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語文閱讀教學課堂高效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師,在積極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大背景下,我們要處理好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的關系、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關系、一文為主與多文聯讀的關系、閱讀鑒賞與表達交流的關系,傳授方法與實際運用的關系,使閱讀教學煥發出新的生機。
關鍵詞:閱讀教學;高效課堂;探索與實踐
一、尊重學生,合理引導
在教學中,經常聽到老師抱怨,現在的學生不愿意讀書,即使讀書,也不讀名著。其實,我們不應該一味要求學生都讀高雅的文學作品,讀名著。因為學生的閱讀、欣賞水平有限,而很多名著思想深刻,甚至是有點艱澀,就連有較高文學修養的人讀起來都會感到乏味,更何況那些閱讀水平有限的小學生,這樣會影響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教師應該給學生獨立的閱讀空間,給學生真正的選擇閱讀權利,在一定范圍內尊重學生的閱讀選擇,不能硬性要求學生讀名著。不同的人或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閱讀的旨趣是不一樣的。只要是有益的、健康的作品,都要鼓勵學生讀。即在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的情況下,對學生閱讀的選擇不要太多干預,讓他們自主選擇,愉快閱讀,盡情體味自由閱讀的樂趣,收益會更大。當然,學生個性閱讀并不是放任自流。當學生經過一定的閱讀積累后,其閱讀水平、欣賞水平、閱讀品位就會提升,他們對閱讀的作品的層次要求也會提高,這時老師需要合理引導,推薦那些文化氣息濃厚、思想內容深邃、語言富有魅力,能啟人智慧的文學作品讓學生閱讀。
二、突破傳統,提高效率
現今,許多學生對語文課堂不感興趣甚至厭惡,我們老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改變傳統的課堂閱讀教學方式已成為當務之急。在這方面我們進行了一些大膽的探索。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給學生表現的舞臺。我們根據教學的需要,設計了每節課的自學提綱,學生根據自學提綱的要求完成自學,在課堂上,學生針對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匯報自己學會的內容,教師利用5到10分鐘對學生閱讀效果進行檢查。然后針對重點語句,大家一起補充,師生共同討論,學生在書上補充批注,教師適時指導朗讀,再對于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進行針對性地點撥,給學生的理解上升高度。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課前預習和課上學習,已經能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寫作手法,通過查閱資料知道有關作者的一些信息。課上,讓學生帶著我們設計好的問題和要求,利用課堂時間教師隨堂點撥,解答學生在閱讀中的疑難。這樣安排后,可以騰出大量的課堂時間供學生課堂閱讀,體現了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制定機制,課文輔助
要想在閱讀教學方面有所突破,必須引導學生長期堅持不懈地課外閱讀。我們非常重視課外閱讀對提升高中生閱讀能力的作用,把課外閱讀當作課內語文學習的延伸和補充。我們制定了一個長期課外閱讀訓練的計劃。根據課堂閱讀教學的特點,充分配合課堂教學,我們以一年級、二年級為一個周期,二年級在學生已經具備一定拼音基礎的條件下,第一學期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主,所以安排故事性、趣味性較濃的故事,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個好來閱讀,比如很多學生對名著或文學作品不感興趣,而童話、生動、幽默的作品往往能抓住他們的心。《語文小靈通》《小布老虎》《科學大眾》等雜志,以及一些故事性強的寓言故事,就以其內容的新奇、有趣吸引小學生。鼓勵學生閱讀這些作品,能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學生閱讀時比較輕松,壓力不大。在學生閱讀興趣養成和閱讀能力提高后,二年級下學期,可以對學生的閱讀進行適當地引導,讓學生讀一些名著,包括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的作品和一些統編教材中“快樂讀書吧”推薦的作品。二年級可以選擇多樣化的題材來拓展學生的閱讀面,提升其閱讀品位。要把課外閱讀落實到每一天,安排學生每天要閱讀的材料,規定每個星期學生閱讀的數量,培養學生堅持不懈閱讀的習慣。這樣,學生就能處在愉快的閱讀中。
四、以讀促寫,讀寫結合
我們一直認為,學生讀書多了,寫作水平自然就好了。當然閱讀對寫作有著源頭的作用,但是如果我們一味強調閱讀,而沒有把閱讀和寫作有機聯系起來進行教學,那么我們的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在閱讀教學的實踐中,我們嘗試把這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到了三年級,我們要做到“以讀促寫,以寫帶讀”。具體有兩種方式: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安排學生閱讀一組體裁相同的文章后,讓學生根據閱讀的內容嘗試進行寫作。可以寫讀書筆記或讀后感。因為在閱讀中,學生可能會有感于文中人物高尚的品格,可能會有感于文中真切的情感,可能會有感于文中所蘊含的深刻哲理,所以,我們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感悟寫下來,寫成讀書筆記或讀后感。有些文章在結構上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帶著學生細致分析,然后模仿寫作。此外還有改寫等等,形式多樣,內容多元,不做過多限制。剛開始時,對字數沒有嚴格要求,但隨著活動的逐步深入,我們對學生的寫作速讀有一定的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要求學生寫作達到一定的字數,而且這種要求會逐步提高。同時,我們會定期對學生優秀的作品進行展示,在班上讓同學們交流,可以作為對學生的一種肯定和鼓勵,也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另一種策略是“以寫帶讀”。 即以“寫作”為目的,引導學生進行定向閱讀和擴展閱讀。我們確定了多個寫作的主題,包括認識自我和朋友、有趣的活動、自然的美、同學間的感情、身邊的小事等。讓學生根據這個主題,自主選擇材料進行閱讀,或閱讀教師準備好的材料,閱讀之后按照要求寫作。比如“身邊的小事”這個主題,我們印發了大量的閱讀材料,讓學生閱讀(當然學生也可以自主選擇閱讀的材料),并從中總結出文體的特點和寫法。學生要完成寫作任務,必須進行認真的閱讀,從寫作素材、寫作方法等方面都需要通過閱讀來獲得。在這樣的活動中,我們培養學生學習、閱讀材料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也是學生必備的能力之一。讓學生學會自己挖掘寫作的素材,從而讓學生真正活起來、動起來了,促進學生進行大量閱讀,最終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著、劉國正.葉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惠志雄.如何處理好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關系[J].教育與教師.2011.4.
[4]李松.中學生閱讀的不良處境與應對策略[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3.5.
[5]燕華.淺談中學語文閱讀教學[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1999.1.
[6]馮國彩.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管見[J].甘肅教育.1995.1-2.
[7]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學語文教學主張[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
作者:孫璐 單位: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白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