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英語課堂育人場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德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要完成基礎教育任務,加強素質教育,只靠每周一節的班隊課和每學期開展幾次活動來完成是不夠的。在各學科的教學中滲透德育,是德育的重要途徑。寓德育于各學科教學之中,是德育與傳授知識相結合的有效方法,它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語作為一門學科,我們除了要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能力與知識的訓練外,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也要同時滲透德育教育的不同內容,讓學生在自然滲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并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意識,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從而把英語課堂打造成一個育人的殿堂。筆者在英語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這方面的嘗試。
在詞匯教學中,嘗試無痕教育在牛津初中英語教材中,我們會接觸到大量的詞匯,尤其是形容詞,有褒義和貶義之分。如果僅僅是用書本上教授的這些單詞來談論書本上虛擬的幾個人物,而不直接聯系到學生自身的行為與舉止的話,那么就錯失了進行德育滲透的良機。如牛津英語9AUnit1Sign中,出現了大量描述人的性格特征的形容詞,如energetic、active、patient、confident、modest、helpful、stubborn、selfish、impatient等。在教學這些詞匯時,筆者先讓學生把這些詞匯按褒貶分類;然后讓他們用這些詞匯來談論自己和身邊的同學并給出事實理由;再提問:Whoisthemosthelpful/active/kind/selfish/...studentinourclass?讓大家評選出每一方面表現優秀的學生榜樣;最后,結合書本內容告訴大家在本單元教學結束時,我們要評選出一位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秀的學生會主席的候選人,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兩周內好好表現。這樣,學生不僅在談論中鞏固了這些詞匯,又在事實面前看到了自己與別人的優缺點,看到了差距,從而起到了自我教育和榜樣教育的作用,而在英語的氛圍中談論自己的不足也不會出現尷尬,并且在好勝心的作用下,人人爭當候選人時,學生就會表現優異,從思想意識到行為舉止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改進,效果遠比平時蒼白無力的說教要好得多。在語法教學中,培養自理能力語法的教學比較枯燥,教條主義的成分比較多,但是在固定的語法規則中,我們可以加入不同的語言,滲透不同的德育內容,使語法課生動起來。
比如在教can/could表示能力的語法內容時,筆者想到了班上很多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差,他們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時時處處依賴著父母,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急需得到提高。于是筆者設計了問卷調查,上面羅列了許多涉及到生活自理能力的問題:Canyoucook?Canyougotoschoolalone?Canyouwashclothesforyourself?Canyoucleanyourbedroom?Canyoudoyourhomeworkalone?Canyouswim?Canyoulookafteryourmotherwhensheisill?Canyouhelpothersinneed?等等。如果某一個問題的答案都是Yes,就再問Whencouldyoudoit?來比一比誰先學會做這件事。通過調查他們自己和身邊的同學所擁有的不同能力,告訴他們:想要獨立地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首先要學會生活自理。如果大部分答案是Yes,那么他的自理能力就很強;如果有一半答案是Yes,那么得加油了;如果只有一小半答案是Yes,說明他的自理能力很低,以后很難在社會上獨立生存,得好好努力學會生活自理了;因為人活著,這些最基本的自理能力是必需具備的。還可以統計誰的Yes答案最多,評選出自理能力最強的學生;還可以評選出一周內誰學會做的事情最多;以此來激發同學們的競爭意識,增強他們的自理能力。在Freetalk中,守望理想信念理想和信念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遠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能點燃人生的激情,激發人們的才智,激勵人們奮發向上。青少年時期,是播種理想、確立信念的黃金時期,是規劃未來、設計人生的關鍵階段。在英語課堂的Freetalk這一環節中,隨著所學語言越學越多,同學們就Whatdoyouwanttobewhenyougrowup?Andwhy?這個日常問題,隨意地、輕松地談論著理想,聯系到職業,在反反復復的侃侃而談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理想信念。比如有的同學會說:“IwanttobeadoctorbecauseIwanttosavesickpeople’slives.”也有的說:“IwouldliketobeasingerbecauseIlikesingingandIcansingwell.Iwanttosingforpeople.”等等。最后還要告訴大家:不管你們現在有什么樣的遠大理想,想要實現各自的理想,目前迫切要做的一件事就是:workharder。
在話題談論中,強化生命意識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青少年學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長,涉及億萬家庭的幸福和正常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而他們正在成長之中,相當一部分學生還不具備足夠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需要學校、家庭和全社會的關愛。比如在談論大火中救人、臺灣地震、暴風雨襲擊等這些話題時,筆者補充了遇到火災、地震、暴風雨等情況時如何逃生自救的小貼士,讓他們學習更多的安全防范知識,學會珍惜生命、愛護生命,學會自我救助。如:當你遇到火災時,如何自救?(1)call119forhelp.(2)匍匐前行,濃煙從上往下擴散,越近地面,濃煙越稀薄,呼吸較容易,視野也較清晰。(3)如果出口堵塞了,則要試著打開窗或走到陽臺上,走出陽臺時隨手關好陽臺門。(4)失火時,應盡可能利用室內的水和濕毛巾、布織物等,掩住口鼻。因火場煙氣具有溫度高、毒性大、氧氣少、一氧化碳多的特點,人吸入后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燙傷或神經中樞中毒。(5)向木材及門窗潑水防止火勢蔓延,用濕布堵住門窗、門縫,以阻止濃煙和火焰進入房間,以免被活活燒死。(6)如果居住在樓上,而該樓層離地不太高,落點又不是硬地,可抓住窗懸身窗外伸直雙臂以縮短與地面之間的距離。如果樓層高就不要跳了。自制器材,滑繩自救。你可以迅速利用身邊的繩索或床單、窗簾、衣服等逃生。
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健康心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及價值觀念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它們會以各種途徑和方式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但由于他們不成熟,世界觀尚未形成,加上過重的學業負擔,他們常常感到茫然、困惑和煩惱,甚至產生心理問題和疾病,干擾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在9AUint3Teenageproblems的閱讀文章中就出現了青少年學生面臨的煩惱和困惑,文章中用給青少年工作者寫信求助的途徑解決了問題。課堂教學中,筆者向學生收集了各種各樣他們自己面臨的困惑,并告訴他們每個人都會有困惑與煩惱,有問題時要懂得尋求正確的方法為自己解壓。除了給一些普遍問題提出一點有效的建議外,筆者還給出了解決問題的其它途徑:1.把自己的困惑告訴同學或朋友,向他們征求意見;2.告訴父母,向父母求助;3.告訴老師,可以用紙條或周記的方式,老師往往會給予正確的解決方法:4.還可以寫信或發email給電臺或雜志的有關欄目;5還可以在網上發貼子,讓廣大網友為你出謀劃策。總之要讓他們清楚地意識到有問題時一定要及時求助,從而得到有效的幫助,同時要增強自我調節的能力,杜絕出現極端的想法,做到防患于未然。總之,道德教育和學科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我們應堅持在平時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運用和發揮學科德育功能,讓英語課堂真正成為一個育人的殿堂,幫助學生養成謙虛、勤奮、勇敢、勤勞、自信、積極向上等優良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