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英語教育現狀及解決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英語成為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而如何提高英語交際能力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我國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導致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低下。文章分析我國英語教學現狀,探討如何改善我國英語教學現狀。
【關鍵詞】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素質教育的推廣,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已不適合學生發展需要,不僅教學效率低,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受限。在英語教學中,以新課程理念為基礎建立一種全新的生態課堂,改善師生關系,提高教學質量,積極改變我國英語教育現狀。
一、我國英語教育現狀
1.教學方法單一,教學設施陳舊。英語教學實行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學生多被動接受知識,導致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氣氛低沉、教學效率低下。課堂上教師單純依靠板書和口頭教學,學生花費更多精力和時間摘抄知識內容,失去了獨立學習和思考的機會。此外教學設施陳舊,難以開展聽說讀寫訓練,使學生缺少聽說鍛煉機會,阻礙了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2.教學評價大眾化,課堂反饋單一化。教師對學生回答和表現做適當的評價,是英語課堂教學交流的表現形式。英語課堂反饋分為積極反饋和消極反饋。實踐證明積極反饋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但太過機械化,thankyou、good、verygood,這樣簡單的評價并不能實現積極反饋的效果。一些教師喜歡使用點名回答的提問方式,若被點到的學生回答不出來,就直接讓其他同學代答,這不僅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機會,長此以往也會打消學生學習積極性。
3.忽略學生水平,一刀切的教學。部分教師沒有按照學校教學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仔細研讀,認真備課,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在課堂上經常是想到哪說道哪,天馬行空,完全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快速教學導致部分同學一節課下來,不知道老師在講些什么,學生對英語失去了學習興趣,影響學習成績。英語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師光靠一張嘴是很難讓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的,在教學過程中加強聽說讀寫訓練,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4.教學重點不明,提問隨意化。英語教學中教師著重強調語音標準化、語法標準化、單詞記憶、文章閱讀等問題,花費大量時間來糾正語音語法,減少學生的課堂實踐機會,學生花費更多時間在英語學習上,卻沒有提高英語學習水平。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也沒有什么質量,為了節省教學用時,在提問時通常是提問學習好的學生,給學習差的學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養成學生懶于思考的習慣。
二、提高我國英語教育質量策略
1.改變教學模式,完善教學設施。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多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隨著師資矛盾的突出,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教學發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改變英語教育現狀。不斷強調以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為主導思想,以提高對英語專業技能和綜合技能的培養,更好地適應網絡化、個性化的英語教學。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廣泛應用,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更加開放的教學空間實現了學生最大程度地個性化學習。多媒體教學模式真實化的語言環境,有利于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
2.加強情感投入,培養學習興趣。教師情感投入是英語教學的基礎。在教學中深入了解學生、關心學生,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教師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對學生關愛有加,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及時了解學生思想發展動向,并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和教育。提高教師對學生的信任,信任是學生努力和前進的動力。學習興趣是英語學習的保障,是教師發揮學生引導作用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前提。利用各種非智力情感因素,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3.積極肯定評價,培養學生自信。積極肯定評價,培養學生自信。老師在提出問題后,一定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總結,對于回答好的同學給予總結、表揚,鼓勵學生再接再厲,爭取下次有更好的表現;對于回答不完整的同學首先要對他敢于積極思考、勇于回答問題的行為給予肯定,并對回答不到位的地方進行補充,期待以后有更出色的表現,增加學生學習信心。
4.提高教師技能,壯大教師隊伍。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與教師豐富的知識和嫻熟的技巧密切相關。優秀的教師不僅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獨特見解,教學方式實用性和可行性也更強。在英語教學中上,把專業的知識和技能融入其中,充分考慮到社會和學生需求,提高話語的可行性和實用性,進一步確保英語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加強自身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學校也要積極吸收高質量人才,提高師資力量。
三、結語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中國與國際交際的日益密切,使培養學生聽說能力成為英語教育發展的重點。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保證學生能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使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流,展現我國的文化實力。針對英語教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重點做出改變,課堂教學教師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為主,努力為學生提供鍛煉機會。
參考文獻:
[1]文秋芳,任慶梅.大學外語教師互動發展新模式下一線教師的專業成長[J].中國外語教育.2011(01).
[2]王薔,張文華,林周婧.高校與基礎教育教師合作行動研究的實踐探索[J].課程•教材•教法.2010(12).
[3]于蘭.建構主義視閾下第二語言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6
作者:馮國麗 單位:惠東縣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