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關于遠程教育實施學分銀行的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將學分銀行納入到遠程教育體系中對促進我國遠程教育可持續發展,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基于種種因素的限制導致學分銀行在遠程教育中仍然處于初級階段,以此本文以遠程教育實施學分銀行的優勢作為切入點,闡述遠程教育體系中實施學分銀行所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遠程教育;學分銀行;素質教育
學分銀行顧名思義就是學習者將平時所修的學分存儲起來,當積滿一定數量的學分后,就可以申請相應的學歷。學分銀行具有開放性、自主性等特點,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興趣等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時間以及學習地點,因此將學分銀行模式引入到遠程教育體系中對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構建終身學習的社會氛圍具有關鍵性的促進意義。
1遠程教育實施學分銀行的優勢
根據當前我國教育體系現狀的分析,學分之間的互認和通兌是影響學分銀行實施的重要瓶頸,傳統的普通高等教育存在課程、課堂固定性等方面的限制,因此不利于實施學分銀行模式。遠程教育依托網絡開展的自學模式具有廣泛的自由性,例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自主的選擇學習內容等。而且遠程教育還實現了收費標準、招生制度以及考核標準的多樣化,因此遠程教育的多元化模式將有利于學分銀行的開展。當然我國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廣播電視大學教育體系,這樣就為學分銀行體系的構建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從而更好地實現各級各類學校之間的學分互認和學分通兌,促進學分銀行的建設進入更高的階段,搭建終身教育與學歷教育、公民學習成果立交橋,實現各類學習成果互認與轉換。另外我國對遠程教育院校的支持也是學分銀行模式實施的重要因素。例如我國就在電視大學等6所開放式院校建立了學分銀行制度。
2我國遠程教育實施學分銀行所存在的問題
雖然遠程教育院校實施學分銀行具有良好的優勢,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具體表現在:
(1)學分互認和通兌體系有待完善。學分互認是學分銀行模式的主要功能,但是學分互認的前提就是學校對學生所學的知識有清晰的評價模板,但是在現階段我國遠程教育實施學分銀行還處于初級階段,學分銀行的學生儲存問題是關鍵。例如學生在其他遠程教育機構所學到的內容如何進行保存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地解決。另外很多遠程教育機構基于個體利益的考慮,因此遠程教育機構之間難以達成有效的認證模式,導致學分銀行如同虛設。
(2)課程設置不合理。課程設置是開著學分銀行的重要因素,但是長期以來我國遠程教育院校在課程設置上往往忽視對實踐崗位要求的調查,導致因課程設置不合理而阻礙學分銀行的實施:一方面遠程教育院校的課程設置不統一,導致學生的學分得不到有效的認證。例如學生通過遠程教育機構學習的文化知識,在某所院校卻因為課程標準不統一而影響學歷的獲取。另一方面遠程教育機構在課程開始上存在同質化現象。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高校擴招比例不斷提升,導致遠程教育機構的招生規模越來越小,遠程教育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大,因此為了在市場中得以生存,遠程教育機構在課程設置上存在同質化現象,例如大部分的院校開設經濟學、計算機、英語等文科專業課程,學生的自主選擇空間比較小,這樣必然會影響學分銀行的實施。
(3)遠程教育實施學分銀行的配套基礎投入不足。一方面遠程教育機構因受資金、場地等方面的限制導致學分銀行的建設規模不足。從國外學分銀行建設的經驗看,學分銀行建設不僅需要政府層面的支持,而且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是資金不足而導致學分銀行實施不順利是當前所面臨的重要瓶頸之一;另一方面教學資源不足也是存在的重要問題。學分銀行雖然實現了學習的自主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學習內容,學習內容的自主性對教學資源質量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雖然我國一直強調資源共享,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另外人員素質不高也是當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3遠程教育實施學分銀行的具體對策
針對遠程教育實施學分銀行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結合國內外成熟經驗,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3.1整合教育資源,完善學分互認體系
學分銀行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也是適應教育新常態、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的主要手段,基于遠程教育市場競爭因素的考慮,我國政府部門,尤其是教育部門要加強對遠程教育機構資源的整合力依托互聯網技術完善學分互認體系:首先學分銀打破了傳統的地域性的授課模式,實現了學習的自主化,因此政府部門要加強對學分銀行建設的引導,鼓勵遠程教育機構積極參與到學分銀行建設與改革中;其次要積極構建統一標準的學分銀行聯盟體系。針對實踐中所存在的部門機構學分存儲問題,遠程教育機構要加強對系統的建設,強化學生學分儲存功能的實現,以此為學生奠定良好的學分互認體系;最后遠程教育機構要積極利用各種資源,實現學歷與非學歷教育的統一,為學生打造以能力提升為主的教育體系。
3.2設置科學的課程,優化“選課制”
課程設置是學分銀行實施的關鍵,針對遠程教育機構課程設置不統一的問題,一方面遠程教育機構要根據社會實踐崗位要求優化課程設置,擴大課程設置范圍,例如遠程教育機構要及時根據社會人才需求設置相應的課程學科,以此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另一方面構建科學的“選課制”,例如廣播電視大學系統擬推行“兩大一小”三學期方案,其目的就是讓各省級電大靈活安排非統設選修課程的開設及考試時間,更利于學員的自主學習。
3.3開發先進的學分銀行軟件,組織專業人員培訓
學分銀行模式的開發是一個龐大的管理工程,在傳統的學分制管理技術軟件基礎上,學分銀行技術軟件還增添了更多的個性化和專業化功能,不僅包括學分的統計、審核、保存、查詢,還包括學分的折算轉換法則、各種學歷認證的學分轉換標準及各學校機構之間的學分轉化與通兌等功能,這些涉及更為復雜的統計技術的學分銀行軟件的開發,將是學分銀行順利實施的關鍵所在。另外還要加強對教師等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他們的教學理念與技能。
參考文獻:
[1]彭代梅.遠程教育實施學分銀行的思考[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4).
[2]邢士賓,常學軍.關于遠程教育實施學分銀行的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16(02).
作者:李成霞 單位:青海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