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遠程教育自主學習測試與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網絡自主學習現狀調查試測
為初步了解我校遠程教育學生的自主學習現狀,參考國內外具有代表性的測量工具,如Guglielmino的自主學習意愿量表(Self-DirectedLearningReadinessScale,SDLRS)、Oddi的繼續學習量表(Oddi’sContinuingLearningInventory,OCLI)和Dr.PaulPintrich學習動機策略問卷MSLQ(MotivatedStrategiesforLearningQuestionnaire)等。并結合Zimmerman教授提出的自主學習過程六維度,圍繞自主學習的六個核心要素(5W1H)及需要匹配的能力素質,編制了簡潔的試測問卷。試測內容涵蓋了自主學習的六個維度:學習動機、元認知能力、資源利用能力、學習認知能力、自我激勵能力、合作能力。此外,對學生希望從教師、同學等其他外部環境獲取的指導與協助意愿,以及需要從哪些方面、以何種方式獲得指導與協助等進行了調查。
調查對象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繼續教育學院的遠程教育學生為主,采用在線問卷調查形式,隨機發放528份調查問卷并回收有效問卷517份。根據自主學習三個階段、六維度的表征性,對517份有效問卷的調查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見表1。表1左欄歸納網絡自主學習在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階段、六個維度的能力素質表現;右欄顯示了網絡自主學習現狀試測統計結果,根據517個樣本統計了自主學習三個階段、六個維度的18組數據,每組數據值為具有該特征的樣本數量占總樣本數量的百分比。三階段六維度的18組數據特征,可大致反映出受試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狀態及分布特征。
試測結果分析
從調查數據在三個階段的分布來看,遠程教育中約50%的學生處于自主學習的中級階段,具有相對穩定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習慣,有一定的自我調控、反思能力及合作意識,在網絡自主學習中能做到主動調整學習計劃、學習方法,但學習興趣與習慣的維持對外部環境(如網絡資源、教師指導、同學交流等)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并希望教師協助制定學習計劃,給予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希望與同學進行在線或線下交流與互助。約30%的學生處于自主學習的高級階段,表現為具有明確的學習動機和持續的學習興趣,有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學習方法與技能,有自我激勵與合作精神,對網絡自主學習能應付自如。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處于自主學習的初級階段,經常處于忙亂、無計劃的學習狀態,自我認知與管理能力較弱,且缺乏從外部環境中尋求支持與合作的意識與能力。
為更清晰地顯示受試群體的學習狀態與能力特征,基于表1中的18組統計數據生成受試群體的三階段六維度分布特征圖,見圖1。圖中由內至外的三環分別代表網絡自主學習的初級、中級與高級三個能力素質階段,每環均由六個維度構成。從圖中可以看出,六維度在三環上呈不均衡分布,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不同階段中不同維度的顯示度有所差別。其中,內環的六維度分布不均衡性最強,學習動機與元認知能力的分布比例最大,其次為資源利用與學習認知,自我激勵與他人合作分布比例最低,足以說明受試群體中于初級階段的學生在學習動機與元認知能力方面的問題表現最為突出,因此可針對這一群體,重點進行學習能動性與自我認知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此外,六維度在中環上的分布依然表現出學習動機與元認知的異常分布,其余維度相對均衡,中環上的學習動機與元認知分布與內環的分布特征大致反映出“此消彼長”的特征。結合約70%受試群體的學習狀態處于初一中級階段的現狀,兩環的六維度分布特征反映出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元認知能力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外環的六維度分布,除資源利用維度為相對“短板”以外,其余維度大致均衡,這一特征反映出高級階段學生的能力素質充分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及能力素質的均衡性。高級階段資源利用維度人群比例的降低,反映出提高資源利用能力的必要性。總之,受試群體在網絡自主學習三個階段、六個維度的分布特征顯示,約70%的遠程學習者處于自主學習的中、初級階段,自主學習能力和素質亟待提高。不同階段的六維度分布比例顯示,中、初級階段中影響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是學習動機與元認知能力不足,其次為資源利用與認知水平,因此針對如上問題,從增強學習能動性、提升元認知能力、認知能力、資源利用能力等方面采取針對性措施,是提高遠程學習者網絡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
培養和提高遠程教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索方向
培養和提高網絡自主學習能力并非朝夕之舉,自主學習研究也非紙上談兵,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廣泛、深入、具有時間跨度的自主學習現狀調查基礎上,發現問題、厘清問題,從自主學習的諸多影響因素出發,探索并實踐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舉措,此間需要始終貫穿自主學習能力的跟蹤調查研究。針對如上調查結果反映出的中——初級階段學生自主學習能動性與元認知能力不足,以及對外部環境較強的依賴性,可考慮從自主學習的主體、客體與環境三個影響因素為切入點,采取“三管齊下”的措施對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探索與實踐。
(一)加強網絡自主學習現狀調查與測評方法研究
鑒于我國目前遠程教育自主學習現狀調查與測評研究相對薄弱,加強自主學習現狀調查與能力測評研究,是切實推進自主學習研究走向實踐化的基礎舉措。目前,部分學者和教育機構開始關注自主學習的測評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如朱祖德編制了大學生自主學習量表,人大網院參考國際通用的學習策略量表(LASSI),初步形成適應我國國情的網絡環境下的學習策略新量表,并對人大網院遠程學習者的學習策略水平進行了試測。然而適合遠程教育的自主學習測評研究還需要更深入、系統地研究,不單單體現在量表編制這一項研究中;此外,量表編制作為自主學習測評的基礎測量工具,其研究也需要深化和推廣,參考國際通用的量表編制原則,根據國內遠程教育特點,優化、整合量表的表征維度,在試測過程中逐步擴大受試群體,不僅僅局限于某一院校或小群體,最終形成適合我國遠程教育學習者的網絡自主學習測評工具與方法,并在學生培養過程中實現具時間跨度的跟蹤調查,為學生了解自我學習能力、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學習能力提供基礎測評與分析數據。
(二)提高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元認知能力
自主學習的動機與興趣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其他維度能力素質的發揮,而學生對自我的認知能力決定了對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過程與控制、學習效果評價與調整等一系列學習過程的認識與掌握能力,因此提升遠程學習者的元認知能力是實現學習者有效自主學習的關鍵。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元認知能力在自主學習中的作用研究較多,也提出了不少提高元認知能力的措施。目前國內外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多用于研究機構進行調查分析,而很少用于學生個體的能力評價與自我管理。如果有完善而合理的學生學習能力測評方法與量化指標,可根據自主學習測評研究的成熟度來逐步推廣自主學習能力測評工作,使之成為機構了解教育、教師指導學生、學生認識自我的重要工具。可采用定期或不定期,自愿測評、持續跟蹤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起監控自主學習過程的“示蹤器”,使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測評中了解自己的學習現狀及能力,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學習問題,在認識—改進—再認識的認知發展過程中,最終實現元認知能力的提高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從客體—知識角度,加強基于知識管理的社團實踐學習模式的試驗研究
調查顯示,近80%的受試者需要依賴外力的控制和管理產生學習動力,學習的能動性不足問題突出。對于遠程教育中師生時空分離的狀態,依靠教師或教學管理者的管理與督促來主動完成學習任務是不現實的。如何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習興趣是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遵循學生的認知理論,從客體——知識角度來探索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習模式是自主學習研究的新方向。遠程學習者對外部環境的依賴及對學習中交流與合作的渴求,使基于知識管理的實踐社團,成為適合于網絡環境下值得實踐與探索的新型學習模式。實踐社團作為自主學習實踐活動的載體,可以為遠程學習者創設集體性學習的氛圍,在學習者的知識交流、共享與轉移過程中,有助于提高學習興趣、維持學習動力、提升學習技能。
(四)從資源角度,突出教師與網絡課程的導學作用
在網絡科技迅猛發展、信息知識資源極度豐富的今天,如何高效地利用網絡資源、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是自主學習能力高低的重要體現。調查顯示,遠程學習者的資源利用能力有待提升。對于遠程學習者來說,學習環境的靈活性與學習資源的豐富度更容易使自主學習變得無所適從,此時加強教師與網絡課程的導學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需要充分發揮遠程教育中各項資源的作用,讓學生于無形的“導學”中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結語
本文基于遠程教育學習者所做的自主學習現狀調查研究及取得的認識是初步的,后續的調查研究還需要擴大受試群體,調查量表的設計也有待進一步豐富與完善。
作者:趙樂華單位:中國地質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