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中學音樂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音樂教師待遇水平低下。介于音樂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弱勢地位,音樂教師在學校中的受重視程度自然比不上主課教師。由于不涉及升學考試,音樂教師的晉升機制無從規劃,職業發展前景不良。長此以往,導致音樂教師積極性難以被激發,難以培養自身責任感,如此一來教學質量自然無從談起。再加上農村物質資源匱乏、生活條件差的現實無法對優秀音樂教育人才產生吸引力,這也是農村中學音樂教育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
(二)學校音樂教育相關配套設施匱乏。交通環境差、經濟不發達等先天因素導致農村物質資源匱乏,再加上不受重視,使得農村中學音樂教育相關配套設施無法得到保障。配套設施的缺乏已成常態。在漢岔中學,音樂教室形同虛設,室內僅有若干件簡單小型樂器,一架老舊的電子琴。音樂教師大部分課程不在音樂教室中進行。學校內每個年級共享不足一個班使用的一套音樂教材,而且這些教材幾乎被閑置。輔助教學工具的缺乏使得教師的教學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
二、對甘肅農村中學音樂教育現狀的思考及對策
(一)改變觀念。教育必須以人為本。蘇霍姆林斯基說:“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樂教育的好壞關系到學生的人格塑造。當今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而不是只會考試的機器。因此,核心觀念的改變是重中之重。
(二)加強音樂教師的培訓。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音樂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校音樂教育的質量。對于學校現有的師資而言,當地教育管理部門應積極組織音樂教師參加各類提升專業技能的培訓。如2012年9月~11月,甘肅省農村一線教師在西北師范大學參加為期3個月的國培計劃,全省數百名農村一線教師接受了專業知識以及教育知識的培訓,這一培訓有效提高了教師隊伍的專業能力。
(三)從基礎教育抓起。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在談到教育問題時曾說過:“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音樂教育從小學就要開始認真對待,當地教育管理部門在小學音樂課程的設置上應著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塑造主流、高雅的審美觀。
(四)提高音樂教師待遇。首先,要吸引人才,國家要出臺政策鼓勵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生到農村一線任教。其次要想留住人才,首先學校要有一個愿景,能夠讓教師看到學校的希望和前途;其次,學校要為教師提供清晰明確的晉升機制,讓教師能看到自己的前途;再次,薪酬和績效考核須設計合理;最后,良好辦公環境和積極向上的學校氛圍是必須的。良好的待遇能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和積極性,從而保證教學質量。
(五)改善音樂教育環境。在實際情況允許的情況下,當地政府應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成立專項資金,用來吸引高層次音樂教育人才,完善音樂教學環境,和購買音樂教學相關設備。可以為音樂教室添置不同樂器,配備多媒體電腦、投影儀、音響等設備,提高教學效率,使音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從而改善農村中學音樂教學環境。
作者:陳詩愷單位:中國海洋大學藝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