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中國畫臨摹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中國畫臨摹是學前教育美術課程的重要板塊。以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其中國畫臨摹一方面有著臨摹作品總量上的優勢;另一方面也存在著臨摹方法單一、取法對象缺乏高度、中國畫素養缺失等問題。針對以上現狀,該文作者建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臨摹意識,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臨摹范本,加強美術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書法技能的培養。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中國畫臨摹;取法乎上;素養美術
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程,擔負著“提高幼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任。中國畫是美術必修課程的重要板塊,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美術技能水平,還擔負著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
一、臨摹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中國畫的重要途徑
中國畫教育是建立在學習先賢筆墨基礎上的一種獨特的審美教育。謝赫《古畫品錄》中的“傳移模寫”指的就是臨摹、復制古代優秀的繪畫作品,領悟其中的繪畫精髓為我所用,這是學習傳統繪畫的重要方法之一。清人董棨亦言:“初學欲知筆墨,須臨摹古人,古人筆墨,規矩方員(圓)之至也。”《芥子園畫譜》更是作為臨摹范本流傳于世。由此可見,臨摹是學習中國畫精髓的重要方法。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臨摹意識,這也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中國畫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中國畫臨摹現狀
現階段,高職高專院校是我國培養學前教育教師的主要力量之一。就生源情況來看,存在文化素養薄弱、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欠缺等問題,這無疑將影響強調人文素養積淀的中國畫學習。上述情況在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中國畫課程中也可窺見一斑。以2017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畢業作品展為例,該屆畢業生作品展共收到國畫作品152件,另有色彩作品(油畫、水粉、丙烯)90件,手工制作類作品87件。就學習方法來看,有臨摹作品152件(描摹作品150件,對臨作品2件),寫生與創作作品0件。就表現形式來看,寫意畫12件(包括1件山水作品),其余皆為工筆畫。就題材而言,花鳥畫148件,山水畫2件,人物畫2件。就取法對象而言,描摹宋人作品的2件(花鳥),描摹今人花鳥作品148件,對臨清人作品1件(山水),對臨今人山水作品1件。就款識情況來看,在畫上題寫詩句的有29件,無款識作品59件;其中,款書筆跡雷同者27件,在畫上僅記年月或單署姓名未鈐蓋印章的作品19件,在畫上以紅色勾寫姓名代替印章的2件,鈐蓋機刻印章(市面上電腦刻章機所刻)的10件,鈐蓋私章(印文為簡體)的有1件,直接以朱紅色畫一整塊方形或長方形代替印章的3件。
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中國畫臨摹的意義與問題
1.意義從以上畢業作品的數量來看,中國畫作品占了近一半。不難看出,中國畫臨摹正深入學前教育學生的美術課程,這無疑有助于提升未來幼師的傳統文化素養。“人生百年,立于幼學”①,有了學生大量學習中國畫的基礎,未來幼學的傳統積淀定會扎得更深。
2.問題(1)臨摹方法與取法高度的缺失眾所周知,臨摹是學習中國畫的重要方法。其中,“臨”指照著原畫描繪,亦即對臨;“摹”指用薄紙蒙在原作上描畫。就上文統計的情況來看,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臨摹方法偏向描摹,這種臨其皮毛的學習方法無疑影響了學生對前人或時人作品精神的深入理解。另外,就技法來看,學生對工筆技法的學習明顯多于對寫意技法的學習。寫意畫數量的失衡不利于學生了解并初步掌握中國畫主要技法。就取法對象來看,學生描摹今人花鳥畫占了大部分,反映出學生取法存在的問題。(2)中國畫素養的缺失畫與詩、書、印相結合是中國畫突出的特點之一,它們在畫面中相得益彰使中國傳統繪畫的形式感更加完美。同時,這也是今人學習中國畫所要具備的基本素養。從前面總結的款識情況來看,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這方面是有所缺失的。先看詩句題寫的數量,畫面題有詩句的僅占五分之一左右(29件),加上落單款(在畫上僅記年月或單署姓名)的19件,總量不及無款識的作品(59件)。由此可見,學生的題款完整性意識明顯不足。詩句題寫的另一個問題是筆跡雷同,而且數量不少(27件)。這里,筆者可以推斷有部分學生在畫作上題寫詩句信心不足,才會出現“”現象,這也反映出學生書法素養的缺失。再看印章鈐蓋情況:漏蓋印章、鈐蓋不規范(直接勾畫印章、蓋簡體私章)等,則反映了學生對于印章常識的缺失。一方面,印章是一門獨立的藝術,歷來的大家不僅精通書畫,而且也會治印。另一方面,印章作為書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到與整幅畫配合、呼應、對比的作用。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課時安排僅每周2課時,受時間限制,學生難以精研篆刻技法,但學習選擇畫面用印時的常識不可或缺。
四、改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中國畫臨摹問題的初步對策
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臨摹意識眾所周知,臨摹的目的是學習中國畫的相關技法,重在通過臨摹領會原作者的創作思路與技巧等,而非簡單照葫蘆畫瓢,甚至僅僅為了畢業作品完成一張“復制品”。如前文所述,學生的臨摹方法偏向描摹。因此,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臨摹意識,適時調整學生的臨摹方法,強調對臨的重要性,以培養學生仔細觀察、了然于心后再進行中國畫技能實踐。
2.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臨摹范本如前文所述,學生多以今人花鳥畫為描摹對象。唐太宗在《帝范》中告誡太子“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治國要以古代的圣哲賢王為師。這番告誡在今天也能作為我們學習、求知的至理名言。學生在選取臨摹對象時也要“取法于上”,“臨摹的直接目標是解決技法問題,因此,臨摹對象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要有高度”②。今日的中國畫可謂百花齊放,今人的作品中也不乏有代表性的佳作,但若學生的作品都取法今人的作品,這就有失偏頗了。工筆畫為例,宋人的花鳥畫無疑是中國繪畫史上的高峰,可資臨摹的優秀范本不少,加之現代社會的高仿真技術,學生取法經典獲得了極大的便利,“取法于上”自然不是什么難事了。
3.加強美術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鑒賞水平除以上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完整的題款意識,養成正確的用印習慣,也十分重要。筆者以為,上述對策的關鍵在于加強美術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鑒賞水平。一方面,建議美術教研室適當修訂專業課程標準。另一方面,專業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加強相關美術理論特別是美術鑒賞方面的教學,如,增加學習中國繪畫簡史或名畫欣賞的課時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眼界提高了,意識的養成也就順其自然了。
4.夯實書法技能基礎“書畫同源”是指中國畫與書法的用筆有相通之處,這是今人學習中國畫繞不開的客觀規律。若缺乏書法功底,學生工筆畫作品的線條必然缺乏“筆力”。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書法用筆技能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美術教研室可建議系部適當增加書法必修課、選修課的課時量。專業教師在教學中則需要重視書法技能的教學。學生的書法功底扎實了,臨摹中國畫的“筆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在畫上題款的自信心也就會自然形成。結語中國畫臨摹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提升未來幼師整體素質的重任。就臨摹的現狀來看,有臨摹作品總量上的優勢,也有臨摹技能、素養上的不足。不管是系部還是專業教師,正視并逐步糾正學生在臨摹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對學前教育而言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作者:王道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