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研究2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
1.1高職體育融合學生職業素質養成是由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所決定
“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以社會適應為目標”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這就決定了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應與所有公共課程及專業課程設置一樣緊密圍繞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進行。高職體育要重新定位,明確目標,除完成體育“育人”本質功能外,還要積極完成基礎公共課程的服務功能。因此,體育課程教學除培養學生強健的體魄,良好的心理品質和養成終身體育鍛煉技能的同時,還應根據人才培養的特點和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規律,充分利用體育教學活動相似于職業活動特征的優勢,積極在體育教學中融入職業素質培養,滿足現代社會與企業對人才素質的新要求,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服務,提升高職學生職業素質,提高就業競爭能力及崗位適應能力。
1.2“能力本位、素質同步”,培養“和諧職業人”,是高職體育融合職業素質培養的現實基礎
面對高職教育重理工、輕人文,重功利、輕素質的弊端,同時依據楊叔子院士為代表的當代學者提出的“科技與人文相融則綠”的文化素質教育觀。本研究所在單位對高職專業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作了進一步整體性思考,并將綜合職業能力與職業人文素質和諧統一,提出了“能力本位、素質同步”、培養“和諧職業人”的教育理念。我院高職體育課程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創新,提出了運動技能與職業體能并重的體育教學新體系,實施“平臺+專門化”的創新教學模式,將體育教學與利用體育手段進行職業素質培養相融合,使體育課從純粹的公共課轉變為與學生專業素質相融合的專業基礎課,為造就高素質、技能型的和諧職業人才服務。
二、高職體育融合學生職業素質養成的具體舉措
2.1遴選體育教學內容,主動服務專業培養目標
高職體育教育是職業教育和就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體育教育要主動服務、服從于專業培養目標,使體育課成為學生職業素質發展的重要手段與途徑,以提升體育教學的實用價值。本校經過行業調查,企業用人單位、學院各專業負責人、體育教育工作部共同確定了職業體能校本課程類型與標準,同時根據各運動項目自身的健身特點和社會學功能,依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認定的職業分類目錄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結合各職業崗位工作時的主要身體姿態進行相對地分類,將職業崗位歸類于五種身體工作姿態。靜態坐姿類、靜態站姿類、流動變姿類、工場操作姿態類、特殊崗位姿態類。按照“必須、夠用”的原則,設計在二年級開設的《職業體能》校本課程(見職體課模塊表),制訂了課程實施綱要(教學大綱)。
2.2改革活動載體,打造“金字塔型”結構的體育賽事
據調查,學生能力素質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校園文體活動。因此,本校積極改革體育活動載體,努力打造“金字塔型”結構的體育賽事,形成了年級、二級學院、校級三級體育競賽機制,即以班級為單位的年級體育競賽、以年級為單位的學院體育競賽和以學院為單位的學校體育競賽。這種分層競賽制,可以滿足不同運動水平群體學生的參與。
(1)體育運動會
構建學校體育運動會。體育運動會是學校最高層次的賽事,每年一屆,以田徑運動會為龍頭,依次完成包括體質健康測試和課外體育鍛煉在內的10個運動項目,按照一定的積分規則,排定體育運動會的名次。體育運動會每年都吸收上千名學生參加,對提升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提高運動項目的普及度及提升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有很大地促進作用。
(2)學生干部素質拓展運動會
學生干部素質拓展運動會是學校體育運動會的有益補充,側重團隊性和趣味性。同時,它在內容和形式上突破傳統格局,在項目設置上,以團隊合作項目為主,并融競技、趣味、娛樂、健身于一體。主要目的是為校和二級學院培養一支凝聚力、戰斗力強的高績效學生干部團隊;在組織形式上,以體育骨干為主導,充分培養體育骨干的組織管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交際能力等職業綜合素質。
(3)二級學院體育賽事
二級學院體育賽事主要目的是為學校體育運動會選拔苗子和提高二級學院的團隊凝聚力。同時,每個學院根據自己的特色,創建一個體育品牌,形成特色。這些舉措,充分調動了同學們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增強了同學們的身心素質,同時也增強了同學們之間的相互了解。
2.3融入企業文化,搭建校企互動互享平臺
(1)營造企業文化氛圍高職院校應當運用多種載體營造濃郁的企業文化氛圍,要有意識地將企業文化中的精髓滲透到高職體育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從而使學生盡可能多地認識企業,讓學生不斷熟悉和感受企業文化,努力使學生接觸到與以后工作十分相似的職業氛圍。在體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選擇上,著重考慮企業文化中的精髓(如:合作與競爭文化、誠信敬業文化、開拓創新等),采用情景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讓學生在體驗中學會誠實守信、公平競爭、交往與合作;在體育管理制度上,制定規章制度。如在拓展基地、器械房設置體育安全警示牌,以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感受到企業管理的氛圍與環境。
(2)搭建校企互動平臺
學校體育設施建設規劃中應充分考慮實訓企業的需要,企業文體活動又積極吸收實訓學生參與,讓學生切實感受企業文化氛圍。同時,企業則利用學校體育資源,開展各種形式的文體活動,學生可以通過組織、參與和裁判等各種形式了解企業文化。良好的校企互動,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素質,縮短學生與企業、崗位的“磨合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實現體育資源的共建共享
高職院校要從校園體育規劃、人才培養目標等方面與優秀的企業進行深層次合作。學校通過提供場地,企業投入資金,共建共享體育設施,這樣學校不僅可以加強對外交流合作,還能共同發展互利互惠。
2.4拓寬體育教育的時空與教育渠道,構建體育信息化教學平臺
工學交替期間,學生分散在各個實訓基地,原有體育課程的教學時間與地點受到了沖擊,因此,必須拓寬體育教育的時空與教育渠道,構建體育教學信息化平臺,建立課程網站。體育信息化平臺實現了體育教學跨越時間的限制、突破空間的約束,為師生之間建立一個更好的互動平臺。學生通過信息平臺的學習,主動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教師要加強引導,及時解答學生在實訓期間所遇到的各類身體鍛煉等方面的問題,積極做好個案分析,并將成功案例補充到教學實踐中。
2.5依托學校綜合實踐平臺,構建學生職業素質全方位發展的體育課程綜合實踐
本校積極倡導以創新創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為目的,以職業素質與技能研究型教學思想為指導,以項目運作為載體的綜合實踐教學模式為主線的課程綜合實踐。課程綜合實踐是高等職業院校課程內涵建設的有效形式,是教學與實際應用緊密聯系的橋梁,也是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內化為能力和素質的重要紐帶。本研究依托課程綜合實踐的平臺,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課程綜合實踐項目,如基于賽事承辦平臺的高職生職業素質拓展與實踐、高職生職業體能/素養拓展與實踐、學生體育骨干課外競賽策劃組織能力培養與實踐、體育賽事策劃公司方案設計與運營等,讓學生參與到項目的整體規劃、組織、管理、過程控制、評價和總結反饋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全面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的職業素養與綜合能力。高職體育在培養學生職業素質方面具有其他課程無法比擬的效果。
三、結語
高職體育融合學生職業素質養成是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和最終目標,也是全面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精神的具體體現,同時與現代高等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定位相適應,真正體現了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特征,成為一種綜合的體育行為養成的教育過程。
作者:黃中華單位: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
(二)
一、職業素質及養成教育的概念
職業素質,是指從業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條件基礎上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綜合體現,主要表現在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個性及職業情況等方面。職業素質受后天教育訓練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可以通過教育培訓、職業實踐、自我學習等途徑形成和發展。職業素質在職業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是從業者內在的、整體的、相對穩定的并具有發展特性的基本品質。它是人才選用的第一標準,是決定職場成敗的重要因素,也是事業取得成功的法寶。養成教育,是指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包括正確行為的指導和良好習慣的訓練。因此,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實施就是通過后天的教育培訓、教師的正確指導及學生自身進行自我學習等途徑養成塑造較高職業素質的良好習慣。
二、改進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養成教育模式的有效方法
本課題組通過理論研究和實踐教學,探索出改進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養成教育模式的有效方法,體現在以下方面:
1.職業理想培養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樹立職業理想的主體意識、建立職業目標,對未來事業所需的職業素質做到心中有數;提升酒店管理專業教師指導職業理想的能力,即教師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更新專業知識結構,摸清理論前沿和實踐動態,熟知酒店行業發展所需的職業理想等標準以指導學生,完善職業理想指導中服務體系的建設。
2.職業能力培養
以市場和崗位需求為導向設置專業、完善課程體系,突出課程體系設置的專業性,加強教學內容的職業性,注重以實踐性知識、職業應用性知識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以突出酒店管理專業的特色;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不斷調整和完善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結構;建立與企業對接的學生職業能力評價體系,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踐條件。
3.職業道德培養
實施企業化職業道德教育,選取酒店行業中資深從業人員的從業經歷為典型教材,為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在讀學生進行教育,使其從中獲得啟示。同時,在培養過程中積極引入優秀的企業文化來陶冶學生,提升其職業道德。
4.自主提升職業素質能力培養
加強職業理想、職業能力、職業道德等職業素質重要性的宣講,使學生對于職業素質有整體的把握。在日常專業知識和實踐知識及實踐能力的培養中,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如通過微信等手段存儲有關職業素質的宣講文章、上傳專業知識等相關的自主學習材料等,讓學生課后完成,而相應的考核記入期末成績,起到監督的作用。
三、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進行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重大意義
1.豐富了職業素質教育的內容
高職教育具有明顯的職業性特征,即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職業素質。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職業素質教育內容的設置與實際工作崗位相對應,教育的目標指向學生畢業后能否勝任工作崗位要求和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其中學生對于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對待工作的態度和責任心等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這些方面是職業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素質養成教育重新規劃了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調整了教育內容,實施了企業化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文化素質等。
2.豐富了素質教育的理論
職業素質養成教育轉變了教育觀念,用“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念指導職業素質教育的實施,不僅為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培養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參考,而且對素質教育理論也有所豐富。
3.構建了新的“發展教育模式”
職業素質養成教育打破了傳統高職教育只要求學生掌握某一專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生存教育模式”,構建了“發展教育模式”,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素質,推動了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可持續發展。本課題的研究證明,職業素質養成教育對于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確實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職業素質養成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學生的職業素質必將登上新的臺階并能從根本上解決好就業問題,但這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和探索。
作者:梁文霞單位:大連職業技術學院