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衛生人力資源和醫學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調查結果
1.1武陵山片區衛生人力資源現況武陵山片區共有衛生技術人員85081人,每千人口衛技人員數2.77人,僅為全國平均值4.36人的63.5%;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0.94人,僅為全國平均值1.79人的52.7%;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0.86人,僅為全國平均值1.52人的56.8%。懷化市311個鄉鎮醫院中,執業或助理執業醫師少于2人(含2人)的醫院有62家,沒有一個執業或助理執業醫師的醫院仍有5家。
1.2衛生人力資源職稱與學歷結構武陵山片區衛生技術人員中高級職稱3114人,僅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3.66%;中級職稱23185人,占27.25%;初級職稱36768人,占43.22%。該區域衛生技術人員學歷普遍偏低,本科以上(含本科)學歷12724人,僅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14.96%;大中專及以下學歷占主體,其中大專學歷33549人,占39.43%;中專及以下學歷38808人,占45.61%。
1.3武陵山片區醫學教育現況武陵山片區無獨立設置的醫學本科院校,目前開辦醫學類專業的高等院校僅5所,包括2所本科院校(吉首大學、湖北民族學院)、1所專科學校(懷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和2所高職院校(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另外有開辦醫學類專業的中專學校2所(咸豐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恩施州衛生學校)。武陵山片區內的2所綜合大學(吉首大學、湖北民族學院)設有醫學院,但醫學本科生的年招生規模僅600人,涉及臨床醫學、護理、針灸推拿、中醫學、醫學影像學、中藥學等6個專業,其中臨床醫學專業年招生數不足300人,且無預防醫學、口腔醫學本科專業。
1.4武陵山片區對高級醫衛人才的需求435所醫院中的385所醫院對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和全科醫學專業以本科及以上學歷需求為主,市級以上醫院對碩士研究生需求尤其強烈;326所醫院對醫技和護理人員以專科及以上學歷為主,縣級以上醫院對本科生有較大需求。被調查的435所醫院中有405所醫院要求從醫人員具備扎實的醫學理論功底,過硬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較強的應急處理能力;426所醫院要求醫務人員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與人際溝通能力,要愛崗敬業、樂于奉獻,要服從安排、安心扎根基層醫療工作。
2討論
武陵山片區是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于一體的貧困片區,由于地處偏遠,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嚴重滯后[3]。此次調查發現,該區域城市化率低,醫院環境、設施、生活條件等較差,醫務人員待遇較低,醫生晉升職稱阻力較大,導致外地區高職稱、高學歷醫務人員不愿進入該區域從事醫療工作;同時該區域醫學高等教育層次偏低、規模偏小,本區域培養的醫學生遠不能滿足老百姓的醫療需求,且大部分醫學畢業生不安心在貧困區的基層醫療機構長期服務,導致武陵山片區基層醫衛人力資源嚴重不足,尤其鄉鎮醫院醫務人員嚴重缺乏,有執業資格的醫護人員更是稀少。根據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發改委《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年)》要求,要促進武陵山片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必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示:要改善民生,保障武陵山片區老百姓的就醫質量,必須大力改善該區域衛生人力資源現狀。提高武陵山片區衛生人力資源的建議:
2.1加強武陵山片區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武陵山片區政府可依靠國家扶貧攻堅規劃,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對貧困片區醫療衛生事業的專項支持。地方醫療衛生機構可以項目建設為“良劑”,積極籌措資金,引進必要的醫療設備,加強縣級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和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擴大縣、鄉醫院門診科室、檢查項目和住院病床,同時規范村衛生所的標準化建設,全面優化縣、鄉、村診療環境,形成以縣級醫院為中心,鄉級醫院為樞紐,村級衛生所為基礎的三級醫療衛生全覆蓋的網絡和功能相對完備,設施相對齊全的縣、鄉、村三級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使武陵山片區衛生服務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為老百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經濟的醫療衛生服務,也為基層醫療機構從業人員提供更加齊備、先進的醫療服務平臺。
2.2提高武陵山片區醫務人員工作待遇要留住人才,必須提高醫務人員工作待遇,尤其要改善基層鄉鎮衛生醫院的醫務人員待遇,加強他們的業務培訓,給他們相應配套的政策扶持。在工資收入方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的工資水平,要與當地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平均工資水平相銜接,對鄉村醫生承擔的公共衛生服務等任務,政府要給予合理補助。在培訓晉升方面,政府要制定一些有針對性的優惠政策,重點加強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和護理人員的培養培訓;對長期在城鄉基層工作的衛生技術人員在職稱晉升、業務培訓、待遇政策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在對基層醫療機構核編、定編的基礎上,允許基層醫療機構直接進院校定向招聘,并給予一定的進編自主權。在執業環境方面,要提高醫務人員的社會地位,為醫務人員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一方面促進不同醫療機構之間人才的縱向和橫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冊醫師多點執業;另一方面完善醫療執業保險和醫療糾紛處理機制,保護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
2.3構建適應貧困地區衛生人力開發的醫學教育體系為貧困地區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實用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是解決衛生人力資源不足的有效途徑。因此,構建適應武陵山片區衛生人力需求的醫學教育體系至關重要。首先,要加快武陵山片區醫學院校布局結構調整,創建獨立設置的醫學本科院校,提高醫學高等教育層次,滿足該區域對高學歷醫衛人員的需求;其次是加大醫學高等院校專業點設置力度,擴大醫學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增加相關醫學類、藥學類本專科專業設置,大力發展醫學高等教育,為廣大農村培養更多留得住、用得上的醫療衛生人才;三是大力開展面向農村的高等醫學繼續教育,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全科醫學教育,與衛生部門聯合設立農村醫療衛生人員培訓基地,還可開設遠程教育、召開區域學術交流會等,切實提高基層醫療衛生人員整體素質;四是擴大高等醫學教育專業的招生規模,在積極增設高等醫學教育專業的同時,盡可能擴大專科以上層次醫學教育專業的招生規模,切實改變醫學人才短缺的狀況,以適應武陵山片區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五是開展醫學職業道德教育,在高等醫學院校開展醫學職業道德教育,教育學生提高為基層服務意識,立志為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王喜梅申小青馬曉健鄔賢斌張在其胡昌軍單位:湖南醫藥學院湖南省懷化市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