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獎助體系的研究生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2014年全面實行研究生教育收費對學校研究生獎助體系的影響
(一)對學校資助體系的影響2014年全面實行研究生教育收費前,學校已經統一了全日制學術型和專業(yè)學位研究生獎學金設置標準,碩士獎學金只設一、二等獎,其中一等獎學金獲得者可免繳學費,每月享受助學金400元/人,二等獎學金獲得者可免交學費,獎學金覆蓋面達到了100%。同時,在獎學金指導分配體系中引入在校研究生數量、高水平論文數量、重點實驗室數量、重點學科等參考指標,根據各學院的綜合情況進行分配。實行研究生教育收費后,學校對于全日制學術型和專業(yè)學位研究生設立了學業(yè)獎學金和助學金。碩士學業(yè)獎學金設立一、二、三等獎,其中一等獎學金比例為20%,獎勵金額為12000元/年;二等獎學金比例為20%,獎勵金額為10000元/年;三等獎學金比例為60%,獎勵金額為8000元/年。研究生實行全面收費后,我校碩士生學費收入的45%用于設立學生學業(yè)獎學金,55%用于學校事業(yè)發(fā)展。博士生學費收入的90%用于設立學生學業(yè)獎學金,10%用于學校事業(yè)發(fā)展。
(二)對學生的影響2014年全面實行收費后,我校碩士研究生每年需繳納學費8000元,其中20%可獲得學校學業(yè)獎學金12000元/年和國家助學金6000元/年,抵減學費后此部分學生實際可凈得10000元/年,較改革前增加5200元/年;20%可獲得學校學業(yè)獎學金10000元/年和國家助學金6000元/年,抵減學費后此部分學生實際可凈得8000元/年,較改革前增加3200元/年;60%可獲得學校學業(yè)獎學金8000元/年和國家助學金6000元/年,抵減學費后此部分學生實際可凈得6000元/年,較改革前增加1200元/年。學校目前除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獎助學金外還有相當數額的企業(yè)獎助學金,學校將統籌這些獎助學金,在獎優(yōu)解困方面發(fā)揮更大的效能。此外,學校每年設立400萬元的專項資金,提供300多個“助教”和“助管”崗位,優(yōu)先安排家庭經濟困難的研究生,力爭使每一個家庭困難的研究生都有相應的助學崗位,以緩解貧困學生生活壓力,保證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作為理工科為主的學校,我校導師承擔了大量的縱向課題和橫向課題,科研經費較充裕,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是完成導師研究課題的主要力量,我校大部分導師都為研究生設立了“助研”崗位,每月定期發(fā)放“助研”津貼;據統計,我校導師2013年共計發(fā)放“助研”津貼1770萬元,每人每月發(fā)放200元~1000元不等。全面實行收費后,我校博士研究生每年需繳納學費10000元,100%可獲得學校學業(yè)獎學金12000元/年和國家助學金16000元/年,抵減學費后此部分學生實際可凈得18000元/年,較改革前增加6000元/年。
二、對學校今后研究生獎助體系的積極思考
研究生全面收費,實行教育成本分擔制度,國家和高等學校設立了國家獎學金、學業(yè)獎學金及助學金等多種獎助形式,進而打破研究生資助體系中的大鍋飯。建立研究生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基金體系,建立起以科研工作為主導的導師負責制和資助制,實現研究生教育與科研工作的更緊密結合,進一步明確導師在研究生培養(yǎng)中的責權利,全面激發(fā)導師和研究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建立一種自我約束、平衡需求關系并確保數量與質量協調發(fā)展的長效機制和內在激勵機制。
國家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改革后,中央財政加大了對高等學校的獎助力度,學生雖然要繳納一定數額的學費,但較收費前收入有所增加;而學校方面,將學費收入的很大比例用于學生獎助后,還有一部分剩余歸學校統一支配使用,增強了學校的經濟實力。通過研究生資助改革全方位帶動校內體制改革和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現代大學制度的建立和高水平大學的建設。但改革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國家的財政投入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無節(jié)制增長;學校的經費投入也會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加大研究生資助力度需要依靠導師的“助研”津貼及社會捐助。由于目前縱向科研項目規(guī)定其人工費只能控制在一個很小的比例,因此導師難于從其承擔的縱向科研項目提供足夠經費資助研究生。同時社會捐助也需要學校增強實力,提高整體知名度,才能吸引社會各界、企業(yè)家的支持。
總之,改革的最終目的應體現在人才培養(yǎng)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的明顯提高,廣大研究生同學、導師和學校都應是改革的受益者。
作者:孫培清單位:華南理工大學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