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校園文化中職業素質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目前,隨著我國各大高職院校的快速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在高職院校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氣質氛圍以及獨特精神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校園文化,其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精神文化、制定文化、行為文化、環境文化,高職院校所形成的校園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全體師生的思想和行為,同時也影響著高職院校辦學水平以及發展方向,因此我國各大高校需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在濃厚的校園文化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一、校園精神文化中培養學生職業素養
校園精神作為校園文化靈魂,對促進學校發展起到很積極的作用,教師和學生也按照校園精神來要求自身的言行,既是建設校園文化的核心內容,也是體現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內容,是學校持續發展的精神動力,這種精神會貫穿于校園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也對學校所有教師和學生的精神氣質以及文化品質有著積極的影響。校園精神不單單體現在學校生活外在層面上,同時內在層面上也得以積極體現。我們都知道,一個學校具有怎樣的校園精神,便會培養出怎樣的學生。目前,從我國高職畢業生就業情況上來講,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做一些打雜閑散的工作,比如文員、前臺等等,不愿意做生產工作,寧愿在大城市中拿著一點僅夠自己生活的工資,也不愿意回到小城市奮斗打拼。很多現象都表明,當代青年產業工人越來越少,當他們感受到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時,他們便會表現出悲觀、迷茫、逃避等心理現象,發生這樣的現象,不單單是青年人的問題,同時也是我國職業教育的失敗。實際上,并不是每一所高職院校的校園精神,都具備自身特殊的內涵,唯有在辦學實踐過程中,重視倡導和踐行自身的辦學理念,并且形成獨特的行為規范和價值理念。一旦形成校園精神,會更好的促進學校的發展。另外,校園精神作為連接學生與學校之間思想的臍帶,學生即使將來離開學校,他們仍會謹記校園精神,利用校園精神來要求自身的言行。雖讓校園精神在學校長期辦學中加以形成,但是塑造校園精神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自覺的凝練以及理性的反思。有很多大學,辦學歷史悠久,卻一直默默無聞,但也有很多大學辦學時間不長,但在短期內以特色的辦學方式而廣為人們所知,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別的,我們從主觀層次上來講,主要是學校在塑造精神文化以及建設精神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所以,高職院校需要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能夠提煉出積極促進學校發展的校園文化精神,最終成為全體學校師生共同的價值理念以及行為規范,所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積極適應社會的需求,為促進高職院校的發展而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校園行為文化中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
在校園文化結構建設過程中,行為文化也是較為重要的,是全體師生在實訓、教學、文體娛樂中所產生的活動文化,是學風、校風、人際關系等動態表現,同時也能進一步折射出校園精神,更是培養學生行為規范的主要環節。從現實狀況上來講,在高職院校就讀的學生,文化知識基礎普遍較差,對文化理論課程的學習興趣較低。因此在教學方面上,高職院校與普通全日制院校是有很大的不同,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文化知識底子較厚,對理論課程的接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也比較強,即便是工科學校的學生,也是按照傳統教學模式展開學習,從理性認識上升到感性認識,然后在回到理性認識層面上,最后以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為基本目的。但高職院校的學生,對動手實踐的知識更為感興趣,需要引導他們從感性層面上出發,引申到理性認識層次上,然后用于指導實踐中。在建設校園文化過程中,需要重視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從而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術。高職院校多數學生,在畢業之后基本都是到一線企業參加公司,他們的行為和思維是否能夠很好地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對他們自身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企業主要是制造產品以及提供服務的,在管理理念上推崇精細化,要求員工具備高素質、高水平,使企業文化能夠貫穿到企業生活的各方面,培養他們具備吃苦耐勞和腳踏實地的精神,能夠掌握各方面技能技術,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專業水平。另外,學生在實踐中也更加了解每個工作崗位所實際工作的內容,讓學生提前感受畢業以后的工作,真正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
三、在制度文化中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
(一)完善規章制度,提高教學質量從目前高職院校的發展情況上來講,雖然建立很多規章制度,但是這些規章制度卻沒有真正落實到學生實際生活中及學習中。從高職學生層次分析來講,他們雖已成年,具有相應的權利以及需要履行相應的義務,但是很多學生還是不能約束自身的言行。因此,高職院校需積極完善所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使學生能夠在規章制度的管理下,學生各種行為都會受到限制,使他們在學校學習中,便能養成相應的規則意識,自覺主動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在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之后,也能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另外,高職院校培養出真正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是所有高等職業院校的職責,面對現今社會對于人才高質量的需求,高等職業院校在教育質量和實踐教學方面要做到切實改革,把提升教學質量作為每一個高等職業院校的責任。讓每一個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都能在學到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進行實踐,把理論與實踐聯系在一起,順利培養出社會和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
(二)嚴格要求學生,培養學生執行力目前,從我國企業的發展形勢上來講,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執行力,那么這個企業也沒有競爭力,因此企業的執行力是非常重要的。現代企業對員工要求是越來越高,要求員工需服從管理和重視協作,能夠具有較強的執行力,但是現代的高職學生,普遍執行力較差,相對來講管理難度也較大。所以,高職院校需進一步加強對學生進行管理,能夠培養他們的執行力,既需要按照學校相關規章制度來管理學生,更加需要在學習過程中,特別是學習實踐技能過程中,掌握好學生的特點,能夠嚴格要求學生,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執行力,為他們今后就業能夠適應企業管理要求奠定堅實的基礎。應注意培養學生養成一些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凡事應謀定而后動,事前自定目標與計劃、事中自我監控與調節、事后自我總結與補救等等。
(三)培養學生分工合作能力每一個企業,都非常重視員工的分工合作能力,要求員工能夠具備較強的責任意識。在健全的規章制度提下,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逐漸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通過公平、公開、公正的考核評價,使學生能夠意識到有付出才能有收獲,加強他們對自身角色的認知,同時也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有利于他們將來成為企業的優秀員工。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等等,真正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人才。另外,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真正了解自身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哪些技能技術需要深入的掌握和學習,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四)在環境文化中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高職院校想要取得更好的發展,需要高度重視起校園環境的建設,使校園文化教育充分發揮其作用,建設特色的景觀、豐富的校園文化、優美的環境等等,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職業意識,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職業精神。首先,校園建設應該從教育理念方面著手進行,尤其是現在各大高職院校都在擴大校園規模,這也是建設校園環境的關鍵時期。學校要精心設計環境綠化、雕塑景觀、建筑風格等方面上,從校園細節著手,把學校培養人才目標、人文氣息、校園精神等融入其中,既要體現出學校建設理念,也要將建設理念加以表達,使校園里各處都充滿著濃厚的校園文化氣息。
四、結語
總而言之,校園精神、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環境文化作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建設主要四個方面,雖然各側重點是不同的,但是這四個方面是緊密相連、互相促進的,同時對培養學生職業精神、技能技術、職業意識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各大高職院校應抓緊建設校園文化,使所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
作者:王謙 單位: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