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藝術院校舞蹈表演類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通過調研藝術職業學院舞蹈表演專業“00后”舞蹈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對舞蹈表演類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現狀進行分析,將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各個環節,闡釋了推進思想道德教育的藝術化、生活化、網絡化,是培養德藝雙馨舞蹈表演人才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舞蹈表演專業;思想道德教育;現狀;路徑
思想道德教育是個系統工程,無論是專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還是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是藝術職業類院校藝術專業方面的教學,在藝術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2018年,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藝術類職業院校舞蹈表演類學生,與非舞蹈類藝術生,與舞蹈編導專業的學生,與舞蹈教育專業的學生相比,有其特殊性。這就決定了針對舞蹈表演類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須從舞蹈表演類學生的特點出發,改變目前思想道德教育與舞蹈生實際的舞蹈表演專業相脫節的現象。針對舞蹈表演類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須貼近舞蹈表演生的實際、貼近舞蹈表演專業實際情況才可能發生切實效應。考察舞蹈表演學生的特性和目前思想道德教育的現況,尋求改進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徑有重要意義。
一、藝術職業學院舞蹈表演類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
藝術職業類院校的舞蹈生不同于藝術學院的舞蹈生,也不同于綜合性大學里舞蹈學院的舞蹈生。作為藝術職業類院校的舞蹈生中最大多數的學生,舞蹈表演類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又更具代表性和特殊性。他們學習舞蹈的動機和意志力,他們參賽和演出的價值取向,他們的群體主義意識和誠信觀念,在某種程度上體現著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00后”舞蹈表演類學生習舞的意向或動機關涉到他們能否長期從事舞蹈的熱情與信念,也是他們思想道德狀況的表征。不少舞蹈表演類學生最初選擇來藝校學舞的動機是不明確的,只能稱其為意向或意愿。個別學生學幾個月后主動退學或提出調劑專業,能夠印證他們學舞最初動機的模糊性。一些舞蹈生,并不是出于本心或興趣愛好而選擇學舞蹈,他們往往把舞蹈或藝術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把工作或掙錢作為目的。舞蹈表演類學生先天的自制力較弱,而學習舞蹈后意志力會變強。從正式開始學習舞蹈的第一天起,舞蹈生需要不斷克服原有身體和心理的極限,接受超強度的訓練。舞蹈訓練所培養出來的意志力或自律能力或耐受性,使舞蹈生承受住了反復單調的訓練適合、訓練強度、訓練負荷和訓練量。舞蹈表演行業自身具有的特性,決定了舞蹈生跳舞的生涯相對是短暫的,但舞蹈生從事藝術方面工作的時間較長。有些舞蹈生畢業后,雖然不一定從事舞蹈行業的工作,但即使從事其它行業,也能夠堅持很長的時間。當前越來越功利和具有實用主義的社會風尚,嚴重影響舞蹈生的參賽或演出的價值取向。不像綜合性大學里的舞蹈生參加舞蹈比賽更多地是為了拓展自己的見識視野,大部分專業藝術院校的舞蹈生參加舞蹈比賽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總體來說,舞蹈生的參賽或參演的價值取向是以“追崇舞蹈專業技術為重”的,“認為參加舞蹈比賽、具有一定的表演能力,才是舞蹈學科的好學生”。舞蹈生的群體組織紀律性和責任感比較強,班級群體凝聚力和協同力更強。在課堂上或排練廳里或演出實踐或會操表演過程中,舞蹈生能夠表現出群體的高度一致性和協調性。排除其專業訓練或比賽需要的心態反映,即使在食堂里,舞蹈生也會整齊地坐成長長的一排或緊挨著的兩排桌前共進餐飯。另外,在宿舍或寢室文化的評比中,舞蹈系學生的寢室獲優率較高。即使畢業后,舞蹈生對母校的感激之情較深,有的舞蹈畢業生,不計報酬地回母校幫助學弟學妹排練或參加大型的義務演出。舞蹈生在考試期間很少出現抄襲或作弊行為,平時基本也不會說謊或欺騙他人。舞蹈表演類學生能夠認真地完成作業,從所交的作業中的語病或錯別字或字數來看,是獨立完成的。舞蹈表演類學生對待他人的誠信行為,會嗤之以鼻。舞蹈生的誠信行為,他們對不誠實行為的態度,反映了舞蹈生的思想道德是偏向正義的。正直率真的舞蹈生對己對人都是誠信正義的,誠信是他們安身立命與從業的根本或基石。
二、針對舞蹈表演類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現狀
藝術職業學院的思想道德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也包括其它文化課教學及專業教學時的思想道德滲透。舞蹈表演類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總體上處于良好狀態。但有些問題可以從藝術職業教育的理念、目標、內容、方法、方式等方面去尋找。長期以來,我國藝術職業院校的發展理念相對滯后,大多傾向于職業技術教育,傾向于工具理性的實用技術技能的培養訓練。對舞蹈生的專業教育,“地方院校還停留在‘技術掛帥’的概念之中”,許多舞蹈院校比較重視舞蹈專業中的技能表演,尤其重視對技術難度的訓練,影響舞蹈生從藝的動機和價值取向,弱化人文素養的養成,容易忽視美育德育的浸潤。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立德樹人的雙主體教育理念,在“重舞輕文”的舞蹈表演類學生面前,師生難以形成有效互動。科學的美育德育教育理念難以落實。從職業教育目標的角度來看,一些舞蹈院校為適應演出或比賽的需要,以培養精英的舞蹈表演人才為目標。這容易給學舞蹈的學生或家長甚至教舞蹈的老師一個尺度,“舞蹈專業只有技術技能和表演的學習是最為重要的,而文化課以及其他知識的需求則顯得不那么重要”。從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目標來看,兼有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文藝工作者、意識形態教化和政治宣傳的目的。而“00后”舞蹈生日益顯現的個性對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統一性要求有逆反心理。從教學內容上看,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過于單一化”,以對國家統編教材的言說為主。藝術職業學院思政課的教學內容與藝術生的興趣點和日益多樣化的思想訴求不十分契合。一些思政教師由于專業的限制對藝術專業和藝術生了解不多,思政課的話語體系很難深入藝術生內心。一些專題式教學所舉案例,要么與教材主題相距甚遠,要么比較陳舊,很難激發藝術生學習思政理論的熱情。不少藝術職業院校的藝術專業課堂的教學組織形式,以教師或教學視頻的動作示范為標準,學生進行反反復復的模仿。這樣的教學容易扼殺部分有想法和有個性的學生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也是“我們培養了眾多世界一流的舞蹈表演藝術家,卻沒能培養出‘世界級’的舞蹈編導”的重要原因。另外,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過于簡單化,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還停留于課堂上老師的說教”。藝術職業學院的思政教育師生間的互動,由于藝術生理論基礎的薄弱和聽課狀態等問題,而難以貫徹到底。從教學方式上看,藝術院校的專業教學走出了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綜合展演等多種模式。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面比較滯后,缺少暑期社會實踐,平時課堂實踐教學在思政課堂上也很難展開,課后藝術生們又很少關注課堂所講內容或時事熱點內容。大多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缺乏吸引舞蹈生的多樣性的教學手段,舞蹈表演類學生的思政課堂比較沉悶。
三、舞蹈表演類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路徑
如果我們所提供的教學模式與藝術生所感知到的生活體驗相差太遠,會影響藝術生對思政方面內容的認同,那么藝術生思想道德素養的提升將更難實現。在藝術職業學院,實現思想道德教育的藝術化,踐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生活化,推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網絡化,可能是化解藝術職業學院思政教學困境,提高舞蹈表演類學生美育德育的重要途徑。其一,舞蹈專業教學方面應更注重培養舞蹈表演類學生的綜合素質,扭轉過分重視打造個別舞蹈演員的精英化模式。鑒于藝術職業學院生源的差異性,考慮到舞蹈就業形勢的嚴峻,兼顧到社會對舞蹈人才的需求導向,為了藝術職業學院大部分舞蹈生的就業及再就業,我們認為藝術職業院校的舞蹈教學可制定分層教學的目標。一方面,可以培養少數舞蹈尖子生,作為歌舞團的演員的后備軍;另一方面,對于絕大多數的其余舞蹈生的培養目標,不必追求高、精、尖,更多地傾向于培養能編創、能導演、能教導、能表演的舞蹈綜合人才。在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應摒棄過于理想化的教育目標,避免“假、大、空”的政治說教,將思政教學的目標融入藝術專業元素之中,實現思政教學的藝術化和藝術專業教學的德育化。其二,切實做好藝術職業院校思政教材的校本化,盡量做到思政教學的藝術化,制定契合舞蹈表演類學生思維方式、心智結構、理論基礎的校本課程內容。一方面,思政教師要學習了解藝術專業最基本的知識,向專業教師學習了解學生需要學習編排的舞蹈劇目,從中找到思政教學的切入點或思政教學與劇目教學的結合點深入挖掘后展開教學,實現思政教學內容與藝術專業教學內容的融通。另一方面,藝術專業教學的內容也可德育化。從大思政的角度出發,專業教師可以汲取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元素充實教學內容。其三,思政教學的目的之一是教會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教師必須轉換自己講授的方法,可以讓學生來講,特別是對于藝術生,可以讓他們來表演教本中所涉及的學生感興趣能演繹的人物角色。通過“小先生制”教學,不但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體認,而且鍛煉了藝術生的其它能力。糾正刻板那些生硬模仿或死記硬背,教給舞蹈表演類學會思考問題并將想法付諸專業實踐的方法。“學習跳舞,意味著學著去思考”,讓舞蹈表演類學生學會思考,到生活中去體驗感悟。其四,在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思政教師必須改變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單一教學方式,實現線上與線下結合,課上與課下結合。除正式的課上教學之外,課后的網絡教學也是有益的補充。許多院校的思政教師利用藍墨云班課進行課前課上課后的師生互動。中國大學MOOC上的網絡公開課程師生可以互評,同學間可以進行作業的互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思政教學單一的教學方式。美育與德育是藝術類院校思想道德教育永恒的主題。思想道德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品,它關系到我們培養出什么樣的舞蹈生以及今后舞蹈從業者能否創作出為大眾喜聞樂見的有思想有內涵的優秀作品。朱載癱在《樂律全書•舞學十議•舞人》中強調:“虞書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崇尚也高尚其術以作教也”。藝術是高雅的,但是它來源于生活,雖然它可以大眾化。舞蹈生務必明晰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是高尚的崇尚的事業。徐爾充認為:“只有當一位舞蹈家充分意識到自己的神圣使命和巨大價值的時候,他(她)才能振奮精神、刻苦努力,發揮出最大的創造能力,去創造出美的藝術。”為了培養德藝雙馨的舞蹈人才隊伍,我們需要對舞蹈生進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以增強舞蹈生的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意識。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呼吁:“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必須有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家。我們的作家藝術家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進步的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參考文獻:
[1]王杰.中美綜合性大學舞蹈教育理念比較[M].人民音樂出版社,2015.
[2]韓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建構———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為例[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2017,(3):173.
[3]武艷.規范與創新:中美高等院校舞蹈教育比較研究[M].知識產權出版社,2017.
[4]韓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建構———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為例[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2017,(3):173.
[5]韓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建構———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為例[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2017,(3):173.
[7]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二七•樂類.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8]徐爾充.人體律動的詩篇———舞蹈審美論集[M].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6.
作者:孫彪 單位:浙江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