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對小學科學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通過小學科學的學習能夠使得學生自身的視野得到進一步拓展,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思維。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十分重要,通過良好的師生互動能夠使得學生學習主動性得到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得到增強。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學習熱情
(一)師生互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通過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能夠使得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得以拉近,有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氛圍,從而改變以往科學教學過程中被動的知識傳授方式,使得學生能夠在科學學習的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探討,從而使得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更為主動、更為積極,創造性思維得到有效的拓展。
(二)師生互動使得學習主體得到有效轉換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能夠使得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積極參與者,使得整個課堂教學主體不再是教師,而是學生,通過師生互動,使得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營造一種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課堂教學局面,這樣不僅能夠使得學生有效學習科學知識,同時也能夠使得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方法,從學會轉為會學,繼而真正成為小學科學教學的主體。
(三)師生互動有助于轉變師生交流方式師生互動不僅僅包含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邊互動交往,同時還有學生之間的互動等多種交流方式,通過這樣的互動能夠改變以往科學教學過程中的學生被動接受科學知識,教師在知識傳授過程中也會想盡辦法來創新方式和形式,從而使得小學教學過程中的學生學習創造性、主動性以及積極性得到充分的激發。
(四)師生互動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新時代背景下,加強素質教育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個性以及學習需求等多方面加以關注,而這就需要教師要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只有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才會了解學生所需,才會真正提供學生真正需要的知識,才會真正掌握學生在科學知識學習方面的薄弱點,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完善和優化教師的教學策略,使得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此外,加強師生互動,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增強學生的交流與表達能力,也是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關注并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為學生的成長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二、小學科學教學中加強師生互動的有效策略
針對當前我國小學科學教學中師生互動相對較少、單向型互動較多;深層次的師生互動較少、淺層次的互動較多;認知型的互動較多等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針對小學科學教學師生互動方面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對小學科學教學進行優化設計依據師生互動的規律,小學科學教師應當積極設計及優化互動教學,拓展師生活動的渠道以及途徑,使得師生之間的距離得以拉近,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遵循互動規律,對教學環境進行優化設計。比如在《觀察魚的年齡》綜合實踐教學活動中,課前準備:先布置學生收集魚的年齡的相關資料。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代表到養殖場觀察了解魚的生長環境,親自捕撈鯉魚、草魚和鯽魚等各種魚作為標本;在課堂中:分小組觀察各種魚鱗大小、顏色、排列等,向學生提出問題:你知道魚幾歲了嗎?你能否可以通過觀察魚鱗來判斷魚的年齡呢?接著讓學生分組進行制定觀察計劃,實施本組制定的計劃,進行動手觀察實驗操作,利用解剖刀、鑷刀、培養皿、放大鏡、顯微鏡、電吹風、解剖針等實驗器材,在教師的指導下,小組合作、師生互動交流中進行探究,完成探究活動,初步掌握能根據魚的鱗片來判斷魚的年齡方法。整個教學活動更加具有生活化、情景化以及信息化,對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互動的內容不斷進行豐富,使得教學設計與學生實際狀況更加貼近,進而有效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更好地提升師生互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與影響力。
(二)突出教學實踐,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將實踐目標作為中心,對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進行積極的培養。因為小學生自身所需要發展的能力是多方面,在對師生互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互動過程中去討論、理解以及閱讀相關的學習材料,繼而使得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比如在教學《垃圾的分類》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在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在課堂上小組合作討論完成這個活動的調查的目的、調查的范圍、調查的對象、調查的路線、調查問卷等的設計。布置學生根據本組的設計利用周末時間去完成這個調查活動。調查活動完成后,回到課堂上,向學生提出垃圾是怎樣產生的?在你身邊的垃圾是如何分類的?你認為垃圾如何處理才能更環保從而減少垃圾對人類的危害呢?在整個互動的過程中,學生信息收集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在激勵學生參與互動上,要對學生多加鼓勵和引導,使得學生參與師生互動成為習慣,能夠在師生互動中享受到樂趣,繼而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師進行科學教學。
(三)加強語言互動,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小學階段,科學教學需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只有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下,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師需要用語言上的互動更好地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使得學生學習更加投入。比如在教學《給身邊的材料分類》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拿出空飲料瓶,然后問學生,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看到垃圾桶都是如何分類的?那么我手中拿著的這個屬于可回收還是不可回收的呢?這個時候,學生就會有所回應,開始在課堂上熱烈討論起來,使得學生的學習欲望得到進一步激發,提升小學科學教學的效率。
(四)加強問題互動,鍛煉學生思維首先,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積極鼓勵,引導學生對科學問題進行積極探討,因為科學本身就是一個探索真理的過程,教師應當基于此,以及學生的學習特性等角度對問題進行設計。比如在教學《水和水蒸氣》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出比較有爭議性的問題,在運動之后身體出汗,那么這是水的凝結嗎?這個時候學生還會有所猶豫,教師可以對其進行積極鼓勵,學生就會進行大膽質疑,最后得出結論,從提問到質疑,然后再到得出結論,學生經過了一個有效的思考過程,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得到有效拓展,學習到的科學知識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學習成效大大提升。對于小學科學來說,其所包含的知識面相對較廣,不僅涉及到地理知識,同時還涉及到天文以及生活中的多方面知識,通過小學科學的學習能夠使得學生自身的視野得到進一步拓展,逐步培養科學意識和思維。教師應當重視師生互動,意識到師生互動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通過對小學科學教學進行優化設計,突出教學實踐、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加強語言互動、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問題互動、鍛煉學生學習思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科學教學的有效性,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夯實根基。
參考文獻:
[1]陳海燕.良好的師生互動可以提高小學科學的有效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6,(4):34~35.
[2]曾艷.讓小學科學課堂在師生互動中走向高效[J].吉林教育:綜合,2016,(11):26~27.
[3]查麗琳.真教育:真實有效的師生互動———淺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師生互動有效性的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1):26~27.
作者:廖大贊1;羅敏2 單位:1.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鑫利華小學,2.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新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