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微博圈在校園文化中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大學生微博圈特色
1.校園微博增長迅速。
據調查,大學生們在迅速接受微博。在微博受到官方的重視和歡迎的高校中,微博開通率達90%以上。大學生們的信息需求,從內容上看是獨特而苛刻的,然而“微博”文化很快滿足了年輕人追求新穎時尚媒介心理和平等發表言論的網絡環境。
2.微博的特點及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優勢。
利用微博輕松、自由、娛樂的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無聲地進入大學生的思想陣地。傳統的思政方式和傳媒形式,包括網絡中的博客、QQ等形式都是大張旗鼓式的,容易讓人產生敬而遠之或者逆反的情緒。而微博的自由、放松,看起來無心插柳的方式,才能收到“柳成蔭”的效果。真正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境界: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3.利用微博開放性的特點,擴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力,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如果開了微博,就意味著隨時隨地地向全世界袒露自己,如果開了微博,也意味著可以隨時隨地地“跟蹤”任何一個微博中想“窺探”的人。利用微博,可以讓一個人一夜之間成為“最美的人”,也可以一個回車即讓一個人臭名昭著。利用好微博這種無限開放的特點,用它傳遞正能量,將大大地擴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
4.借助微博快捷性、無時空限制的交互性等特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微博無時無刻不在身邊。只要手指輕輕一劃屏幕,第一時間的資訊,第一時間的評論便同步知曉。走路時、吃飯時、聊天時甚至上課時,學生都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最新的微博資訊,及夾雜其中的來自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聲音,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
1.豐富大學校園文化。
微博作為自媒體張揚個性,能夠在實踐中形成校園意見的領袖,引導校園輿論發展,進而構建師生、校內學生的互動交流平臺,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園網絡文化。微博文化以其獨特的時代性融入大學校園,形成新的價值判斷,形成新的信息獲得方式,進而形成影響其價值判斷和行為方式的獨特文化氛圍。
2.豐富大學制度文化。
(1)微博圈直面高校管理弊端,并且形成快速反應機制,使得現實問題反應迅速,實現管理民主化。傳統條件下,學生遇到困難、委屈、不滿或受到不公正待遇,逐級向上反映,周期長,地位不平等。在微博體系健全的高校,改變了學生的信息反映方式和渠道。學校所有部門開通微博,有問題只要收到投訴或引起關注,各部門就快速反應,引導學生情緒,解決現實問題。用微博作管理工具,拉近了師生距離,打破了高校管理體制的常態,形成了組織結構的扁平化,使學生現實問題反映短平化。高校開通官方微博,通過身份認證,形成微博生態系統,完成信息雙向溝通,增加管理的透明化和民主化,革除傳統高校管理的階層化弊端。
(2)微博平面化管理結構,提高了教學管理水平,形成了符合時代的大學管理文化。微博使用Web2.0技術,最大特點就是互動性,形成大學溝通型管理體系。校方通過直接觀察、收集、分析微博內容,可以了解學校的發展短板和不足之處,掌握學生最新思想動態,進一步拿出既符合大局又兼顧少數意見的管理決策。
三、借助微博圈積極推進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
1.高校應轉變觀念,主動開通本校官方微博,并積極培育校園微博圈。
在青年大學生的常態生活中,微博平等式地接收和信息才是正常的交流方式,而這種形式帶來的溝通信息、交流感情、傳遞情緒的互動,在處理已經發生的矛盾和糾紛的過程中,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對話者矛盾的激化。高校微博圈之所以能夠迅速形成,不僅在于其傳播語言、風格、內容上的現代性和貼近性,更在于平等式、互動性的溝通交流形式本身符合青年人的心態和興趣,能迅速吸引青年大學生的注意力。
2.發揮微博即時性特點,對突發危機性事件進行即時跟蹤報道與輿論引導。
微博是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同樣具備網絡的虛擬性,每個對象有著自己的個人立場觀點,在法律范圍內具有無障礙的話語發表權。微博流動著大量信息,但當話語發表權和言論自由被濫用,其中同樣充斥著謊言、夸飾和狡辯。“謠言起于微博,止于微博”,揭示了微博是有自律自凈功能的。大學生群體的信息需求是理性的,但微博為了引起關注和利于傳播,在某種程度上會把謠言、片面信息和負面信息無限放大,所以必須發揮微博即時性特點,對突發危機性事件進行即時跟蹤報道與輿論引導,建立微博圈辟謠機制。
3.打造微博“意見領袖”,發揮正面輿論引導作用。
以院長微博為先導,培養師生骨干力量并團結師生中已有的微博意見領袖。校長是現實中學校的行政領袖和精神象征,發揮校長先導作用是完成虛擬網絡與真實社會之間統一的關鍵,校長是最大限度發揮微博圈現實作用的最核心因素。意見領袖也叫輿論領袖,是指在人際傳播網絡中經常為他人提供信息,同時對他人施加影響的“活躍分子”,他們在大眾傳播效果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中介或過濾的作用,由他們將信息擴散給受眾,形成信息傳遞的兩級傳播。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塑形的重要階段,很容易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尤其面對信息爆炸的微博,大學生更是無所適從。高校應打造一支專業的微博意見領袖隊伍,為了凈化微博言論,營造良好的微博環境,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牽頭,讓他們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影響身邊的學生,從而發揮正面輿論引導作用。具體的做法是:挖掘和培養一批政治覺悟高、專業素質過硬、熟悉微博應用的優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擔任微博意見領袖。這些意見領袖通常具備以下幾個特點:在大學生中擁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權威;始終保持和具備“微博態度”,善于使用“微博語言”,與大學生之間有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獨特的觀點和看法,很好地引導大學生確立正確的是非判斷和價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唯有主動占領微博至高無上的話語高地,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引導輿論走向,掌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權。
四、總結
微博圈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新經驗和新載體,思政教育工作者應以“立德樹人”為指導,創新形式、更新內容,運用好微博,充分發揮微博圈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努力建設體現微博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不斷滿足大學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作者:李艷霞常開霞單位:中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