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鈴木教育法對幼兒音樂教育的啟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鈴木教學法在許多國家都得到廣泛推廣及運用,對鈴木教育法進行相關論述,通過對鈴木教育法的深入探討,引發了對幼兒音樂教育的啟示,為幼兒音樂教育方面提供借鑒。
關鍵詞:
鈴木教育法;幼兒音樂教育;啟示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注重于用音樂來開發兒童的智力,音樂教育不僅能從音樂素養上給予幼兒所需的藝術才能,還能使幼兒開發大腦,促進智力發展。所以許多家長大力投資于幼兒的音樂教育事業,買音樂器材、請音樂教師、尋求短時有效地音樂教育方法。20世紀日本音樂教育家鈴木鎮一創辦的“鈴木教育法”,針對幼兒的音樂教育特別是小提琴教育法,“莫扎特教育風暴”等曾經風靡全世界,其教育思想對當今的幼兒音樂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鑒、啟示意義。
一、鈴木音樂教育法
鈴木音樂教育法發明者鈴木鎮一是日本著名小提琴家、音樂教育家。他出身于日本音樂世家,17歲鈴木鎮一開始學習小提琴,上世紀20年代初,留學德國,跟隨克林葛學習小提琴。后回到日本與兄弟組弦樂四重奏到處演奏,并且從事小提琴教學,創辦了音樂學院,集中致力于對少年兒童音樂教育的探索和鉆研。經過近10年的研究和實踐,他總結出一套培養少年兒童樂器演奏才能的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被稱作“鈴木音樂才能教學法”,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推廣,并掀起了廣泛的影響。
1.錦繡人生,靠才能——才能的培養。“每個孩子都具有將所謂的口頭語言學得流利而漂亮的才能。”鈴木鎮一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證明了兒童是有望能夠發展出那種在語言中體現出的超乎尋常的才能的。教育者通過對幼兒的教育,使其才能都可以達到語言發展這一水準,那么也就可以為以后的人生創建良好的基礎。而音樂也是展現人才能的一個方面。如果幼兒可以將語言學的那么好,那么只要將這種方法運用在各個方面,兒童就能很好的發展其才能,從而成功。鈴木將這一想法運用在音樂教學上,特別是小提琴的授課中,從兒童對語言的掌握,到小提琴的技能的掌握,其道理都是相同的,這也是鈴木才能教育的主要思想。
2.教育從現在開始。鈴木主張兒童的教育越早開始越好。童年過多的智力發展并不會造成身體上的虛弱或影響大腦的發展。有些人的觀點認為,過早的進行教育會有礙于大腦的發展,但通過鈴木在教育實踐中的觀察發現,生活在同一環境下的兩兄弟,一個從小就不斷地思考問題,而另一個則沉溺于關愛之中,無心關注和思考周圍的世界。從小不斷關注問題、思考問題的孩子大腦盡早的得到了訓練,而另一個則未受到訓練。由此也可得出一個結論,即使是同一父母所養的同胞兄弟,如果他們的大腦在早期教育中接受了不同的訓練程度,那么他們今后的人生也會截然不同,所以,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早開始訓練孩子的大腦。
3.母語式的教學。鈴木認為,語言學習是一般認知的反映,可以用于解釋其他領域認知掌握的原則,即語言發展和認知發展是緊密聯系的。因為語言學習體現了學習行為的一般特征。最終,鈴木將語言學習的一般規律遷移到學習音樂上來。對于學習母語來說,孩子的一般經驗是由“聽”到“說”,再到“讀寫”。基于這一規律,鈴木也將學習音樂的過程按照“聽-說-讀寫”的順序進行。因為音樂學習是一種聲波傳遞,所以在學習中,要首先對音樂進行感知,通過反復的聆聽之后才能進入演奏階段。
二、鈴木音樂教育法對幼兒音樂教育活動的啟示
鈴木音樂教育法在總結了大量的音樂教育實踐,為許多的家庭及教育者提供了大量符合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可操作性極強的家庭教育方法,對幼兒音樂教育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1.注重幼兒早期發展,抓住教育的關鍵期。一個人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就會成長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只要教育方法得當,任何一個人都能具備卓越的才能。因此,在鈴木鎮一的教育理念中,把早期教育放在了舉足輕重的位置。從現代社會來看,隨著家長對教育問題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家長也越發的體會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因為在幼兒期的教育過程中,幼兒形成一定的性格、才能之后,對未來進入學校及潛能、智力的發展都有較大的差異。對于早期教育來說,教育者及家長也要做到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的深刻了解,不能采用違背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2.利用各種手段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音樂技能的學習與不斷重復的練習,會使幼兒覺得音樂的學習比較枯燥乏味,從而產生厭倦之情。所以如何能夠使幼兒產生對音樂的興趣就尤為重要。在音樂教育中,無論是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方法還是學習氛圍,都應該盡量做到趣味化。家長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與幼兒進行音樂游戲的互動,不但能夠拉近親子間的關系,還能充分加入到幼兒的教育當中。家長還可以創造機會,多帶幼兒參加音樂會等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欣賞音樂的能力。
3.營造良好的音樂環境。鈴木認為,三四歲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學習器樂。正如在父母及家庭的語言環境下呀呀學語一樣,要想讓兒童更好更快地學好音樂,就要為他們創造學習音樂的環境,以培養孩子對音樂和樂器的興趣。父母和家庭環境對兒童學習音樂具有很大的作用。家長可以給幼兒提供一個充滿音樂的環境,讓幼兒從基礎開始培養對音樂的感知,而最基礎的感知就是“聽”。家長可以多給幼兒放各種類型的音樂,從聽開始,只有聽得順了具有一定的欣賞能力,對音樂有一定的感知后才能夠唱得出來、彈得出來甚至最后創作出音樂來。鈴木教育法不僅為培養孩子能力提供了方法,還為許多家長在家庭生活中的教育提供了行動指導。對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培養音樂才能、深挖其潛能,都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鈴木鎮一(著),卜大煒(譯).兒童早期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11).
[2]姚磊,胡穎.鈴木鎮一教育在我家[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5,(11).
作者:姜媛媛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