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項目專業較為單一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教育項目的專業以管理專業居多,有34個,如工商管理、會計學、項目管理、金融管理、物流管理、公共管理、航空安全管理等,占59%;工程類專業有5個,如土木工程、工業設計工程等,占9%;教育學類專業有10個,如教育學、教育行政學、英語教學,占18%;其他類占14%。地方高校開辦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教育項目的專業雷同會造成人才間的惡性競爭,也浪費了教育資源。
2.合作國家以西方教育發達國家為主由于西方發達國家有著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機制,所以成為我國地方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教育重點的合作對象。在56個辦學項目中,與澳大利亞合作的占16個,與英國合作的有9個,與美國合作的有10個。從合作的外方高校來看,有不少高校的世界聲譽一般,可以說我國地方高校在研究生教育項目上引進的外國教育資源良莠不齊。
3.招生方式以自主招生為主在我國,地方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教育按學位的類型劃分,可以分為國(境)外研究生教育和國內研究生教育兩類。其中,授予我國學位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考生參加全國統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試,并要符合招生錄取規定和要求。另一方面,授予國(境)外學位的研究生教育大多數采用自主招生的方式,招生的標準以外方高校的招生標準為主,且不能低于外方高校在本國的招生標準。目前,地方高校擁有56個項目。其中的46個項目采用自主招生的方式,其中的10個項目被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被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僅占21.7%,采用自主招生方式的項目占78.3%。
二、地方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教育項目的發展策略
1.加大支持與投入,滿足研究生教育項目的辦學需求第一,政府方面:提高對地方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教育的財政投入是發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措施。通過市場配置教育資源,利用資金調整中外合作辦學教育的分配格局,重視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項目,尤其是博士教育方面。第二,高校方面:借鑒外國優質大學先進的教育經驗,有計劃地引進海外高端人才和學術團隊。吸引更多世界一流專家學者來華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引進境外優秀教材。地方高校從合作辦學的過程中學習外國的教育理念和高效的管理方法,縮短與外國高校之間的差距。根據地區人才需求,有針對性地提高辦學層次和辦學質量。
2.立足地方需求,優化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教育項目的區域配置地方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教育發展規劃首先要考慮地方經濟發展狀況,鼓勵高等教育發展滯后地區的地方政府加大對地方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教育投資,大力支持各方面社會資本進入地方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教育領域,適當控制中外合作辦學教育發展已過渡地區的中外合作辦學教育規模,加大中央財政對西北內陸地區中外合作辦學教育方面的財政支持和師資力量支持。同時,地方高校自身也應加大對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教育的重視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資源。
3.挖掘高校特色,突出研究生教育項目招生專業的特色與優勢解決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專業結構與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矛盾需要因地制宜,按照差異化的學科專業來調整思路,根據地方高校特色進行專業結構調整以及構建新型學科是我國地方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專業結構與地區經濟發展契合的重點。加快調整地方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專業以適應區域經濟發展應該得到政府和高校的廣泛重視。
4.精選合作對象,注重合作院校的國際聲譽與辦學水平地方高校首先應該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擴大在世界的影響力,從而滿足與外國高等院校合作的條件。積極尋求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加強地方高校與國外影響力大的院校間的交流。把握與國外高校的合作機遇,派送地方高校的教師赴國外學習,加強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合作,積極參與外國高校教育合作。
5.加強監督管理,保障地方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教育項目的質量地方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教育的自主招生方式在學位銜接上有很多問題。中外合作辦學開展以來,我國政府一直秉承實現與國際社會的學位互相認同的原則,但由于國際上沒有一個普遍認可的教育認證體系,缺乏多邊和雙邊學歷互相認同的標準。因此,如何實現國內外學位對接,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仍亟待解決完善。嚴格落實地方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項目、機構的準入制度,完善宏觀行政管理系統和涉外監督指導機構和信息平臺,建立質量評估機制,加強對地方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教育的監管和評估,并向社會公布評估結果以滿足受教育者求學和就業的需要。
總之,我國地方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跨境高等教育要想達到國外的先進水平,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作者:高永紅趙興晨單位:天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