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語文教學中的人本主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語言學習與訓練是語言教學的根本任務,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語言的學習與訓練的過程中,我們也不能忘記了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是提升學生的人格,應該說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是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春》、《荷塘月色》等文章,語言生動優美、意境深遠,給學生以熏陶和感染。語言具有整體性和綜合性,一篇文章,一個語段,甚至一句話,都是一個完整的綜合體。為實現人本教學所追求的教育目標,必須采取既符合人本教育精神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2.堅持以人為本,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萬物莫不相異,天地間是非曲直沒有兩個彼此完全相同的東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因此,在教育的指導思想上要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教什么和怎么教都要適合學生發展的需要,而不是使學生的發展適應教什么和怎么教。在教學活動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每個學生都沉浸在濃厚的學習氣氛中,學習、思考、討論、研究,發揮其聰明才智。師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既引導學生“學”,又從學生的“學”中得到啟發,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均能有所收獲,并且還能優化環境。
3.注重教學內容的人文性。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諸如“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較高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和“尊重多樣文化”等。我以為語文教學的人文性主要體現為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美好、豐富的情感,不能把語文教學的目標僅僅定位在掌握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還必須立足于“人”的成長、“人”的發展。語文教學,不只對學生的語文分數負責,還要對學生的做人、對學生的發展負責。這就是人文性的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內涵。愛因斯坦說過:“只教人一種專門知識、技術是不行的,專門知識和技術雖然使人成為有用的機器,但不能給他一個和諧的人格,最要緊的是人要借著教育得到對事物及人生價值的了解與感覺?!庇纱丝磥?,語文教學更要注重人文性的內容,豐富學生的美好心靈,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4.激發學生的主體參與行為。
語文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學與社會、生活、實踐、群眾的廣泛結合,這樣不僅可以激發課堂教學的生機和活力,加強課堂教學的應用性,而且可以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以及勇于實踐和關心社會的品質。作為教師,一方面必須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根據教學內容和課型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得到充分發揮,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另一方面,教師要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學好,都可以成為社會發展的有用人才。只要我們教師不斷更新觀念,積極實踐,使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得到充分發揮,就能促成學生的不斷進步和完善。
作者:薛媛單位:陜西省長安區韋曲街道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