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解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從而實現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有效的課堂教學過程。
關鍵詞:
小學語文;有效性;策略研究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為了學生的發展”這一素質教育的目的以及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其實就是對“有效性”的最好注釋。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避免無效或低效的活動,使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變得有效,使孩子們在課堂上對需要掌握的有所把握,盡量避免課后的加班輔導,形成一個教與學的良性循環?在這里,我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思考,具體談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有一次,我剛要講課,外面忽然雷聲大作,大雨夾著冰雹從天而降,學生都往外看。我看到大家無心聽課,靈機一動,就干脆請同學們站起來,趴在窗戶上看雨景,隨即我說:“同學們,誰能一邊看雨景,一邊說出一些貼切的描寫雨景的詞句?”學生們高興極了,看看說說,邊看便說,課堂上妙語連珠,什么電閃雷鳴、烏云壓頂、傾盆大雨、雷聲隆隆……幾分鐘上了一堂精彩的口頭作文課。這樣即使學生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滿足,又激起了他的表達欲望,口頭能力的培養水到渠成。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就能喜歡學習,上課能積極參與,精力集中,在學習過程中能自覺學習,能提出各種疑難問題,勤于請教;能積極參加學習小組的討論研究,設法解決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并且主動地尋找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他們的學習目標已不是為了分數,而是切切實實地掌握和運用知識。
2創設空間,提供機會
學生學習中往往存在“你一說我就明白,可一做題就糊涂”的狀況,問題在于教師沒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主動探索空間,讓學生有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筆嘗試,動口表達的時間和空間,使其外部活動逐漸內化為自身內部的智力活動“,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領悟發現,在自主學習基礎上合作交流、分析討論;在教師悉心的滲透和指導下掌握自主學習方法。如《司馬光》一課,讓學生想一想除了“砸缸救人”,還能有哪些辦法?這個問題新穎,激發了學生積極思考的熱情,而且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將相和》一課時,啟發學生:(1)課文主要寫“將”還是寫“相”?(2)將和相為什么不和?(3)將和相又是怎樣和好的?學生帶著問題很快理解了文中三個小故事,了解了故事中“不和”到“和”的內在聯系,還懂得了做人的一些深層次道理。
3落實語言的表現力
語言是文章的載體。所有文章的內容、主題、情感,都是通過語言進行表達的。落實語言,不單純講語言的優美,更重要的是落實語言的表現力。表現力越強,我們就能認為語言越好。相反,語言形式再優美,表達不能到位,這樣的語言也是蒼白的。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這一特點,使學生從一開始就從語言的表現力方面來學習、掌握語言。例如在教學《再別康橋》時,著重引導學生感悟語言的表現力。“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為體會這反復出現的“輕輕”,教師引導學生反復吟詠,并啟發想象:一個人在怎樣的情況下會“輕輕”?大概會是幾個人?你覺得他一個人這樣輕輕地走,情緒會怎樣?把人融進了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對“輕輕”的理解將是深刻和透徹的。“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請學生模仿一下,“招搖”是什么樣子?推想一下,“招搖“會有幾種可能?為什么甘心情愿做水草?原來詩人對康橋的深厚的依依惜別的感情,就是這樣從詩人的用詞中表現出來的,學生感受到了語言的表現力。
4課外延伸,實現升華
有效的課堂,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還應該延伸到課外,實現教學的升華。尤其是語文學習,可以說生活處處是語文學習的課堂,受教于課內,得益于課外,課內外的資源融通共享,才能積極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德國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積極的思維引導非常重要。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消除學習上的依賴心理,主動學習。總結:探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常論常新的問題。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以學生為主體,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使我們的語文教學事半功倍,努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總之,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時代的要求,是語文課堂教學自身發展的要求,愿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成為真正的、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作為一名青年教師,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探索和研究,更需要在不斷地探索和研究中來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作者:寇平 單位: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陽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