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英語創業教育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高校創業教育現狀
目前很多院校已經適時把就業創業方面的指導課納入其教學計劃。同時,組織學生到用人單位參觀實習,到人才市場親身體會,在校園內舉行用人單位洽談會等,力求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就業能力。這些都是統籌性的創業指導途徑,不能從根本上滿足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形式多樣,不斷變化的要求。
二、創業教育與英語教學
創業教育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對學生進行從事事業、企業和商業等規劃性活動或過程的指導教育。二是指對學生進行事業心、進取心和探險精神等良好創業品質的培養和教育。創業教育的主體是廣大學生他們需要學校的有效指導和培訓。
對于英語課程來說,在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同樣重要。由于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時間集中在前兩年,是青年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大學英語課程給廣大英語教師提供了一個直接參與大學生就業指導并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念的平臺。另外,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既有語言教學內容,還融合較多的人文素質教育內容,大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可以潛移默化地得到其他方面的教育。
一般來說,創業素質包括創業意識、創業品質、創業能力和創業知識4個方面的要素。這4個要素是相互結合的有機整體,每一項均有其獨立的功能和作用。創業素質的培養是人才培養的通用原則,英語人才的創業素質培養當然也無法回避這方面的問題。我國傳統的英語人才培養模式過于強調培養學生知識層面的技能,而對創業素質的培養力度不夠。高校必須積極探索創業型英語人才的培養模式,英語教師要突破以語法、句法和詞匯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式,選擇寓創業教育于英語教學之中,突出文章主題思想和語言表現手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思想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和創業教育,從而增加對自身、社會以及職業選擇的正確認識,為將來的順利成才就業打下良好基礎。
(一)培養創業態度和意識
創業型英語人才首先要具備創業意識,使自身從人才市場上的被動角色轉換為主動角色,從就業型人才轉變為創業型人才。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關鍵是要正確引導他們將自我意識轉換為創新意識和創業意識。自我意識是人的自覺性和自控力發展的前提,是改造自身主觀因素的有效途徑,引導著個人的自我監督、自我完善和自我實現。教師要引導學生認清自己的優缺點,找到實現自我的可能途徑,引導學生根據各自的專業特長,并結合社會需求定位個人的發展目標和創業目標,使學生由知識的擁有者變為社會生產力的創造者。
(二)培養創業心理品質
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還必須培養其創業品質,也就是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創造力的源泉和靈魂。創業型人才要根據外界環境隨機應變,并能擺脫舊思維慣性和定勢,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可以在學習知識并吸收知識的過程中得到訓練與提高。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表達獨到的見解并給予適當的鼓勵,注重強化對學生思維模式的訓練與培養,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他們自覺自主地從事學習和思考,充分尊重、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引導其學習興趣轉化為創業志趣,從而實現自我發展和完善。
(三)增加創業教育內容
新時代的大學英語教育應該注意加大創業教育的力度和深度,逐漸分層次、分階段增加創業教學內容,突出面向培養創業型人才的教學目標和理念。在教學中必須突出創業素質課程的地位,改革教學方法,把教學重心放到技能培養和創業素質培養上大學英語課程設置上,在講授英語課程規定的知識同時,開設其他相關的知識課程,把創業素質培養的計劃轉化為具體的實踐教學活動,使創業素質教學真正成為英語教學的必要補充。要將教師指導性教學與學生主動性學習有機結合,幫助學生逐步形成創業意識與創業心理品質,更好地學習與掌握創業知識和創業技能,不斷提高創業基本素質和創業實踐能力。
(四)培養創業創新能力
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與學生的實踐訓練相結合,使他們真正具有創業能力,把握機會,善于組織,敢于創業,善于創業。要培養人才的實踐創業能力,必須積極借鑒有效科學的培養模式。具體來說,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1)開展創業模擬試驗。(2)增加創業設計內容。(3)廣泛開展創業實習。創業型英語人才在調查和實習的過程中,必須學會把專業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專業和行業發展相結合,專業和創業生長點相結合,并認真分析國際、國內政治、經濟、社會形勢,開展主題鮮明的社會調查活動,從而在社會中尋找創業意向和創業機會,為自己實現真正的創業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學校作為育人的主要場所,也要積極為學生提供合適的條件,比如邀請一些創業成功者為學生現身說法,廣泛組織學生開展創業實踐或實訓,提供可靠的創業實踐的時間、場地、設施和資金,建立大學生創業園或創業實踐基地,拓寬實踐活動的內容和渠道,培養學生的創業興趣和創業實踐能力。具體到英語教學上來,就是要利用成語、詩歌及美文鑒賞等內容讓學生感悟做人的道理和成功的秘訣,進而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磨練斗志,提高思想覺悟和人文素質,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觀念,使他們立志、懂禮、誠信并學會與人相處,從而在真正意義上提高其就業的競爭力和成功率。
(五)因材施教,分層指導
大學英語屬于公共課程,各個專業的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音樂、美術、體育等專業的學生基礎較差,計算機、法律、社區等專業學生英語水平較高。針對這種實際情況,既要完成整體教學計劃,又要在大綱、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測試方法等方面做出調整,適應不同水平學生的需要。
在英語教學中應給不同專業的學生增加些專業英語及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介紹,例如給音樂專業的學生補充音樂方面的專業詞匯等。美術專業學生可以向他們介紹國內外著名畫家及相關作品。體育專業學生補充體育專業英語知識。文秘、法律等專業的學生補充英文信函及法律文書的閱讀及寫作等。只有這樣才能使不同基礎、不同層次以及不同專業的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樂趣。
四、結語
即對創業教育大學英語教師應該擺脫單純教授學生語法和句子的傳統教學模式,抓住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把創業就業教育融合于英語教學之中,幫助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創業觀,同時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其學習效果,如培養不僅懂得英語知識和專業知識的人才,還要擁有創業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強烈意識,具有獨立人格,懂得與創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同時具有一定的社會實踐能力,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創業型英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