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大學生看音樂短視頻成癮心理現象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以300名A大學本科生為對象進行調查,結合開放式問卷與具體經驗,從焦慮維度、睡眠維度、人際關系維度三個方面,對日觀看音樂社交短視頻的時間量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采用問卷調查法進行定量統計,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驗證。結果表明,日觀看時間量與這三個維度具有顯著性差異,觀看短視頻的日觀看時間越長,焦慮、失眠、人際關系問題越嚴重。
關鍵詞:音樂社交短視頻;觀看成癮;心理指標;大學生
1研究問題
大學生心理調查工作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大學生心理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課余的大多數時間被智能移動終端占據,其中用于觀看新興類型的音樂短視頻APP的時間超過手機總使用時間的40%,大學生總體用于觀看音樂短視頻的時間呈直線上升趨勢。觀看“抖音”成癮的行為是心理指標不正常的一種潛在表現。針對大學生觀看音樂短視頻成癮問題的研究較為少見,鑒于此,本研究聚焦大學生觀看“抖音”成癮問題,采用問卷調查法,探索觀看音樂短視頻時長對心理指標的影響,并分析“抖音”APP引發大學生群體觀看成癮問題的成因。
2概念界定
音樂社交短視頻音樂社交短視頻指一種視頻長度以秒計數,依托手機快速拍攝和美化編輯,結合音樂形成的新型短視頻模式。拍攝者可通過美妝、舞蹈、配音等方式在15秒的音樂短視頻作品內進行展示,同時可以隨時上傳,可實現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進行實時分享和無縫對接,主要以手機APP為載體?!岸兑簟睂儆谝魳范桃曨lAPP中的新生力量。觀看成癮觀看成癮是指一種通過長時間觀看短視頻行為所形成的超乎尋常的習慣性和嗜好,這種習慣性和嗜好是通過觀看視頻時大腦中樞神經被刺激所產生愉快感或興奮而形成的。由于音樂短視頻時間短,刺激較為直接且具有多樣性,觀看易產生習慣性與依賴性;習慣性刺激突然中斷,可能會因上癮程度而產生焦慮甚至抑郁等心理問題。通過調查,將每日觀看音樂短視頻兩次及以上,每次觀看不少于30分鐘,且通過短視頻量表測定分數>57.76的現象,定義為音樂短視頻觀看成癮。據資料顯示,觀看“抖音”的大部分用戶年齡在24歲以下,其中以有大量空余時間的大學生群體為主,并且相當部分大學生存在每天花費兩小時以上去看“抖音”的觀看成癮問題。心理指標心理指標是通過測定一些心理學中的元素去衡量個體心理水平是否正常的標志,如焦慮水平、抑郁水平、性格內外傾、神經質水平、精神質水平等。通過研究觀看音樂社交短視頻成癮現象,為網絡成癮問題提供新的研究側面。張志松、李福華將焦慮維度、睡眠維度、人際關系維度作為成癮問題的三個研究側面去研究網絡成癮問題,這三個研究側面同時適用于研究音樂短視頻觀看成癮問題。焦慮維度是指由于長時間觀看音樂短視頻行為停止后,直接刺激停止,與現實生活產生落差,同時責備自己在觀看音樂短視頻上花費大量時間所產生的一種煩躁情緒,其中含有焦急、掛念、憂愁、不安、緊張等成分。睡眠維度指由于長時間熬夜觀看音樂短視頻引起的睡眠不足現象。人際關系維度是指由于長時間觀看音樂短視頻,減少與他人交往和溝通時間,從而人際關系下降的現象。
3研究方法和研究過程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并采用SPSS19.0對問卷進行整理與分析。研究對象本研究以A大學本科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共回收問卷320份;有效問卷300份,問卷的有效回收率為93.75%。其中一年級學生93人,占總體被試人數的31%;二年級學生122人,占總體被試人數的40.7%;三年級學生68人,占總體被試人數的22.6%,四年級學生17人,占總體被試人數的6.7%。其中男生為123人,占總人數的41%;女生人數為167人,占總人數的59%。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了自行編制的音樂短視頻觀看成癮程度問卷,問卷參照《癥狀自評量表SCL-90》,依托由臺灣的陳淑惠編制,樊富珉、白羽修訂的《中文網絡成癮量表修訂版(CIAS-R)》進行編制。該問卷被多次用于網絡成癮問題研究,被證明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陳淑惠教授兩次在臺灣大學的施測結果的再測信度為0.83。通過參考其中強迫性、睡眠和人際關系、抑郁等分量表編制而成,并經過多輪試測和修改,最終形成音樂短視頻成癮量表,量表包括26個問項。研究過程筆者在A大學隨機發放調查量表320份,在排除無效問卷的基礎上,利用SPSS19.0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分析結果顯示KMO指數為0.867,巴特利特檢驗值為0.000,適合做因子分析。量表可以分為五個主成分,分別代表抑郁維度、人際關系維度、焦慮維度、睡眠維度、強迫維度。同時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對長時間觀看音樂短視頻成癮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4研究結論與討論
大學生音樂社交短視頻觀看成癮的基本情況根據音樂短視頻觀看成癮程度問卷的測量結果,把300名大學生分為音樂社交短視頻觀看成癮組和音樂社交短視頻觀看非成癮組,成癮組共計92人,占被試總數的30.7%。其中具有輕度音樂社交短視頻成癮傾向者(即總分介于57.76~63.23之間)共有69人,占被試總數的23%;觀看音樂社交短視頻成癮的高危險群(即總分在63.23以上)共有23人,占被試總數的7.7%。非成癮組共計208人,占被試總數的69.3%。為考察性別對觀看音樂社交短視頻成癮現象的具體影響,對已觀看音樂社交短視頻成癮的男女大學生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分析比較。結果顯示,大學生觀看音樂社交短視頻成癮存在一定的性別差異,女生較男生更容易觀看音樂社交短視頻成癮,更易出現人際關系、強迫、焦慮、睡眠等方面的問題,具體情況見表1。
對心理指標的影響
為考察日觀看音樂社交短視頻的時間長短是否與焦慮、強迫、抑郁、睡眠、人際關系維度存在關系,以日觀看時間為變量,對焦慮、強迫、抑郁、睡眠、人際關系分別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發現,觀看音樂短視頻的時間對焦慮水平和睡眠有顯著影響,對人際關系有非常顯著影響,具體情況見表2。大學生使用音樂短視頻APP的原因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使用音樂社交短視頻APP的原因可以歸納為四點。1)用戶的關注度與參與度較高?!岸兑簟币子诓僮鳎?5秒可錄制視頻,滿足自己渴望被關注的需要,獲得存在感和滿足感。2)線下線上宣傳好。被調查者部分是因為自己的偶像推薦宣傳,或是電影院宣傳。3)為了更加迎合人群。日?;钴S“抖音”APP的人數為百萬級,身邊朋友都在玩,不玩不符合網絡主流。4)短視頻內容多樣化,符合自己的心理獵奇需要。5討論在此次調查中,300名大學生中已有92人在問卷分數上顯示其觀看音樂社交短視頻成癮,其中69人輕度成癮,23人重度成癮。觀看音樂社交短視頻成癮人數占被試總人數的30.7%,說明在大學生中存在較嚴重的觀看音樂社交短視頻成癮現象,這和國內相關研究相近。為獲得大學生觀看音樂社交短視頻成癮人群的一般特征,對觀看音樂社交短視頻成癮人群進行分組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因素對觀看音樂社交短視頻成癮是有影響的。大學生觀看音樂社交短視頻成癮的性別特征在大學生成癮群體中,女生的成癮比例要顯著高于男生,這是因為相對男生而言,女生對手機APP的依賴性更強。在大學生群體中,女生單獨解決問題的能力較男生要弱,在生活中遇到問題而又無法解決時,更希望通過手機中的刺激性強且內容豐富的音樂社交短視頻APP去尋求一些幫助與社會支持,從而導致女生較男生而言更易成癮。男女生觀看音樂社交短視頻成癮的差異,還與短視頻的內容有關。音樂社交短視頻中較多的是美妝、穿搭教程等更加針對于年輕女性的內容,更符合女性的身心需求,女生具有更強的對音樂社交短視頻內容了解的好奇心,很容易沉陷于這種看起來能學到知識和增長見識的短視頻中去而難以自拔,更希望通過觀看短視頻去打發自己的課余時間。同時,這種多元化的直接刺激極大地填補了她們日常生活中的空虛,通過觀看音樂社交短視頻更易引起興奮和刺激。而男生對音樂社交短視頻的敏感度更低一些,相對不容易深陷其中。
日觀看時間量對大學生身心狀態影響
通過短視頻觀看成癮問卷可以分析出日觀看短視頻的時間越長,引起焦慮、睡眠和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的可能性越大。隨著日觀看音樂短視頻時間變長,大腦習慣了這種短期的刺激,當這種刺激突然停止后,現實生活會與多元化刺激產生落差,刺激的停止和落差的形成可能會導致焦慮的情緒。同時,隨著觀看音樂社交短視頻的時間越長,由于刺激的連續性,多數觀看者的潛意識層面不愿停止觀看,熬夜觀看音樂短視頻,使睡眠時間被迫減少,而由于睡眠不足,導致課堂上注意力分散,進而出現學習成績下降等問題。長時間觀看音樂社交短視頻,形成一種自娛自樂的生活方式,客觀上減少了與他人溝通和交往的機會,久而久之,人際關系下降。6對策大學生應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首先,大學生應學會正確對待和處理生活與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與挫折,自覺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大學生應對音樂社交短視頻具有客觀的認識,在觀看短視頻舒緩壓力的同時,也應注意觀看成癮的不良后果,合理掌控視頻觀看時間,不斷提高適應能力與交往能力。其次,大學生應多參加學?;顒雍蜕鐣顒?,學會在活動中實現自我進步與成長。同時,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加深對社會的認知與理解,在增長才能的同時,兼顧對自身品格的培養,在努力參與社會實踐中獲得自我效能感和達成自我實現的目標。
重視家庭的教育作用
家長應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同時營造和諧、平等的家庭氛圍,幫助大學生在人格方面不斷地成長、成熟。在對成癮組被試進行成癮原因的調查時發現,父母與孩子溝通不足且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是導致親子關系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家長應多與孩子交流,用自己的行動和言語去影響孩子;多鼓勵孩子參加社會活動,在增加社會歷練的同時去積累社會經驗;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手機使用和短視頻觀看習慣。加強學校教育作用首先,學校應積極開展素質教育,在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同時,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其次,學校要加強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輔導,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大學生群體,可以有效減輕其與人交往所形成的心理壓力,有利于其健康心理的形成,滿足人際交往的需要。此外,還應該多培養和輔導學生養成良性興趣愛好,讓學生有機會發揮特長,讓學生獲得自我悅納感的同時去不斷增強自信。
參考文獻
[1]田高潔.互動儀式鏈視角下的音樂短視頻研究:以抖音App為例[J].新媒體研究,2018(4):22-23.
[2]鄧林園,方曉義,蘭菁,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青少年網絡成癮預防干預中的有效性初探[J].心理研究,2013(1):75-81.
[3]鄧林園,方曉義,萬晶晶,等.大學生心理需求及其滿足與網絡成癮的關系[J].心理科學,2012(1):123-128.
[4]羅喆慧,萬晶晶,劉勤學,等.大學生網絡使用、網絡特定自我效能與網絡成癮的關系[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0(6):618-626.
作者:張宇晨 劉學敏 陳萬琪 單位:佳木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