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藝術概論在環境設計中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人們習慣于把審美的焦點集中于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關系上,所以生活美所體現的是與生命關聯的各種生命共同體。從居室美化到工作環境,再到城市文化景觀公共藝術化,給人們提供生活安定、社會和諧的秩序感、以及生機盎然的環境氛圍和生命的意境。
關鍵詞:
藝術;環境設計;解決
藝術概論這門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理論課程。對于藝術生而言,理論性強的課程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滿堂灌的授課形式對于感情豐富的藝術生早已行不通,這就需要教師在上課時“提出問題、保留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思考后進行討論和總結。
“把某物看作是藝術,需要某種眼睛無法看到的東西,一種藝術理論的氛圍,一種藝術史知識,這就藝術界”。環境設計主要針對的是室內設計的學生,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處于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會自覺不自覺的進行各種環境裝飾。學生對環境設計藝術的提高首先要先增加理論知識,并且要增加對藝術作品的了解和理解;通過大量有代表性的作品等來影響學生在藝術上的認識;加大典型藝術作品案例的講解熏陶來積累各種素材;運用模擬環境激發學生潛在的藝術情感。未來環境設計發展會呈現多種趨勢;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注重文化內涵、地域差異化、不同設計領域的交融、藝術化等等。這些發展趨勢都將系統的解決人類內心需求和現實之間矛盾的過程。
環境藝術的最高境界在于小到一個居室,大到整個城市,既有千百種不同的各具表現力的物象形態,又有內在的秩序和綜合的整體精神。環境設計做為一種綜合的多種形態的造型藝術,在形式上更追求多樣統一與協調。例如;中式傳統室內的裝飾手法,是中國人含蓄氣質的體現。常見的有“魚”“鹿”“蝙蝠”等,原因是他們的諧音都有隱喻,代表著福氣,情操和品行等等。這些自然物為中國人借物詠志提供了極為契合的形象。在室內裝飾中,無論是商務、辦公還是居住生活,有機的借助自然物、工藝品裝飾,不僅可以獲得無形的經濟價值,同時還可獲得美學的文化,美化了生活、也扮靚了心情。
我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室內度過的,因此,人們設計創造的室內環境,必然會直接關系到室內生活,生產的質量。室內環境的創造除了與冷暖、光照等方面有要求之外,還與建筑的類型、主人的性格相適應的室內環境氛圍。從整體來說還和人類的經濟活動、價值觀念、哲學思想、民俗民風等密切相關。經濟決定藝術的發展,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在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把世俗的經濟要求用抽象的理論形式表達,把資產階級的經濟說成是一切時代、一切階級、一切人的要求。好的設計價值觀念的體現是設計師在空間作品構思過程中確立的主導思想,它賦予作品文化內涵和風格特點,令作品更具有個性化、專業化。設計所體現的哲學思想,丹納在《藝術哲學》的書中解釋到,“探求藝術發展的原因時說,藝術是由時代精神和風俗所決定的,時代精神和風俗是由環境決定的,環境又是由種族決定的。”任何一個名族的的藝術都是由名族的境況和人們的心理以及生產關系決定的。這些傾向也會因為民俗民風的不同而不同,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存在著不同的天性。所以說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環境是有多種因素相互疊加和制約組合而成的。
當環境由眾多的物體組成一個封閉的空間,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室內空間環境,室內裝飾就是美化室內空間環境,掩飾室內空間環境的缺點,突出其優點,使室內空間環境變得舒適、美觀。室內裝飾工程就是對有使用價值的室內空間環境的美化過程,是對各種裝飾材料進行技術和藝術加工,美學修飾和藝術組合的再創造過程。室內裝飾的美觀同樣表現在“內在美”和“外觀美”。
室內裝飾的“內在美”是裝飾的本質,是給人們提供精神享受的根本所在。從構成室內裝飾的材料質感上及各種造型體的集合中表現出來。同樣,室內裝飾的“外觀美也如實地襯托出室內裝飾的“內在美”。
有句話不是說:“不了解人類的過去,就不能夠認識人類的今天和未來?!睂λ囆g來說:“不了解藝術實踐的歷史,就不能夠真正理解藝術活動的規律”學習藝術概論應注意結合自身的藝術體驗。當今社會生活中,幾乎人人都離不開藝術。例如視覺文化,它不單單是一個視覺的欣賞更是一種藝術文化的傳承,在這個全新的視覺文化領域里就要求我們對藝術的基本知識理論有一個全面的認知,通過作品的鑒賞和評價一方面可以結合自身的審美加深對藝術理論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過視覺藝術的優秀作品來提高自身的藝術鑒賞力。
結束語藝術概論是藝術實踐經驗的總結。對于藝術的概念它不是永恒不變的,每個人對藝術的理解不同,有感性的理解也有理性的認識。環境設計也正是在實踐藝術的感性和理性的結合。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理解與掌握藝術概論這門課程。
參考文獻:
[1]李萍.編著.《實用美學》.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2]柳福萍.編著.《藝術概論》.上海大學出版社.2015年6月
作者:孫煜棋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