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科學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在解讀2011年版小學科學課標時,“探究”兩字多次出現,可見探究對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的重要性。縱觀2011版小學科學教材,編者有意突出探究過程,不少知識需要學生親歷探究才能發現。教師如何緊扣學生的認知實際,有效搭建探究平臺,從而讓學生參與探究,獲得科學知識呢?本文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
科學探究;聯系生活;設置懸念;課外實踐
科學探究是2011年版《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倡導的,它既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又是學生科學素養的核心部分。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時,教師要抓住教材特點,巧妙地結合學生的認知基礎,有效地搭建探究平臺,從而讓學生感受探究的樂趣,并在探究中更好地發現知識。
一、巧妙聯系生活,在知識沖突中引發探究欲望
小學科學教材中,不少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特別容易在生活中找到實驗原型。但教材不少知識雖來源于生活,卻提煉了生活中的科學知識,它即將學生熟悉的知識編入教材,又將視角伸向學生不易研究的領域。聯系生活是有效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重要突破口,如果教師能將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發生沖突的點引入課堂,就會促使學生在解決沖突的過程中探究新的科學知識。如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教師先以生活體驗入手,讓學生猜想小石子、塑料、木塊的沉浮,猜想之后進行實驗,熟悉的生活情景一下子吸引住了學生,猜想結果同實驗結果是一樣的。接著,教師出示幾樣學生熟悉的物品:橡皮泥、橡皮、蘿卜,并讓學生猜想。猜想結果就不再統一了,教師趁機讓學生進行實驗,實驗結果出乎學生的意料,學生發現已有的認知結構無法判斷物體的沉浮。學生的探究欲望被調動起來,教師再讓學生結合教材自主設計方案,根據方案與同學互相合作,使學生親歷問題——猜想——驗證——證實的科學探究過程??梢哉f,利用生活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是激活課堂的重要增長點,它能促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親歷科學探究。
二、巧妙設置懸念,在釋疑解惑中引領有效探究
小學科學知識對學生來說充滿了神秘感,它是學生認識大自然的重要載體。小學生科學知識基礎薄弱,而科學教材又生動、有趣,如果教師能抓住科學教材中的神秘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心理,精心設計懸念問題,就能促使學生產生挑戰心理,感受到教材就像巨大的磁鐵、神奇的魔法袋,從而引領學生探索未知的世界,讓探究過程更深入。如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如何讓學生感受化學變化的神奇,并深入研究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教師結合淀粉遇到碘酒會發生化學變化這一特性,利用多媒體設置了一個“秘密送信”的情境,大屏幕上表現了令人窒息的地下工作情景,情報員將一封信送了出來。教師從實驗桌上拿起這封信,然后鄭重地請一位同學拆開,學生發現空無一字。教師趁機說話:“情報員冒著生命危險,難道送的是一封無字天書?”接著,教師拿出了噴霧器,對著這封信噴上液體,慢慢地,信上出現了內容,白紙上出現了藍色的字。課堂緊張的氣氛變成了激動的氣氛,學生急于知道里面的奧秘,但他們已有的知識顯然無法解釋其中的原理,學生的探究欲望被調動起來。教師緊接著引入新課探究的內容——品嘗米飯,并讓學生初步認識淀粉、唾液;然后引入實驗探究——淀粉和碘酒的實驗,學生為了解開心中的謎團,實驗過程特別認真,并在實驗中逐漸理解“秘密送信”中蘊含的科學知識。
三、巧妙拓展課外實踐,在課堂之外持續參與探究
課堂是培養學生實驗能力,使其獲得科學知識的重要渠道,但并非唯一渠道,課外才是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的大平臺。小學科學教材設計了不少讓學生課外自主探究的內容,有的安排在實驗之前,有的安排在實驗之后,目的在于讓學生將課堂上掌握的探究方法應用于課外的探究,既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增長學生的科學知識。如教科版三年級上冊《尋訪小動物》,如何培養學生觀察、研究、尋訪小動物的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校園里尋訪小動物,教師要利用課堂探究時間向學生滲透一些實驗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為學生的課外探究作鋪墊。尋訪活動必須有一定的方案,教師要組織學生討論、明確尋訪任務、尋訪的時間、地點、觀察與調查的方法,并明確分工,同時交代給學生在尋訪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之后師生就可以一起去校園尋訪小動物,由于校園活動的范圍非常有限,校園之外的廣大田野才是學生探究大自然的舞臺,哪怕教師不布置任務,也有部分學生會主動尋訪小動物,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滲透安全尋訪小動物、保護小動物的方法,并讓學生帶著方案去探究,從而讓學生在大自然中找到小動物,并有所收獲。
四、結語
總之,科學探究是學生獲得科學知識的重要渠道,也是學生科學素養的核心部分。想讓學生更好地參與科學探究,需要教師把握科學探究的內涵,挖掘教材中蘊含的趣味素材,使學生對科學探究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有效參與探究,從而獲得科學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桂珍.對當前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與思考[J].基礎教育參考,2008,(1).
[2]吳葉飛.提高小學科學課堂的有效性[J].小學時代:教師,2010,(11).
作者:杜明康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黃集鎮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