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職生養成教育闡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從新生抓起,從小事抓起,從身邊抓起。
大部分新生剛入校,有很多不良習慣,如剛入校不重視不狠抓他們的不良行為習慣,勢必會增加以后的德育工作難度,勢必會影響教學等其他工作的開展,因此每天在到校、到課、儀表、課堂、行為禮貌、衛生等方面對學生提出具體要求是必需的,如,要尊重別人,必須使用禮貌用語,不隨手扔垃圾、隨地吐痰、要認真值日;宿舍里,衣物擺放整齊,地面整潔干凈;餐廳內,學生就餐有序,不擁擠和浪費。學校和老師要及時針對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進行教育,如班級一天一次評比,一周一次小結,一月一次匯總,學校期末表彰“優秀班集體”、“三好學生”、“優秀班干部”等,使中職生在增強榮譽感和責任感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要有明確的要求、規范、制度。
(1)學校可根據本校具體情況提出具體的要求,如要整理好內務、搞好值日工作、按時上課積極出操、文明禮貌、勤儉節約、遵守社會公德、愛護校園環境等。
(2)要矯正、改變學生不良的行為習慣,必須靠制度、靠規范。我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規范和規章制度來強化管理,如《學生手冊》、《學生下廠實習規章制度》、《教師實習指導規范》、《教師崗位制度細則》。
3.以身作則。
(1)“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要起表率作用,嚴格規范教師的日常行為習慣。即要求學生不能遲到,老師首先要做到不遲到,要求學生著裝禮儀要得體,老師首先不能穿的不得體,要求學生注意文明禮貌,老師首先不能不文明禮貌等。同時設立教師行為習慣意見箱,讓全校師生提建議改變教師的行為習慣,每年讓全校師生參與學校評選“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等,這樣不僅會激勵教師,而且會感染學生。
(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有的家庭總是吵鬧不休,有的家庭總是麻將聲不斷,有的家庭總是煙霧繚繞,勢必會影響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因此,要孩子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自己首先規范自己的言行做孩子的榜樣。
(3)學校在“養成教育”活動中要積極發揮作用,家長應支持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4.持之以恒,重在到位。
學校開展德育教育,不能紙上談兵或者搞形式主義,加上德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須到位、持之以恒,該如何做呢?
(1)講到位。“講到位”就是針對學生思想的具體實際,采用各種不同的形式給學生講清楚應該怎樣做,不能做什么。利用早操時間經常講。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經常講、經常抓,學生才有可能逐步形成自覺的行為。發現問題隨時講。大多數學生對自身的一些不良現象并沒有明確的認識,隨時發現隨時教育引導,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嚴重問題專題講。針對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為了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學校要專門召開大會專題講。如學生打架鬧事,得知后及時召開大會進行強調和嚴肅處理,因問題具體,要講到位,要達到預期的效果。
(2)訓練到位。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成的,要讓學生在參與具體實踐活動中,逐步加以引導、培養和管理。學校要堅持把學生行為的習慣訓練滲透在學校的每一項活動之中,把學生在校的一切活動都作為訓練學生行為習慣的重要途徑。比如每天早上值周學生、值周老師要站在教學樓大門口檢查學生是否戴校卡、是否穿校服等;課間操做到隊列整齊、動作規范。對這些活動的嚴格要求,就是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訓練。
綜上所述,養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根基,是德育教育一項非常重要的、長期的、艱巨的任務和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加強中職生養成教育,提高中職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必須從社會、學校、家庭等多方面抓,必須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作者:譚麗君單位:海南省三亞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