步就可以讓學生選擇或布置學生講經典故事,但這樣做沒法讓學生直接感知到選擇故事的難度和要點,所以在有目的地讓學生自選故事并進行改進和練習后,再讓學生練習和掌握一些經典故事可以幫助學生再次感知經典故事從題材到文字等的特點,另外也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故事素材。
第六點,多途徑多形式練習講故事在進行完課堂練習幫助學生掌握講故事的要點,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點后,可以鼓勵學生組織和參加各種故事比賽、故事角等活動,也可以鼓勵學生在每次見習和實習中抓住機會在幼兒園進行實踐,掌握和提升講故事的技能。微格中講故事訓練教師不是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練習,自己只起到點評和建議的角色。而是要留心過程中個體和集體存現的問題,將問題總結和整合化、將知識點和技能點同問題進行有效結合并形成較系統化的微格教學專項課程,讓微格課程中的講故事訓練有內容有步驟;教師的作用不只是點評和引領,還有建設課程的作用,讓學生能更好的、較為系統的掌握知識和技能。
作者:梁娟 單位:四川師范大學應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