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共英語教學中職業素質培養路徑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當前,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越來越需要國際化的人才,職業技術人才一直都是社會重要的人才組成部分。高職人才教育培養的人才,如果要適應社會需求就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因此,加強我國高職教育中英語與職業素質的關聯性培養,提升英語化職業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一)課程目標偏離職業素質要求在課程目標的設定的時候,雖然高職英語、本科英語都是重要的培養計劃課程,都被納入了必修課程,但是英語課程上主要也是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仍然是以語句、語法等培訓為主,缺乏對英語實用的培訓,特別將英語與職業素質相結合的培訓,這就導致培養的學生就缺乏具有英語背景的職業技能,難以滿足社會上崗位的需求。
(二)教學模式偏離職業素質要求高等職業教育在進行英語課程設置的時候,很多大量照搬本科英語課程的授課模式,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進行英語的文化知識、口語、聽力等學習,但對于與職業相關聯的英語學習幾乎沒有。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少了對職業關聯性的學習,在往后的崗位上在遇到需要通過英語能力去解決的職業技能問題的時候就不能有效應對,在國際化的環境下就不能游刃有余。
(三)基礎建設不滿足職業素質培養要求高職院校在進行英語職業化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進行配套,但是往往很多院校在基礎設施上十分的薄弱,造成這樣的原因既有高職院校認識上的因素也有經費短缺有關。就造成高職院校的硬件設施不足,導致職業院校沒有專門的電教設備和教室,難以達到有效的教學成效。除此以外,很多高職院校的沒有專門的多媒體英語教學的教室,這就難以滿足學生職業素養與英語相結合的教學目標。
(四)師資力量不滿足職業素質培養要求在高職英語教學師資配置方面,我國許多高職院校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招聘一些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由于缺乏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優秀教師,大學自身的和缺乏嚴格控制候選人的教學能力和水平,高質量的優秀教師的比例在現有英語教師隊伍相對較高。低,部分教師專業素質不強,教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相對有限。雖然一些高職院校對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有較好的控制,但由于高職教育能力不足,缺乏與相關行業發展趨勢和實際需求變化相適應的職業培訓,導致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缺乏專業培訓。一般來說,“雙師型”教師嚴重短缺。
二、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職業素質培養路徑
(一)基于職業素質導向確立新的高職英語教學目標高職學生在進行專業素養培養的時候可以有多學科的參與,在面對高職英語教學目標偏離專業素養培訓的時候,在進行新課標教學改革中,應該以專業素養的培養為導向。在樹立新的教學目標,應充分的體現出高等職業教育管理的職業特點。筆者在以往的教學經驗中發現,適合高職學生英語教學的模式應當是在英語教學活動中融入專業知識,在學生掌握一定英語知識后結合專業知識的特點,以英語能力解決專業有關的實際問題。就業能力的培養,在為學生的職業生涯的長期發展打下基礎。
(二)加快構筑能力本位的高職英語教學新模式進行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時候,要加快建構起以學生能力培養為基礎的教學模式,要著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高職英語培養的有效性。在進行高職英語教學的時候應當注意到高職英語教學與本科英語教學的區別,在進行課程設置的時候要充分的體現出高職英語教學的特點,應當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增加對與職業技能相關的英語,并增加基于工作場所情景模擬等英語實踐的運用場景。教學成果的評價過程中,教師應該全面有效的進行評價,一方面要對學生的英語職業技能的評價,另一方面才是英語基礎水平的評價。只有更加全面的評價才能更好的達到高職院校中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對學生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三)加大投入強化高職英語教學設施基礎建設對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完善是開展有效教學活動的前提,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中學生的專業素質進行培養,應進行不斷的進行教學改革,在不同渠道進行整合資金。只有加大資金的投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更多具有針對性的專業實踐課程,組織更多寓教于樂的活動,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將更貼近學生工作環境的英語技能進行教授給學生。此外,要及時更新和升級視聽教學設備和設施,保證教學技術與時俱進,在職業素質培訓的基礎上為高職英語教學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作者:汪利平 單位:湖南省益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