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Sibelius在音樂藝術課程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賀希格圖單位:內蒙古民族大學音樂學院 音樂理論課是一門嚴謹而技術含量很高的專業課程,多年以來一直已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理論為主,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我國的音樂教育領域也發生著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教育思想和觀念的改變,使人們思想意識不斷開拓創新,從而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不斷涌現。逐步實現教育現代化成為可能,把握音樂教育動態和前沿,研究音樂教育改革成果和教育改革思路。在音樂理論教學中充分運用數字化教學手段,已成為當今高校音樂理論課教學改革的重要領域。 在《視唱練耳》、《和聲》、《配器》《作品分析》及《創作》等課程的教學中,逐步推廣并實施數字化教學即——sibelius音樂教學。數字音樂技術在音樂理論教學過程中的運用是非常必要性、可行的,這一技術運用,可以增強和聲、視唱練耳、曲式、作曲等理論課教學的形象性、準確性、趣味性、靈活性。有機的音樂理論與音樂實踐相結合,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并逐步完善音樂理論專業數字化教學科研團隊建設,同時要求我們的理論課教師都能掌握和運用相關音樂軟件,如作曲軟件、音頻軟件及Sibelius等打譜軟件的使用等。 一、Sibelius音樂教學軟件 Sibelius音樂教學軟件是目前較為先進的作曲軟件,此軟件原為專業作曲使用,同時也可以運用于音樂理論的課堂教學中,Sibelius音樂教學軟件使用簡便,它是將復雜的音樂理論融貫于形象又生動的音樂畫面中,使課堂教學效果直觀而通俗易懂。 Sibelius音樂教學軟件擁有豐富音響和動態曲譜功能的綜合音樂軟件,是目前功能世界上最強大的樂譜制作軟件之一。它具有十分完備的樂譜標記,可以編寫各種五線樂譜。 可以同時編寫多個不同聲部的樂譜,有繪制總譜和分譜功能,并支持MIDI樂器、電腦鍵盤及鼠標錄入,可以自動識別掃描樂譜,能夠快速實現樂譜數字化及資源共享。并內置128標準GM音色,60余種制譜格式,可將樂譜直接轉化為以VSTI為虛擬樂器演奏的音樂,使作者可以聽到自己輸入的旋律。 二、當前高校音樂理論教學的現狀分析 當前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民生產總值日益提高,但是對/百年大計、重中之重0的教育事業上的投入在卻非常有限,這就是我們教育事業的滯后最大問題。從而導致了如下問題 (一)教學模式的滯后高校音樂教育仍然處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音樂理論教學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急需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學模式與方法,應大力推廣和運用當今最新的教育教學模式與方法,以此來推動音樂教育的正常發展。 (二)教學設備的問題當代音樂理論課教學對設備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高新技術做輔助,目前我們的課堂教學設備遠遠落后于現實的要求,教學質量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 (三)師資力量的不均衡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存在差異,缺乏對新技術、新技能的掌握和運用,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Sibelius音樂軟件在教學中的應用 (一)《視唱練耳》教學與數字化音樂模式的應用在視唱練耳教學中保持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將Sibelius音樂教學手段引入課堂教學過程中,從而要求專業教師掌握相關的數字化教學手段。Sibelius音樂教學模式的引入,改善了傳統授課的單一模式,豐富了課堂訓練方式,豐富了聽覺訓練。 1.培養學生視唱聽辨能力在視唱訓練中避免使用傳統的單一鋼琴音色,運用不同音色、音程、和弦、旋律、節奏,可運用帶有伴奏的視唱練習。也可以對視唱曲與練耳內容進行改編或重組。其優點在于音準、音高、節奏及速度準確,訓練內容豐富多樣。 2.培養多聲部聽辨能力在多聲部視唱教學中,運用不同風格的打擊樂器演示,讓學生體會不同的音色和節奏對比,提高多聲部聽覺意識。其次,通過有伴奏視唱教學,將視唱練耳融入音樂作品中,從而把不同聲部從整體中剝離出來,加強了學生對每個聲部的把握能力。 (二)《和聲學》教學中數字化技術應用和發展《和聲學》是音樂教學中的基礎學科,也是學習復調、曲式、配器等課程的前提條件,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傳統的和聲教學存在著很多問題,如只強調寫作的方法與要求,不給學生進行譜例示范,學生聽不到和聲的實際音響效果,使和聲教學成為“紙上談兵”“無聲音樂”的空洞理論,完全失去本質的意義。Sibelius音樂軟件在和聲教學中應用,能夠把復雜的和聲進行以不同的速度演奏出來,也可將聲部移高移低,或復制拼貼等等。較好地解決了和聲教學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環節,學生從聽覺體會與視覺印象得到溝通,改進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和聲教學效果。 (三)《配器法》教學中數字化技術應用和發展《配器法》是音樂高級理論課程之一,學習配器首先要了解樂器法,即熟悉樂器的性能、音域及演奏技法,對于大多學生來說是吃力的一件事情,而利用Sibelius音樂軟件進行配器課教學可以填補這些方面的不足。例如:對不同樂器組的音色混音,不同樂器的音色混音,對同一樂器不同音高及不同樂器不同音高的運用等。在配器教學中如何了解和掌握總譜讀法是這一門學科的關鍵所在,Sibelius音樂軟件擁有大量的制譜模式,我們可根據自己的要求選擇不同的配器模式進行創作。在配器的過程中將樂隊縮譜也可隨意進行拆分組合,直到滿意為止。可以隨時視聽樂譜了解配器效果的有劣,極大的豐富教學手段和效果,做到視聽結合,從而使是配器教學充滿創作力和想象力。 (四)如何運用Sibelius音樂軟件指導音樂作品的創作音樂作品的創作是抽象的、非理性的思維過程,是一個動機的不斷產生、重復、演變和發展的軌跡,音樂創作也是音樂教學中最為高端的技術環節,以往的教學過程是手寫為主,對單聲部作品來說通過鋼琴或其他樂器輔助,對作品的整體音響效果有一個相對的印象,而不能較全面把握稍大一些的多聲部音樂作品,用Sibelius音樂軟件進行創作時,可隨時感受自己的創作過程,把握旋律發展變化的軌跡,如何布置和聲連接與進行,在縱向和橫向上的織體交替,監聽整體音響效果。 Sibelius軟件最大的優勢在于管弦樂隊的創作和編創方面,首先,在Sibelius中自帶了管弦樂隊中常規樂器的音色,聲音雖然不能和真實演奏相比擬,但是它可以幫助那些初學管弦樂寫作的學生在寫作時就能夠粗略聽到自己的音樂,從而不斷實現修改的可能。一般情況下,學生在獨立手寫完譜面后是不可能通過樂隊演奏聽到自己的作品的,因為這其中牽涉到較為高昂的經濟費用,但是Sibelius則可以讓學生聽到聲音,從這一層意義上講就無形中增強了學生寫作的自信和興趣;其次,在Sibelius中修改起來非常的方便,比如在增減小節、音位移動、調性轉換、樂器增減等方面都遠遠超過手寫改動,只要在相應的地方做相應的操作就可以了。 總之,Sibelius音樂軟件自產生到現在的一二十年中,其運用范圍已經涉及到了音樂教學和音樂創作的方方面面。但是,在我們硬件和軟件發展相對較為滯后的地區進行全面的運用還有待大力提倡。教師隊伍的發展不僅僅體現在學歷和教學經驗諸方面,還體現在不斷地學習和接受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思想方面。夜郎自大的態度要不得,教師必須在最短的時間里全面提升自己,其中就包括在先進的教學科技軟件的學習和使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